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8(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答案] B
第26第页2共6页55 页
笑对高考 第三关:技巧关
第27第页2共7页55 页
技巧·精讲 一、高新技术产业 1.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因素
第28第页2共8页55 页
2.高新技术产业引起工业布局的变化
日本环太平洋工业带 中部 南部 日本“硅岛”——九州
大
多优良港湾,海 洋运输便利;较 高的科技水平,
劳动力丰富
汽车、钢铁、化 学、军事、石油 、宇航、飞机、
电子等
钢铁、汽车、造 船、石油化工、
电子、纺织等
工业现代化程度 高;微电子工业 在世界上占有重
要地位
大力发展海上航 运;进口原料和 燃料,出口产品 ,积极开拓国际 市场,加强国际
合作
第15第页1共5页55 页
例:模式一为技术指向型工业;模式二为市场指向型工业; 模式三为原料指向型工业;模式四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第34第页3共4页55 页
【考例】 读“甲、乙、丙三类产品成本结构图”,回答(1) ~(3)题。
第35第页3共5页55 页
(1)目前,甲类工业分布的趋势是( )
A.由乡村向城市转移
B.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
子等
工业化最早的 地区、现代工 业高度发达
场广阔
以重工业为主
俄罗斯— 乌克兰工
业区
煤、铁、石油等 资源丰富;工业
基础好
钢铁、机械、 有色金属、化 学、核工业、
宇航工业等
,消费品制造 业发展缓慢; 核工业、宇航 工业在世界上
占重要地位
第14第页1共4页55 页
北美工业区
中国—日本工 业区
自然资源极其丰 富;海运便利, 区内水陆交通发 达;消费市场庞
B.日本的九州岛
C.美国的华盛顿
D.澳大利亚的珀斯
[答案]B
第37第页3共7页55 页
[解析] 由甲、乙、丙三类企业的投入来看,甲类企业工资 投入最多,应是劳动力指向型的工业;乙类企业原料投入 最多,应是原料指向型的工业;丙类企业科技投入最多, 应是技术指向型的工业。
第38第页3共8页55 页
【变式训练】 下图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 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判断图中①②③代表 的工业部门分别可能是( )
A.市场 B.资金
C.原料
D.技术
[答案]D
第23第页2共3页55 页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意在考查 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公司在① ②阶段主要目标是打开销售渠道,开拓国际市场,故应选 A。第(2)题,本题考查工业区位的变化和工业地域的形成 原因。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属于其海 外投资阶段,其投资方向应为其产品市场所在地,以实现 该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本土化生产,更利于其产品的销售。 第(3)题,本题考查工业区位选择,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 判断能力。意大利的制鞋业享誉世界,在意大利设立研发 中心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技术优势。
第18讲 工业区位
第1页第1共页55 页
走进高考 第一关:考点关
第2页第2共页55 页
考点·回归
考点一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1.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早期最主要的因素是
和市场的需求。
(2)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原料和成品的 成本中的位置越来越重。
在产品
(3)随工业的发展,工业区位因素中增加了劳动力的
场布局
市场指向 型
掌握特殊熟练技 能的劳动力对工 业布局有重要的
影响
技术指向 型
廉价劳动力可降 低生产成本从而
吸引某些工业
廉价劳动 力指向型
市场集中的 区域是最佳 的工业区位 ,消费者分 散区域的近 似中心是较 理想的工业
区位
接近劳动者 素质高的地
区
接近具有大 量廉价劳动
力的地区
食品工业; 石油加工工 业;汽车制 造业;饮料 制造业、家 具制造业、
工业区位原理、仔细研究各种常见的工业区位模式图的特 征,掌握其一般规律有助于提升对各种图像系统的判读能 力。常见的模式图有以下几种:
第30第页3共0页55 页
1.柱状图
第31第页3共1页依据图示信息比较各区 位因素所占的比重大小,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 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2.主要工业区
