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0版中考化学一模试卷(I)卷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2020版中考化学一模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葡萄糖(C6H12O6)供给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所需能量的反应可表示为:C6H12O6+6O26CO2+6H2O,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 葡萄糖属于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B . 葡萄糖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能量
C . 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2和H2O的含量增加,O2的含量减少
D . 葡萄糖氧化产生的CO2如不能及时排出人体,则血液的pH将减小
2. (2分)(2016·镇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
C . CO2能灭火,将燃着的镁条伸入充满CO2的瓶中,镁条立即熄灭
D . 农作物生长需要N、P、K等元素,为增加肥效,可把NH4H2PO4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3. (2分) (2020九上·大通期末) 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 Si +2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B .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 . 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D .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4. (2分) (2019九上·徐州期中) 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天然气被压缩时分子数减少
B . 空气中的PM2 . 5可以看做微粒
C . 冰中的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D . 一个H2O分子中含1个H2分子
5. (2分)(2020·东莞模拟) 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 . 用熟石灰区分硝酸铵和氯化铵
B .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 . 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D . 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线和涤纶线
6. (2分) (2019九上·忠县期中)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 稀有气体用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 . 液氧用作助燃剂
C . 石墨用作铅笔芯
D . 铜用于制造导线
7. (2分) (2018八下·嘉荫期中) 用托盘天平称量10g某物质时,如果天平指针偏左,则需要()
A . 添加砝码
B . 取下砝码
C . 增加称量物
D . 减少称量物
8. (2分) (2019九下·海伦月考) 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热量
B . 它的俗称叫火碱、烧碱或苛性钠
C . 它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D . 它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9. (2分)水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
A . 水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隔离了可燃物
B . 水能隔绝空气
C . 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D . B、C都正确
10. (2分) (2018九上·荔湾期末) “生命诚可贵,安全第一”,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A . 煤气遗漏,立即开窗通风
B . 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C .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用蜡烛做灯火实验
D . 用煤炉取暖,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以防煤气中毒
11. (2分)(2016·广陵模拟)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可用于焙制糕点的发酵剂
B . 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食用水产品防腐
C . 工业用盐有咸味,可用于腌制食品
D .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12. (2分)(2018·无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 . 品红在热水中的扩散比在冷水中快
D . 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变为软水
13. (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产生大量的白雾
B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C . 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一会儿瓶口会产生白烟
D . 某同学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14. (2分) (2016九下·东台月考) 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图中所示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 . 图中所示有三种氧化物的分子
C . 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
D . 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11
15. (2分)(2020·哈尔滨模拟)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操作方法
A铜粉碳粉氧气充分灼烧
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粉通过足量灼热碳粉
C氯化钠粉末碳酸钠稀盐酸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过滤,蒸发,结晶
D硝酸钠溶液氯化钠硝酸银溶液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 (共12题;共69分)
16. (4分)(2020·包头模拟)
(1)用化学符号填空:
标出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钠(Na2FeO4)中Fe的化合价________;微粒的符号________。

(2)如图中实验操作或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称量NaOH固体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除去H2中的HCl
D 测溶液的pH
(3)向Cu(NO3)2、AgNO3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Zn,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可能含有的金属是________。

(4)在t℃时,分别取甲、乙两种固体的溶液,恒温蒸发水分,得到蒸发水的质量(X)与析出晶体质量(Y)的关系如图所示(析出的晶体不含结晶水)。

①t℃时,在O点乙的溶液是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②t℃时,甲、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________乙(填“<”“>”或“=”)。

17. (2分)有A、B、C、D四种元素,其核电荷数在1至20之间,B原子和D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分别等于它们各自的电子层数的4倍,这两种元素能形成DB型的化合物,B元素在化合物中显负价,A原子和D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A元素能和C元素形成CA型化合物,并且该化合物读成某酸,C元素的原子质量和体积在所有元素
的原子中最小。

试推断:
(1)写出A、B、C、D的元素的符号。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C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

(3)画出D的阳离子与A的阴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写出它们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

18. (8分) (2017九上·盐都月考) 用“>”、“<”或“=”填空:
(1)相同条件下的沸点:液氮________液氧;
(2)产生氧气的质量:加热完全分解mg氯酸钾________加热完全分解mg氯酸钾和n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3)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二氧化碳________稀有气体;
(4)水蒸气的含量:人体呼出的气体________人体吸入的空气。

19. (12分)(2019·南昌模拟) 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是江西人,他的著作《天工开物》中涉及了很多化学知识和原理。

