尿液分析对早期诊断尿路感染的临床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液分析对早期诊断尿路感染的临床价值
尿液细菌计数、白细胞、亚硝酸盐检验是辅助诊断尿路感染的主要依据。
尿路感染的诊断需
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尿液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我们对iQ200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
WBC≥2+、亚硝酸盐阳性、细菌计数≥4000的标本,三项指标中二项阳性者做尿液细菌培养.
我们把符合检测条件的尿液细菌培养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源
收集我院2012年3-12月住院患者205例。
1.2 常规尿液分析
结果按照WBC≥2+、亚硝酸盐阳性、细菌数≥4000进行分析,结果有二项符合就要求患者按
照无菌操作的原则留取清洁中段尿液于无菌试管中送细菌培养。
其中WBC≥2+、细菌数≥4000,140例;WBC≥2+、亚硝酸盐阳性25例;亚硝酸盐阳性、细菌数≥4000,30例;WBC,≥2+、
细菌数≥4000、亚硝酸盐阳性,20例。
1.3 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均为省临
床检验中心质控菌株。
1.4 试剂与仪器
血琼脂平板、中国蓝平板、尿道显色培养基均购自海博生物技术公司;iQ200是IRIS集团的
最新产品。
是一台完美结合了镜检图像式和流式细胞式两种理念,运用独创的数字成像和神
经网络技术进行尿有形成分自动分类的全自动分析系统。
1.5 尿细菌培养
将尿液标本做定量培养,根据美国(CLSI)的要求采取无菌操作。
将无菌留取的中段尿充分混匀。
用定量接种环取尿液10μL在血琼脂平板、中国蓝平板、尿道显色培养基上接种,放置35℃、5%CO2培养箱中18~24 h,计数菌落总数,乘以稀释倍数,求出每毫升生长菌落。
1.6 尿细茵培养结果的判断
培养48h无细菌生长的报告“普通培养2d无细菌生长”:有致病菌生长的做革兰染色、仪器
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
判断标准:普通培养后平皿上有3种以上细菌生长,认为是标本污染;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菌落计数≥105cfu/mL,革兰阳性球菌菌落计数≥104cfu/mL具有诊断意义。
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2 结果
2.1尿液培养检测结果
205例尿液培养共检出195株细菌,阳性率95.1%。
其中WBC≥2+、细菌数≥4000的140例
中检出细菌133株,阳性率95.0%;WBC≥2+、亚硝酸盐阳性的25例中检出细菌23株。
阳
性率92.0%;亚硝酸盐阳性、细菌数≥4000的30例中检出细菌26株,阳性率86.7%;
WBC≥2+、细菌数≥4000、亚硝酸盐阳性的20例中全部检出细菌,阳性率100%。
2.2 菌株分布
195株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多.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属较多。
3 讨论
尿路感染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尿液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因此,尿液细菌和白细胞检验是辅助诊断尿路感染的主要依据[1]。
当尿路感染时尿路黏膜表面有细菌繁殖时.由于白细胞的趋化作用即进入细菌繁殖区,在吞噬细胞同时释放出溶菌酶体造成炎症,尿中出现白细胞和脓细胞,尿液细胞计数虽然不是诊断尿路感染的特异性指标。
但若将尿培养与白细胞计数相结合,其诊断率会大大提高[2]。
iQ200是IRIS集团的最新产品,是一台完美结合了镜检图像式和流式细胞式两种理念,运用独创的数字成像和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尿有形成分自动分类的全自动分析系统。
尿液中亚硝酸盐检出率受感染细菌是否含有硝酸盐还原酶、食物中是否含有适量的硝酸盐、尿液标本是否在膀胱停留4h以上三个因素影响[3]。
亚硝酸盐阴性不能排除细菌尿的可能,同样亚硝酸盐试验阳性也不能完全肯定泌尿系统感染,标本放置过久或污染可呈假阳性。
因此综合判断更有价值。
本研究WBC≥2+、细菌数≥4000、亚硝酸盐阳性三项指标中二项阳性者立刻通知患者做尿液细菌培养.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6.0%-100%,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本次调查发现,在这些结果中革兰阴性杆菌有142例,占72.8%;革兰阳性球菌有45例。
占23.1%;其他占4.1%。
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占27.7%,与文献结果相似[4]。
综上所述,利用UF-1000i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2+、亚硝酸盐阳性、细菌计数≥4000,这三项指标综合分析判断,符合二项指标做尿液培养对早期发现尿路感染患者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
培养阳性者根据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生素,为临床成功治疗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赵华平,赵斌,韦宏文. 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45-46.
[2] 张秀风.尿液白细胞及细菌计数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 2(16):91-91.
[3] 孙世忠,孙丽丽,刘丽文.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细菌检测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3):284-285.
[4] 朱惠涛.尿路感染80例实验室分析[J].医药前沿,2011,1(20):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