19欧洲西部工业区 北美工业区 20俄罗斯—乌克兰工业区 中国—日本工业区
第8页第8共页55 页
考点四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创造了巨大的21财富,改变了人们的22生 活方式,创造了一个新的23人工环境。
2.不利影响
消耗大量24资源,特别是25非可再生 资源,带来巨大灾难 造成26环境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和生物 的生存
发展阶段 ①产品“走
出去” ②销售“走
出去” ③品牌“走
出去”
④资本“走 出去”
第21第页2共1页55 页
时间
1991~ 1997年 1998~ 2001年 2001~ 2003年
2003年至 今
方式
接收订单,代工生产
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 国、巴拿马建立贸易分公司
收购意大利某知名鞋业公司
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 ,在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设研发
第43第页4共3页55 页
2.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答案:D
第44第页4共4页55 页
3.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中、西部地区
例:甲工业的区位类型为技术指向型,乙为原料指向型工业 ,丙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丁为市场指向型工业。
第32第页3共2页55 页
2.雷达图
第33第页3共3页55 页
判读技巧:上图为雷达图,表示四种不同要素所占的比重, 其中心原点为0,数值向四个方向递增,四个数值之和为 100%。根据不同轴上的坐标可以判断出不同区位因素的 数值,数值最大的即为主导区位因素。
第18第页1共8页55 页
(3)按投入的主要要素分类,见下表:
分布特点
发展特点
资源密集 型工业
劳动密集 型工业
资金密集 型工业
技术密集 型工业
第19第页1共9页55 页
经济水平较低的地 区,受资源分布的
影响和制约
经济发展水平低, 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 地区,资金雄厚,
对原料依赖性强
多分布于高科技和 高等教育发达的地
第39第页3共9页55 页
A.炼铝、服装、家具制造 B.炼铝、制糖、服装 C.汽车、造船、水泥 D.炼铜、石油加工、制鞋业 解析:读图中坐标可知①代表的工业部门对能源依赖程度接
近80%,为动力指向型工业。②代表的工业部门对原料依 赖程度接近80%,为原料指向型工业,并可推断③为劳动 力指向型工业。 答案:B
冶金工业
第17第页1共7页55 页
知识拓展 工业的分类 (1)按产品性质可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 如钢铁工业主要生产生产资料,属于重工业;纺织工业主要
生产生活资料,属于轻工业。 (2)按生产对象可分为采掘业和加工工业。 前者采取自然物质资源,后者利用农产品及半成品加工。如
矿泉水生产、采煤等属于采掘工业,电子工业、汽车制造 属于加工工业。
学工业企业
第16第页1共6页55 页
利用资源 利用能源
原料基地;同一 地区内多种矿产 资源形成组合优
势的地区
廉价能源产地(大 型水电站或火电
站附近)
共同利用同一种 资源;同时开发 多种资源,有利 于建立相关的配
套工业
耗能多的大工业 企业集聚,共同 利用廉价的能源
黄河上游的有色 金属“长廊”
克拉玛依石油城 、山西重化工、
C.由我国内陆向沿海地区转移
D.由我国东部向中、西部转移
(2)下列工业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合的是( )
A.大连建水产品加工厂 B.珠江三角洲建棉纺织厂
C.上海建钢铁厂
D.北京建石油化工厂
[答案] (1)D (2)A
第36第页3共6页55 页
(3)发展丙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是( )
A.中国的西宁
区
需进行一定控制 ,要有长远的发
展计划
产品处于成熟期 和衰退期,需开 发优质新产品, 并降低生产成本
产品多处于成熟 期,应采用新工
艺、新技术
产品多处于增长 期和开发期,更 新速度快,技术
成本高
投入 要素 原料
劳动 力
资金
技术
举例
采掘业和农产 品加工业
纺织、普通服 装制造、家用 电器装配工业
钢铁、化工
象
工业 区位 类型 原料 指向
型
运输 指向
型
区位选择原 则
举例
接近原料产 地
制糖工业、 水产品加工
工业等
工业布局在 沿海、沿江 港口和铁路 枢纽等交通 便利的地区
加拿大炼铝 工业;日本 太平洋沿岸
工业地带
第12第页1共2页55 页
市场需求
劳动者 素质
劳 动 力
劳动力 成本
产品运费所占比 重高,产品运输 不便或产品笨重 、庞大的工业部 门要靠近消费市
和
。
(4)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后, 要因素。
因素的影响也成为重
第3页第3共页55 页
