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200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二(旧人教必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二
1.血液属于胶体,透析是除去肾衰竭病人血液中的毒性物质,从而拯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方法。
透析的原理是
A .蒸发
B .电泳
C .过滤
D .渗析
2.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Fe(OH)3溶胶与硅酸溶体混合,将产生凝聚现象
B .Fe(OH)3胶体粒子在电场影响下将向阳极运动
C .Fe(OH)3胶体微粒滴入MgSO 4溶液会出现沉淀
D .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H 2SO 4溶液或稀NaOH 溶液时,开始时会出现凝聚,再继续逐滴加酸液时,沉淀又会消失
3.下列现象或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A .在饱和的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 .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道道光柱
C .用半透膜分离淀粉和食盐的混合液
D .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4.为了除去蛋白质溶液中混入的少量氯化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 .过滤
B .电泳
C .渗析
D .加入AgNO 3溶液,过滤
5.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22.4LN 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 A
B .标准状况下,2.24 L 苯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6 N A
C .1 mol FeCl 3与水完全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其中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 A
D .1 molNH 2-
中含电子数为10 N A
6.能证明胶体微粒比溶液中电解质微粒大的操作是
A .丁达尔效应
B .布朗运动
C .渗析
D .电泳现象
7.含氮量相同的下列化肥施用于水田中,肥效最差的是
A .硫酸铵
B .碳铵
C .硝酸铵
D .氯化铵
8.要求设计实验证明:某种盐的水解是吸热的,有四位同学分别作出如下回答,其中不正确的是
A .甲同学: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若水温下降,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
B .乙同学: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3KNO 溶液中混有的+3Fe ,说明含+3Fe 的盐水解是吸热的
C .丙同学:通过实验发现同浓度的热的纯碱液比冷的纯碱液去油污效果好,说明碳酸钠水解是吸热的
D .丁同学: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不考虑水蒸发)后若红色加深,说
明醋酸钠水解是吸热的
9.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 .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l ~100nm 之间
B .能透过半透膜
C .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 .呈红褐色
10.下列不存在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A .有尘埃的空气
B .溶有NaCl 的酒精
C .蒸馏水
D .溶有白磷的CS 2
11.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室温时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冷却到0℃时会放出一些二氧化碳气体
B .20℃,100g 水可溶解34.2g KCl ,此时KCl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4.2%
C .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一定大于弱电解质
D .相同温度下,把水面上的空气换成相同压力的纯氧,100g 水中溶入氧气的质量增加
12.t ℃时,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g (密度为1.10g/cm 3)相同浓度的KCl 溶液。
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0g H 2O ,恢复到t ℃时,析出KCl 固体5.0g ;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0gH 2O ,恢复到t ℃时,析出KCl 固体10.0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B .t ℃时,KCl 的溶解度为50.0g
C .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L
D .乙烧杯中剩余KCl 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烧杯中剩余KCl 溶液的质量分数
13.右图是A 、B 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现分
别在50g A 和80g B 中加入水150g ,加热溶解并都蒸去
50g 水后,冷却到t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 1℃时溶液中A 、
B 的浓度相等(质量分数)
B .t 1℃时溶液中A 的浓度小于B
C .t 1℃时二者均无固体析出
D .t 1℃时析出固体B
14.将溶质A 的质量分数为5X 和X 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
所得溶液中A 的质量分数小于3X ,则A 可能是
①H 2SO 4 ②C 2H 5OH ③NH 3 ④CH 3COOH ⑤NaOH
A .①⑤
B .①④⑤
C .②③
D .②③④
15.在100g 浓度为18mol/L 、密度为ρ (g/cm 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mol/L 硫酸,则加入的水的体积为
A .大于100mL
B .小于100mL
C .等于100mL
D .等于ρ100
mL
16.工业上以CaO 和HNO 3为原料制备Ca(NO 3)2•4H 2O 晶体。
为确保制备过程中既不补
充水分,也无多余的水分,所用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
A .70.0%
B .69.5%
C .63.6%
D .53.8%
17.在化学学科中经常使用下列物理量,其中跟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无关的组合是:①相对原子质量 ②摩尔质量(mol/L)③原子半径 ④中和热( kJ/mol) ⑤物质的量 ⑥化学反应速率(mol/(L ·s) ⑦气体摩尔体积(L/mol ) ⑧溶解度 ⑨燃烧热( kJ/mol) ⑩溶质的质量分数
A .①③⑧⑩
B .②④⑤⑥⑦⑨
C .①②③④⑤
D .⑥⑦⑧⑨⑩
18.已知:t ℃时的某不饱和...