请你写出下列加点部分涉及的化学知识:
(1)《膏液》:莱菔子每石得油二十七斤(甘美异常,益人五脏)。

菜菔子可提供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

(2)《作咸》:候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

从物质溶解度角度解释其原理是________。

(3)《五金》: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

生熟相和,炼成则钢。

将生铁炼成钢时,主要是降低了生铁中的________。

(4)《甘嗜》:造兽糖:……则浮汉黑滓尽起水面,以笊篱捞去,其糖清白之甚。

该操作原理类似________。

20. (3分)(2016·泉州) 泉州是“一路一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融合,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请回答:
(1)德化瓷器名扬天下,烧制瓷器属于________变化.
(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元宵花灯”和“提线木偶”等等,元宵花灯采用塑料亚克力(PMMA)制作,替代传统材料,具有经久耐用的特点,PMMA属于________材料(选填“无机”或“合成”);提线木偶装饰材料有蚕丝和棉花等,鉴别蚕丝和棉花的方法是________.
(3)地方名小吃“面线糊”,面线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________,摄入后可为人体________.
(4)开发新能源以缓解能源缺乏和环境污染问题,正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__(写一种).提倡使用的电动汽车中的锂空气电池,放电时锂(Li)与水、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锂(Li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1. (12分) (2019九上·大同期末) 银白色的金属锂是所有金属中最轻的一种,它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就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合成氧化锂(li2O);锂还能和水剧烈反应变成氢氧化锂,同时放出一种可燃性气体。

锂电池最早期应用在心脏起搏器中,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实用化,人们的移动电话、笔记本、计算器等携带型电子设备的重量和体积大大减小。

锂离子电池一般是使用石墨为负极材料,并且是可以充电的。

由于锂离子电池中包含的电解液多含有机物,普遍存在易燃问题,在过充、过放、短路及热冲击等溢用的状态
下,电池温度迅速升高,常常会导致电池起火,甚至爆炸。

因此,目前大多数数码产品都会配备相应的保护元件,当检测到电池到达满电状态,会自动切断充电电路。

我国科研团队率先用铝合金和石墨烯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烯合金”,该材料有望生产出“一分钟充满电的电池”。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锂电池放电时,将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转化成________能。

(2)锂离子电池用石墨为负极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

(3)锂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安全使用锂离子电池的措施有________。

(5)下列关于“烯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 . 常温下稳定
B . 是一种纯净物
C . 具有导电性
D . 含碳元素和铝元素
22. (4分) (2018九下·武威期中) 已知A,D,F均为单质,其中D,F为金属单质,D的合金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B为黑色氧化物,C是一种常见的酸,E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蓝色溶液.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D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请写出C的一种用途 ________
23. (4分)(2016·贵港模拟) 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如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中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________(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不是饱和溶液.
(2)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填“a”、“b”或“c”).
(3)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4)要配制100g5%的甲溶液,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4. (2分) (2019九上·保山期末)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写出标有标号a、b的仪器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使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室中选择A和E制取和收集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氧气收集完毕后,为了防止水倒吸,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25. (6分)(2018·临渭模拟)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所学知识制取氢氧化钠溶液。

他们向盛有一定量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甲同学认为滤液就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余同学不同意他的说法,大家一起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氢氧化钠
猜想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猜想三:氢氧化钠、________
猜想四: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
(讨论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成立,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由________。

(实验探究)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甲同学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猜想一成立
乙同学加入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猜想一成立
丙同学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猜想一成立(实验评价)甲同学的实验只能证明滤液中不含碳酸钠;乙同学的实验只能证明猜想二不成立;丙同学的实验错误,原因是________。

(得出结论)综合两位同学的实验和现象,可证明猜想一成立。

(反思迁移)①同学们经过讨论,提出用两种盐溶液及相应的实验操作,也可确定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这
两种盐溶液可以是________。

②在制取某物质时,除了根据原理设计实验,还需要注意________。

26. (2分)如图是在某公共场所张贴的一则广告的部分内容,请据图回答问题:
(1)碳酸氢铵中氮元素、氢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2)求碳酸氢铵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3)通过计算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判断这则广告是否真实.(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7. (10分) (2020九下·泰安开学考) 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会产生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水垢中CaCO3的含量,将6g水垢捣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40g某浓度的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水垢中除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外都不于稀盐酸反应)。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
/min
012345678
烧杯内的
所盛物质
的总质量
/g
46.045.244.845.144.143.943.843.843.8
试计算:
(1)表中有一个数据是不合理的,该数据的测得时间是第________min;
(2)计算水垢中CaCO3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非选择题 (共12题;共69分)
16-1、
16-2、
16-3、
16-4、
17-1、17-2、
17-3、18-1、18-2、18-3、18-4、19-1、19-2、19-3、19-4、20-1、20-2、20-3、20-4、21-1、21-2、21-3、21-4、21-5、
22-1、
22-2、
22-3、
22-4、
23-1、
23-2、
23-3、
23-4、
24-1、
24-2、
24-3、
25-1、
26-1、
26-2、
26-3、
27-1、
27-2、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