2.主要区位因素: 动力的素质和成本、
、市场需求、 和其他因素。
、劳
第4页第4共页55 页
考点二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第5页第5共页55 页
第6页第6共页55 页
考点三世界主要工业区
第7页第7共页55 页
1.分布:多在交通便利的地域,特别是16沿海港口城市, 主要集中在17北半球18中纬度。
第24第页2共4页55 页
【例2】 (2010·天津)天津滨海地区已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第25第页2共5页55 页
图中所示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利用了天津滨海 地区的( )
A.原料 B.基础设施 C.燃料 D.消费市场 [解析] 由图中各工业部门及其分布信息可知该地工业集聚
热点三我国工业集聚的主导因素
因素
利用廉价劳动 力
利用 交通 枢纽
集聚地区
廉价劳动力集 中的地区,或 有传统工艺技
能的地区
港口和铁路枢 纽附近
集聚目的
共同利用人力 或技能优势
利用便利的交 通运输条件
举例
我国沿海地区 一些多层建筑 的标准厂房内 ,有服装、鞋 帽、雨伞、箱 包等多个工厂
上海宝钢、上 海金山石油化
第40第页4共0页55 页
课内基础达标
第41第页4共1页55 页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完
成1~3题。
第42第页4共2页55 页
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运输指向型 答案:C
答案:D
第45第页4共5页55 页
1~3.解析:甲类工厂原料投入在总投入中所占比例最大, 乙类工厂科技投入在总投入中所占比例最大,丙类工厂工 资投入在总投入中所占比例最大。因此,甲为原料指向型 工业,乙为技术指向型工业,丙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乙 这类技术指向型工业布局时要接近技术密集的地区,以航 空运输为主,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丙这类劳动力指向型 工业在现阶段最有发展前途的地区是我国的中、西部地区 。
微电子、核工 业、航天工业
、激光工业
特别提醒: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者间的关系 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三者是紧
密联系、逐步递进的,其关系如下所示:
第20第页2共0页55 页
典例精解
【例1】 (2010·新课标全国)下表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
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完成(1)~(3)题。
印刷业等
精密仪器制 造业、飞机
制造业等
珠江三角洲 的崛起、普 通服装工业 、包装、制 伞、制鞋等
工业
第13第页1共3页55 页
工业区
形成条件
工业部门
发展特点
丰富的煤炭、石
欧洲西部 工业区
油等资源;便利 的水陆运输条件 ,多优良港湾; 工业基础好;科 技力量雄厚;市
纺织、钢铁、 机械制造、石 油、化学、电
第9页第9共页55 页
解读高考 第二关:热点关
第10第页1共0页55 页
热点·精析 热点一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
第11第页1共1页55 页
主导区位 因素
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原材料 运输条件
对原料依赖性强、 原材料消耗量大、 运输费用所占比重
大的工业部门
影响一个地区矿产 资源的开发程度; 高效率的运输系统 使原料地对工业区 位选择的影响减弱 ;新型运输工具的 使用,改变了工业 生产过分集中于原 料地或消费区的现
中心
(1)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
A.开拓国际市场
B.建立品牌形象
C.吸引国外资金
D.降低生产成本
(2)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
A.降低劳动成本 B.增强集聚效应
C.便于产品销售 D.便于原料运输
[答案] (1)A (2)C
第22第页2共2页55 页
(3)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
岛
中部 北部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东北部西 部 美国“硅谷”
德国鲁尔区 中部南部 德国慕尼黑
英国中部工业区 中部北部 英国苏格兰地区 印度东北部、西部工业区 东北部 南部印度班加罗尔
西部 南部
第29第页2共9页55 页
二、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技巧 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析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牢固掌握
