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统一练习试题(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统一练习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四条食物链
B.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
C.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
2.2018年11月,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调查水鸟时,偶然拍摄到一只非常稀有的黑狼。
有关专家称,该黑狼的父母可能都是含有相同黑色隐性基因的灰狼。
如果用H和h表示控制狼毛色的一对基因,根据该专家的推测,该黑狼毛色的遗传过程可表示为()
A.B.C.D.
3.用四个培养皿在表中所示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除研究因素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培养36小时后获得如下结果,能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繁殖的是()
培养皿培养基温度培养皿上的菌落数
I琼脂、糖类30℃35
Ⅱ琼脂、糖类、维生素30℃250
Ⅲ琼脂、维生素30℃0
Ⅳ琼脂、糖类、维生素25℃150
A.ⅡB.Ⅱ和ⅢC.I和ⅡD.Ⅱ和Ⅳ
4.已经记录的动物有150多万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结构。
下列动物与其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家鸽一呼吸器官是鳃B.蝗虫一足和触角都分节
C.水螅一消化腔有口有肛门D.蚯蚓一运动器官是足
5.“万条垂下绿丝绦”,发育成“绿丝绦”即枝条的是()
A.胚轴B.胚乳C.枝芽D.花芽
6.下列叙述属于呼吸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是()
A.冷藏食物
B.移栽幼苗根部带土坨
C.傍晚移栽幼苗
D.蔬菜大棚中延长光照时间
7.如图甲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最终在④上形成物像
B.图乙中,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在d内
C.青少年用眼不当形成近视后可通过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D.飞机降落时咀嚼食物可使a两侧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
8.玉米种子的糯性与非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
现将糯玉米(aa)—行,非糯玉米(AA)—行交替种植,异花传粉。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糯玉米植株上可能有非糯玉米粒B.非糯玉米植株上可能有糯玉米粒
C.糯玉米植株上的子代必为纯合个体D.非糯玉米植株上的子代必为纯合个体9.下列生物的变异现象中,不能遗传的是()
A.通过杂交选育得到高产奶牛B.肤色正常的一对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儿子
C.太空椒果型硕大、产量较高D.不同地区栽种的圆白菜叶球重量区别很大10.下列关于种子植物的描述正确
..的是()
①银杏的种子俗称“白果”②种子萌发时,首先是胚芽突破种皮
③针叶林以松、杉等植物为主④油菜缺硼时,只开花不结果
⑤棵子植物的种子没有胚
A.②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④
11.豌豆豆荚的颜色有绿色和黄色两种,绿色(A)对黄色(a)为显性。
现将黄色豌豆授以绿色豌豆(Aa)的花粉,所结豌豆的豆荚颜色及胚的基因组成是()
A.绿色、Aa B.黄色、aa
C.黄色、Aa或aa D.绿色、Aa或aa
12.为了研究肾脏的功能,科学家利用微穿刺法将显微操纵仪插入肾小囊腔中进行微量化学分析(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B.与②相比,①内流动的液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由③刚流入④的液体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D.与①中液体相比,等量的④中液体尿素的含量增加
13.咳嗽是一种防御性反射。
当喉、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受到刺激时,兴奋经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咳嗽中枢,接着声门紧闭,呼气肌强劲收缩使胸肺内压和腹压上升,随后声门打开,气体高速冲出形成咳嗽反射。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喉、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存在感受器
B.咳嗽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延髓,迷走神经为传入神经
C.咳嗽反射是在生活经验中建立起来的,效应器是呼气肌
D.咳嗽有利于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咳出
14.下列是显微镜操作的几个步骤。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是对光,操作该步骤时应将高倍镜正对通光孔
B.进行图乙所示操作时眼要注意图示部位,其目的是防止压坏标本和损坏物镜
C.三个步骤操作顺序是甲乙丙
D.图乙丙所示载物台上放置的观察材料,必须薄而透明
15.如图,如果②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则①和③内的血液分别是()
A.动脉血、动脉血B.静脉血、静脉血
C.动脉血、静脉血D.静脉血、动脉血
16.能依次体现温度、水分、光、生物等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顺序是()
①荒漠中仙人掌叶片退化为刺;②草尽狐兔愁;③春江水暖鸭先知;④蟑螂喜欢在夜间活动。
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17.图甲是人体在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图,图乙是膈肌所处的两种状态,图丙是气管①、肺②、胸腔③三者组合示意图。
据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曲线从b→c时,图乙由Ⅱ状态转化到Ⅰ状态
B.图乙Ⅰ转化到Ⅱ时,图丙气压由小到大顺序为①<②<③
C.图甲曲线从a→b时,图丙①处氧气含量大于二氧化碳含量
D.图甲曲线从c→d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18.如图是心脏、血管示意图,其中“→”表示血流方向.从手背静脉处给胃炎病人输入药液,药液到达胃所经过的循环路线,最合理的是()
