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林清玄写的文章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林清玄写的文章整理
有关林清玄写的文章
林清玄,1953年诞生,中国台湾省高雄人,当代闻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

以下是我整理的有关林清玄写的文章,欢迎阅读!
1、分到最珍贵的妈妈
一位朋友从国外赶回来参与父亲的丧礼,由于他来得太迟,家产已经被兄弟分光了。

朋友对我说:“在我还没有回家以前,我的兄弟把家产都分光了,他们什么也没有留给我,分给我的只是我们惟一的妈妈。


朋友说着说着,就在黑暗的房子里哭泣起来,朋友在国外事业有成,所以他不是为财产哭泣,而是为兄弟的情义难过。

我劝慰朋友说:“你能分到惟一的妈妈是最大的福报呀!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许多人情愿舍弃全部的财宝,只换回自己的妈妈都不行得呀!朋友听了,高兴地笑了。

我说:“要是你的兄弟连惟一的妈妈也不留给你,你才是真的惨呢!”
2、沉水香
朋友从印度回来,送给我一块沉香木,形状如陡峭的山,颜色黑得像黑釉。

有一种极素朴悠远的香,连绵不绝地从沉水香中渗出,飘流在空气里。

最特殊的是,那沉香木特别沉重,远非一般的木石可比。

朋友说:“这是最上等的乌沉香,由于它的心很坚实,丢到水中会沉到水底,所以也叫沉水香。

而且,它的香味是不断从内部散出来,永久也不会消逝,这一块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还是和它从前在森林里时一样的香呀!”沉香能够供佛、能够静心、能够去除秽气,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是沉香作为佛法的象征,需要更深的感受,像有着坚实的心,像永久散放木质的芳香,像沉定的心情,虚心犹如在水底一样。

沉香最动人的部分,是它的“沉”,有沉静内敛的气质;也在它的“香”,一旦成就,永不散失。

沉香不只是木头吧!也是一种启示,启示我们在浮动的、浮华的人世中,也要在内在保持着肤浅的、永久不变的'芳香。

浮世是水,俗木随欲望水波流荡,无所定止。

沉香是定石,在水中一样沉静,一样的香。

一个人内心假如有了沉香,便能不畏惧浮世。

3、漂亮的心
在一个演讲会上,一位听众问我:“林先生,我发觉来听你演讲的人,不论男女部
长得很漂亮。

我想请问你,是漂亮的人特殊喜爱读你的书呢,还是读了你的书会变得漂亮?”
由于他的问题如此突兀,引起一阵哄堂大笑。

我说:“你看到这些人这么漂亮,那是由于你有漂亮的心来看他们,就像现在我们看着你,觉得你也非常漂亮呀!”演讲完后,我沿着夜黯的公园走回家,发觉在月色中的公园也特别的漂亮,花树温婉,池水浮金,空气中流着花香,是呀!这世界如是漂亮,有的人特殊简单观察,是缘于他们有漂亮的心。

令人圆满的是,通常我们只观察公园的漂亮、花与树的漂亮,月亮与星星的漂亮,很少人去观察别人的漂亮,去观察那在街头、在餐厅、在许多许多地方的很多漂亮的心。

我的写作,不只是在告知人关于这人间的漂亮,而是在唤起一些沉睡着的漂亮的心。

4、感谢困难
梦见我在街上问人:“请问您可不行以给我一些困难、一些挫折,一些苦痛?”全部的人都拒绝我,我焦急地请求别人:“那么,我雇用您,每小时五百元,请您给我一些熬煎!”
那些生疏人摇摇头,缄默地离开,我因找不到情愿熬煎我的人而惊醒。

我坐在床上发呆,是呀!困难,熬煎,苦痛是多么宝贵!假如一切平顺,谁会静下
来深思,谁会生起才智,谁又能在平凡安逸的日子中超越自我、登上高峰呢?
假如没有困难,谁又会谦卑地跪下来祈祷?谁又能信任有无边的宇宙?谁又能寄情于来生呢?我深深地感谢着困难、挫折与苦痛。

也深深地感恩那些曾经熬煎过我的人,他们是多么慈善呀!我并未花钱聘雇他们,他们却以珍贵的时间来考验我、提升我,为了增长我的才智。

5、真理
有人来问我关于“真理”的消息,这倒使我陷入了迷惘,无法作答。

假如以佛家的观点来看,真理是无为的真如本体,是用来对比俗世那些有为事相的。

假如这种说法是真的,那么,无心出岫的云、自由漂浮的风、漂亮开放的花、飞过困野的鸟里,处处都有真理。

佛家又说,不生不灭,非有相非无相、诸法的原来为真理,是用来对比布满生灭的、
分别的、混乱与执著的红尘世界,假如这种说法是真的,那么在蔚蓝的天空与海洋,在飘浮于空中的草香、在白雪积了又融的山头、在春夏秋冬都翠绿的山林中,也都饱含着真理。

可是,处处都在显现的真理,我们是否能够体验与觉知呢?
真理恒存,在偶然的一闪中,惟有能体验者可以相映,正如农夫望着天空的闪电而知其意义。

真理无为,隐蔽于事相之内,惟有能觉知者可以相得,正如笋农观士地痕迹而能找到春笋。

真理是没有隐蔽的,有心的人就会找到。

我对那个来问的人说:“我也不能诠释真理,我惟一知道的是,真理必需来自体验与觉知,必需是自己的,凡有所依靠、有所怀疑,那就不是。


【有关林清玄写的文章】
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