第26第页2共6页55 页
笑对高考 第三关:技巧关
第27第页2共7页55 页
技巧·精讲 一、高新技术产业 1.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因素
第28第页2共8页55 页
2.高新技术产业引起工业布局的变化
日本环太平洋工业带 中部 南部 日本“硅岛”——九州
大
多优良港湾,海 洋运输便利;较 高的科技水平,
劳动力丰富
汽车、钢铁、化 学、军事、石油 、宇航、飞机、
电子等
钢铁、汽车、造 船、石油化工、
电子、纺织等
工业现代化程度 高;微电子工业 在世界上占有重
要地位
大力发展海上航 运;进口原料和 燃料,出口产品 ,积极开拓国际 市场,加强国际
合作
第15第页1共5页55 页
例:模式一为技术指向型工业;模式二为市场指向型工业; 模式三为原料指向型工业;模式四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第34第页3共4页55 页
【考例】 读“甲、乙、丙三类产品成本结构图”,回答(1) ~(3)题。
第35第页3共5页55 页
(1)目前,甲类工业分布的趋势是( )
A.由乡村向城市转移
B.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
子等
工业化最早的 地区、现代工 业高度发达
场广阔
以重工业为主
俄罗斯— 乌克兰工
业区
煤、铁、石油等 资源丰富;工业
基础好
钢铁、机械、 有色金属、化 学、核工业、
宇航工业等
,消费品制造 业发展缓慢; 核工业、宇航 工业在世界上
占重要地位
第14第页1共4页55 页
北美工业区
中国—日本工 业区
自然资源极其丰 富;海运便利, 区内水陆交通发 达;消费市场庞
B.日本的九州岛
C.美国的华盛顿
D.澳大利亚的珀斯
[答案]B
第37第页3共7页55 页
[解析] 由甲、乙、丙三类企业的投入来看,甲类企业工资 投入最多,应是劳动力指向型的工业;乙类企业原料投入 最多,应是原料指向型的工业;丙类企业科技投入最多, 应是技术指向型的工业。
第38第页3共8页55 页
【变式训练】 下图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 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判断图中①②③代表 的工业部门分别可能是( )
A.市场 B.资金
C.原料
D.技术
[答案]D
第23第页2共3页55 页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意在考查 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公司在① ②阶段主要目标是打开销售渠道,开拓国际市场,故应选 A。第(2)题,本题考查工业区位的变化和工业地域的形成 原因。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属于其海 外投资阶段,其投资方向应为其产品市场所在地,以实现 该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本土化生产,更利于其产品的销售。 第(3)题,本题考查工业区位选择,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 判断能力。意大利的制鞋业享誉世界,在意大利设立研发 中心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技术优势。
第18讲 工业区位
第1页第1共页55 页
走进高考 第一关:考点关
第2页第2共页55 页
考点·回归
考点一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1.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早期最主要的因素是
和市场的需求。
(2)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原料和成品的 成本中的位置越来越重。
在产品
(3)随工业的发展,工业区位因素中增加了劳动力的
场布局
市场指向 型
掌握特殊熟练技 能的劳动力对工 业布局有重要的
影响
技术指向 型
廉价劳动力可降 低生产成本从而
吸引某些工业
廉价劳动 力指向型
市场集中的 区域是最佳 的工业区位 ,消费者分 散区域的近 似中心是较 理想的工业
区位
接近劳动者 素质高的地
区
接近具有大 量廉价劳动
力的地区
食品工业; 石油加工工 业;汽车制 造业;饮料 制造业、家 具制造业、
工业区位原理、仔细研究各种常见的工业区位模式图的特 征,掌握其一般规律有助于提升对各种图像系统的判读能 力。常见的模式图有以下几种:
第30第页3共0页55 页
1.柱状图
第31第页3共1页依据图示信息比较各区 位因素所占的比重大小,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 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2.主要工业区
19欧洲西部工业区 北美工业区 20俄罗斯—乌克兰工业区 中国—日本工业区
第8页第8共页55 页