溶液a 克中含溶质m 克,若该溶液蒸发b 克水并恢复到t ℃时,析出溶质m 1克,若原溶液蒸发c 克水并恢复到t ℃时,则析出溶质m 2克。
用S 表示该物质在t ℃时的溶解度,下式中正确的是
19.25℃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Sg ,将Sg 无水硫酸铜粉末加入到(100+S)g 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得到一定量的蓝色晶体,若将此晶体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应加入的水的质量是
A .100g
B .(100+S)g
C .(100-9/25)g
D .(100-16/25)g
20.下图是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0℃时,将35g 食盐溶于100g 水中,降温至0℃时,可析出氯化钠晶体
B .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31.6%
C .60℃时,200g 水中溶解80g 硫酸铜达到饱和。
当降温至30℃时,可析出30g 硫酸铜晶体
D .30℃时,将35g 硝酸钾和35g 食盐同时溶于100g 水中,蒸发时,先析出的是氯化钠
21.右图为Na 2SO 4的溶解度曲线,已知硫酸钠晶体(Na 2SO 4·10H 2O)
在温度为T 3 K 时开始分解为无水硫酸钠。
现有142g 温度为T 2 K 的饱和硫酸钠
溶液,当温度降为T 1 K 或升为T 4 K(T 4>T 3)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则温度为T 4 K
时Na 2SO 4的溶解度为
A .小于40g
B .等于40g
C .等于42g
D .大于42g
22.某温度下,100 g 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 g 。
若向此溶液中加3.5 g 氯化钠和6.5 g 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 .30%
B .%1005.61005.35.26⨯++
C .26.5%
D .%1005
.35.61005.35.26⨯+++ 23.将溶液质量分数为a % ,物质的量浓度为c 1 mol/L 的稀硫酸加热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质量分数变为2a %,此时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2 mol/L ,则c 1与c 2的数值的关系是
A .c 2=2c 1
B .c 2<2c 1
C .c 2>2c 1
D . c 1=2c 2
24.将6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100克,冷却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质量不变
B .溶剂质量发生变化
C .溶液为饱和溶液,浓度不变
D .有晶体析出,溶剂质量不变
25.硝酸铜是制备Cu -Zn -Al 系催化剂的重要原料。
19.2g 纯铜粉理论上可制得纯净硝酸铜晶体的质量为BD
A .28.2g
B . 56.4g
C .64.2g
D .72.6g
26.质量分数为a 的某物质的溶液m g 与质量分数为b 的该物质的溶液n g 混合后,蒸发掉p g 水。
得到的溶液每毫升质量为q g ,物质的量浓度为c ,则溶质的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
为
A .)
()(p n m c bn am q -++ B .)()(bn am q p n m c +-+ C .)()(1000p n m c bn am q -++ D .)(1000)(bn am q p n m c +-+ 27.常温时饱和石灰水的密度为ρg/cm -3,pH =12。
则常温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
A .g 0.074100074.0ρ-
B .g 0.0371007.3ρ-
C .g 0.037100073.0ρ-
D .g 7.4
1004.7ρ- 28.t ℃时,恒温蒸发某Na 2SO 3溶液,若蒸发a g 水时,析出b g Na 2SO 3·7H 2O ;若蒸发2a g 水时,析出
c g Na 2SO 3·7H 2O ;则t ℃时,Na 2SO 3的溶解度为
A .100(c -b )/(2a +c -b ) g
B .100b /a g
C .b /(2a +b ) g
D .100(c -b )/a g
29.甲、乙两种互不反应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① A 点表示T 1℃时甲的溶液已饱和,乙的溶液未饱和,② B
点表示T 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均达饱和且两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③ 将T 3℃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 2℃,析出的乙比析出
的甲多,④ T 4℃时,分别在两个各盛100g 水的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甲、
乙两物质使它们形成的混合物的状态均如D 点,若两烧杯中溶液的密度
相等,则两烧杯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⑤ 若乙中含有少量的甲,
可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乙,⑥ 如果T 1=10℃,则甲、乙两物质均为易溶
物质。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④⑤⑥
B .②⑤⑥
C .除①外均正确
D .均不正确
30.一定温度下,把相对分子质量为M 的可溶性盐W g 溶解在V mL 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密度为ρ
g/cm -
3),则溶质质量分数为 ,物质的量浓度为 ,该温度下此盐的溶解度为 。
31.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含示踪原子18O 的白色硫酸铜固体a g ,维持温度不变,一段时间以后,再检验该溶液及溶液内取出的固体,则:溶液中 (填“含”或“不含”)有18O 的硫酸根离子,取出的固体显 色,其质量 。
32.许多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如复分解反应),往往有易溶物转化为难溶物或难溶物转化为更难溶物的现象。
下表为相同温度下某些物质的溶解度:
⑪若在有氯化银固体的水中加入硫化钠溶液,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⑫生产硫酸铵化肥的方法之一是:把石膏粉(CaSO 4)悬浮于水中,不断通入氨气并再通入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立即过滤,滤液经蒸发而得到硫酸铵晶体。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高三化学练习二参考答案
1.D 2.B 3.A 4.C 5. D 6.C 7.C 8.A 9.AD 10.D 11.D 12.B 13.B 14.C
15.B 16.A 17.A 18.C 19.A 20.D 21.A 22.C 23.C 24.B 25.BD 26.C 27.B
28.A 29.B
30.%100V W W + mol/L )
(1000V W M W +ρ g 100V W 31.含 蓝 大于g 1625a 32.⑪AgCl 白色固体表面变黑 ⑫ CaSO 4+2NH 3+CO 2+H 2O =CaCO 3↓+( NH 4)2 SO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