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
值
董志广
【摘要】研究分析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胸腔积液,分别使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和细胞涂片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肺腺癌的准确性.细胞涂片HE染色和细胞块切片HE染色对胸腔积液的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及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细胞涂片检查结果(P<0.05);肺腺癌细胞中TTF1、CD15、CK17、BerEP4阳性率分别为88%、92%、100%、100%均明显高于良性细胞及间皮性肿瘤细胞;良性细胞中WT-1、Desmin、CK5/6阳性率分别为98%、100%、100%明显高于其他细胞,肺腺癌细胞与间皮性肿瘤细胞中WT-1、Desmin、CK5/6、TTF1、CD15、CK17、BerEP4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以上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用于恶性胸腔积液诊断准确率高,可为临床诊断肺腺癌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卷),期】2017(028)023
【总页数】2页(P4441-4442)
【关键词】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肺腺癌;诊断价值
【作者】董志广
【作者单位】濮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河南濮阳 45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4.2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体征,导致积液的主要原因有肺腺癌、炎症、间皮性肿瘤等,临床上通过胸腔积液中有无异型细胞而诊断其性质[1]。
目前细胞涂片法是较为常见的诊断方法,但是由于涂片较厚、组织形态结构不清晰、细胞数量少导致该方法诊断敏感性较低,尤其难以将细胞形态不典型的间皮性肿瘤和肺腺癌区分开来,耽误早期有效治疗[2]。
因此本研究分析了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取得了满意的成效。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胸腔积液患者,入院主要症状为胸腔积液,采集标本后经相关检查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均知晓此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其中男43例,女35例,年龄段22~71(47.5±13.1)岁。
所有患者分别行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和细胞涂片检查。
1.2 方法
1.2.1 采集胸腔积液标本采集50ml胸腔积液,平均分装于5支试管中,3000转/min离心10min,吸除上清液,取部分下层沉渣制作细胞涂片后置于95%乙醇中固定半小时再用HE染色;剩余的沉渣加入3ml戊二醛固定,再以3000转
/min离心5min,吸除上清液,下层沉渣经脱水处理、石蜡包埋形成细胞块后再切成厚度为3~4um片,取一张用HE染色,其他做免疫组化染色。
1.2.2 HE染色由两名年资较高经验丰富的医师依据细胞形态、结构等信息判定标
本性质,若细胞呈弥散分布、核无不典型性、形态较温和则为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若细胞形态及核呈重度的不典型性、成团分布则为转移性腺癌或者间皮性肿瘤;若细胞核呈中度至重度不典型性、细胞弥散分布,或者细胞核重度不典型性但细胞成团分布,则不确定良恶性。
1.2.3 免疫组化染色抗体及DAB染色液试剂盒(基因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肺腺癌免疫组化指标如下:TTF1、CD15、CK17、BerEP4;间皮细胞免疫组化指标如下:WT-1、Desmin、CK5/6。
阳性判断标准如下:Desmin、CK5/6、BerEP4、CK17 染色细胞质为棕黄色,WT-1、TTF-1染色细胞核呈棕黄色,CD15染色细胞膜或者细胞质着色。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
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E染色结果比较细胞涂片HE染色和细胞块切片HE染色对胸腔积液的诊断
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
见表1。
表 1 HE 染色结果比较[n(%)]标本数恶性良性不确定细胞涂片HE染色细
胞块切片HE染色78 78 27(34.62)28(35.90)32(41.03)33(42.31)19(24.35)17(21.79)
2.2 两种诊断方法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率及诊断符合率比较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
色技术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明显高于细胞涂片检查结果(P<0.05);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36例,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有34例与组织病理学诊断
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为94.44%。
见表2。
表2 两种诊断方法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率比较[n(%)]注:与常规涂片免疫组化
染色比较,*:P<0.05标本数恶性良性不确定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常规涂片免疫组化染色78 78 44(56.41)35(44.87)34(43.59)*24(30.77)0(0.00)19(24.36)
2.3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指标肺腺癌细胞中TTF1、CD15、CK17、BerEP4 阳性率分别为 88%、92%、100%、100%均明显高于良性细胞及间皮性肿瘤细胞;良性细胞中WT-1、Desmin、CK5/6 阳性率分别为 98%、100%、100%明显高于其他细胞,肺腺癌细胞与间皮性肿瘤细胞中WT-1、Desmin、CK5/6、TTF1、CD15、CK17、BerEP4 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
以上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胸腔积液的良恶性诊断是临床上较为重要的诊断方法,如何提高胸腔积液诊断的阳性检出率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难点。
以往多采用常规的涂片HE染色诊断胸腔积液,虽然可对诊断细胞性质提供参考依据,但是由于胸腔积液组成复杂、细胞形态多类似等原因导致常规涂片诊断准确性较低,如:胸腔积液中大量存在的增生间皮细胞形态与恶性肿瘤细胞形态极为相似,细胞形态极为相似的肺腺癌和恶性间皮瘤依靠常规涂片诊断价值不高[3]。
近年来已有大量临床研究指出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在胸腔积液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尤以诊断肺腺癌和恶性间皮瘤为代表[4]。
本研究中细胞涂片HE染色和细胞块切片HE染色对胸腔积液的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常规涂片HE染色诊断胸腔积液的恶性率较低,且不确定性较大。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及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细胞涂片检查结果(P<0.05),主要由于细胞块免疫组化染色技术细胞分布更均匀,假阳性少。
肺腺癌细胞中 TTF1、CD15、CK17、BerEP4 阳性率分别为88%、92%、100%、100%均明显高于良性细胞及间皮性肿瘤细胞;良性细胞中
WT-1、Desmin、CK5/6 阳性率分别为98%、100%、100%明显高于其他细胞,肺腺癌细胞与间皮性肿瘤细胞中WT-1、Desmin、CK5/6、TTF1、CD15、
CK17、BerEP4 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
以上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由此说明TTF1、CD15、CK17、BerEP4是诊断肺腺癌的敏化指标。
综上所述,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用于恶性胸腔积液诊断准确率高,可为临床诊断肺腺癌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中祥.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河
南医学研究,2015,24(4):88-89.
[2]章文华,周虹,李丹丹,等.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鉴别肺腺癌与间皮病变中的价值[J].浙江医学,2015,37(18):1501-1504.
[3]黄其文,姜汉国.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鉴别诊断肺腺癌的临
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2):227-229.
[4]林静,李美琼,农林琳.胸腔积液细胞块联合免疫组化在肺腺癌与间皮细胞增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3):33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