考点四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创造了巨大的21财富,改变了人们的22生 活方式,创造了一个新的23人工环境。
2.不利影响
消耗大量24资源,特别是25非可再生 资源,带来巨大灾难 造成26环境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和生物 的生存
发展阶段 ①产品“走
出去” ②销售“走
出去” ③品牌“走
出去”
④资本“走 出去”
第21第页2共1页55 页
时间
1991~ 1997年 1998~ 2001年 2001~ 2003年
2003年至 今
方式
接收订单,代工生产
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 国、巴拿马建立贸易分公司
收购意大利某知名鞋业公司
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 ,在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设研发
第43第页4共3页55 页
2.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答案:D
第44第页4共4页55 页
3.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中、西部地区
例:甲工业的区位类型为技术指向型,乙为原料指向型工业 ,丙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丁为市场指向型工业。
第32第页3共2页55 页
2.雷达图
第33第页3共3页55 页
判读技巧:上图为雷达图,表示四种不同要素所占的比重, 其中心原点为0,数值向四个方向递增,四个数值之和为 100%。根据不同轴上的坐标可以判断出不同区位因素的 数值,数值最大的即为主导区位因素。
第18第页1共8页55 页
(3)按投入的主要要素分类,见下表:
分布特点
发展特点
资源密集 型工业
劳动密集 型工业
资金密集 型工业
技术密集 型工业
第19第页1共9页55 页
经济水平较低的地 区,受资源分布的
影响和制约
经济发展水平低, 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 地区,资金雄厚,
对原料依赖性强
多分布于高科技和 高等教育发达的地
第39第页3共9页55 页
A.炼铝、服装、家具制造 B.炼铝、制糖、服装 C.汽车、造船、水泥 D.炼铜、石油加工、制鞋业 解析:读图中坐标可知①代表的工业部门对能源依赖程度接
近80%,为动力指向型工业。②代表的工业部门对原料依 赖程度接近80%,为原料指向型工业,并可推断③为劳动 力指向型工业。 答案:B
冶金工业
第17第页1共7页55 页
知识拓展 工业的分类 (1)按产品性质可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 如钢铁工业主要生产生产资料,属于重工业;纺织工业主要
生产生活资料,属于轻工业。 (2)按生产对象可分为采掘业和加工工业。 前者采取自然物质资源,后者利用农产品及半成品加工。如
矿泉水生产、采煤等属于采掘工业,电子工业、汽车制造 属于加工工业。
学工业企业
第16第页1共6页55 页
利用资源 利用能源
原料基地;同一 地区内多种矿产 资源形成组合优
势的地区
廉价能源产地(大 型水电站或火电
站附近)
共同利用同一种 资源;同时开发 多种资源,有利 于建立相关的配
套工业
耗能多的大工业 企业集聚,共同 利用廉价的能源
黄河上游的有色 金属“长廊”
克拉玛依石油城 、山西重化工、
C.由我国内陆向沿海地区转移
D.由我国东部向中、西部转移
(2)下列工业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合的是( )
A.大连建水产品加工厂 B.珠江三角洲建棉纺织厂
C.上海建钢铁厂
D.北京建石油化工厂
[答案] (1)D (2)A
第36第页3共6页55 页
(3)发展丙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是( )
A.中国的西宁
区
需进行一定控制 ,要有长远的发
展计划
产品处于成熟期 和衰退期,需开 发优质新产品, 并降低生产成本
产品多处于成熟 期,应采用新工
艺、新技术
产品多处于增长 期和开发期,更 新速度快,技术
成本高
投入 要素 原料
劳动 力
资金
技术
举例
采掘业和农产 品加工业
纺织、普通服 装制造、家用 电器装配工业
钢铁、化工
象
工业 区位 类型 原料 指向
型
运输 指向
型
区位选择原 则
举例
接近原料产 地
制糖工业、 水产品加工
工业等
工业布局在 沿海、沿江 港口和铁路 枢纽等交通 便利的地区
加拿大炼铝 工业;日本 太平洋沿岸
工业地带
第12第页1共2页55 页
市场需求
劳动者 素质
劳 动 力
劳动力 成本
产品运费所占比 重高,产品运输 不便或产品笨重 、庞大的工业部 门要靠近消费市
和
。
(4)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后, 要因素。
因素的影响也成为重
第3页第3共页55 页
2.主要区位因素: 动力的素质和成本、
、市场需求、 和其他因素。
、劳
第4页第4共页55 页
考点二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第5页第5共页55 页
第6页第6共页55 页
考点三世界主要工业区
第7页第7共页55 页
1.分布:多在交通便利的地域,特别是16沿海港口城市, 主要集中在17北半球18中纬度。
第24第页2共4页55 页
【例2】 (2010·天津)天津滨海地区已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第25第页2共5页55 页
图中所示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利用了天津滨海 地区的( )
A.原料 B.基础设施 C.燃料 D.消费市场 [解析] 由图中各工业部门及其分布信息可知该地工业集聚
热点三我国工业集聚的主导因素
因素
利用廉价劳动 力
利用 交通 枢纽
集聚地区
廉价劳动力集 中的地区,或 有传统工艺技
能的地区
港口和铁路枢 纽附近
集聚目的
共同利用人力 或技能优势
利用便利的交 通运输条件
举例
我国沿海地区 一些多层建筑 的标准厂房内 ,有服装、鞋 帽、雨伞、箱 包等多个工厂
上海宝钢、上 海金山石油化
第40第页4共0页55 页
课内基础达标
第41第页4共1页55 页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完
成1~3题。
第42第页4共2页55 页
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运输指向型 答案:C
答案:D
第45第页4共5页55 页
1~3.解析:甲类工厂原料投入在总投入中所占比例最大, 乙类工厂科技投入在总投入中所占比例最大,丙类工厂工 资投入在总投入中所占比例最大。因此,甲为原料指向型 工业,乙为技术指向型工业,丙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乙 这类技术指向型工业布局时要接近技术密集的地区,以航 空运输为主,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丙这类劳动力指向型 工业在现阶段最有发展前途的地区是我国的中、西部地区 。
微电子、核工 业、航天工业
、激光工业
特别提醒: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者间的关系 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三者是紧
密联系、逐步递进的,其关系如下所示:
第20第页2共0页55 页
典例精解
【例1】 (2010·新课标全国)下表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
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完成(1)~(3)题。
印刷业等
精密仪器制 造业、飞机
制造业等
珠江三角洲 的崛起、普 通服装工业 、包装、制 伞、制鞋等
工业
第13第页1共3页55 页
工业区
形成条件
工业部门
发展特点
丰富的煤炭、石
欧洲西部 工业区
油等资源;便利 的水陆运输条件 ,多优良港湾; 工业基础好;科 技力量雄厚;市
纺织、钢铁、 机械制造、石 油、化学、电
第9页第9共页55 页
解读高考 第二关:热点关
第10第页1共0页55 页
热点·精析 热点一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
第11第页1共1页55 页
主导区位 因素
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原材料 运输条件
对原料依赖性强、 原材料消耗量大、 运输费用所占比重
大的工业部门
影响一个地区矿产 资源的开发程度; 高效率的运输系统 使原料地对工业区 位选择的影响减弱 ;新型运输工具的 使用,改变了工业 生产过分集中于原 料地或消费区的现
中心
(1)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
A.开拓国际市场
B.建立品牌形象
C.吸引国外资金
D.降低生产成本
(2)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
A.降低劳动成本 B.增强集聚效应
C.便于产品销售 D.便于原料运输
[答案] (1)A (2)C
第22第页2共2页55 页
(3)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
岛
中部 北部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东北部西 部 美国“硅谷”
德国鲁尔区 中部南部 德国慕尼黑
英国中部工业区 中部北部 英国苏格兰地区 印度东北部、西部工业区 东北部 南部印度班加罗尔
西部 南部
第29第页2共9页55 页
二、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技巧 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析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牢固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