A.丙→甲→乙→丁B.甲→乙→丙→丁
C.丙→乙→丁→甲D.丁→乙→甲→丙
19.下列有关人体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液中的气体都是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运输
B.肾小管重吸收作用消耗的氧气是通过扩散作用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
C.经体循环,血液因营养物质减少,代谢废物增多,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D.人能够控制呼吸运动暂时停止,这说明人的呼吸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上
20.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黑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表现出白色,此现象可解释为()
A.控制黑色的基因消失了B.控制黑色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表现
C.黑色母羊必为Aa D.白色公羊必为Aa
21.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肤色表现正常的一对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孩子,再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基因组成和概率分别是()
A.Aa、25% B.aa、12.5% C.Aa、12.5% D.aa、25%
22.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上所结果实的颜色和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A.黄色;Dd、dd B.红色;Dd
C.红色;Dd、dd D.红色和黄色;Dd、dd
23.花馍是人工做成的各种式样的馒头面点,“河口花馍”被列入了东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项目。
下列有关花馍制作及食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花馍的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种子子叶中储藏的营养物质
B.发面时加入的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馒头喧软多孔
C.馒头越嚼越甜是因为唾液中含有蛋白酶
D.馒头放久了长出的绿“毛”是细菌形成的菌落
24.如图表示人体结构层次(各结构不是按同一比例绘制),分析正确的是()
A.1是受精卵,形成于卵巢,通过不断分裂形成4
B.人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是1→3→4→2→5
C.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图4中A的细胞相似
D.使用显微镜调焦观察图4 D时,先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再调节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
25.圣女果果皮的红颜色和黄颜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假设红色性状由显性基因(A)控制,黄色性状由隐性基因(a)控制。
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育种实验,对此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母方植株发育成的果实中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B.母方植株形成的种子内胚的基因组成是aa
C.父方植株产生的精子,有的含有A基因,有的含有a基因
D.母方植株形成的种子播种后,发育成的植株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都是黄色
26.如图是盛夏的晴天某植物一昼夜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AB段植物处于无光环境中
②单位时间内C点氧气释放量最多
③CD段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
④EF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逐渐增加
⑤FG段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
A.①③B.②④C.①④⑤D.②③⑤
27.炎热的夏天,食品极易腐败变质。
小刚想探究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
他进行了相关探究实验,但他记录的实验步骤发生了混乱。
请你帮他正确排序()
①将澄清的肉汤分成等量的两份,分别放入两个大小相同的试管中
②迅速将直玻璃管和弯玻璃管分别插入两个试管,并用棉花塞密封(如图)
③使用酒精灯对两个试管加热灭菌
④放在适宜温度的环境中培养
A.③①②④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
28.下表是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番茄放在不同温度的特定的实验装置中,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绘制的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量表:
温度(℃)10152530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75 2.50 3.8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0.75 1.10 2.25 3.00 3.50
据表中数据分析(温度控制在实验范围内),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随着温度的升高,番茄的呼吸作用越来越强
B.随着温度的升高,番茄的光合作用越来越强
C.温度控制在25℃时,番茄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温度控制在35℃时,番茄表现出不能正常生长的状态
29.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与心脏相连的四条血管,箭号表示血液的流动方向。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①为动脉,内流动着动脉血B.②为静脉,内流动着动脉血
C.③为动脉,内流动着静脉血D.④为静脉,内流动着静脉血
30.如图是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单位是由图中的③④⑤构成
B.正常情况下,⑦中的液体不含葡萄糖
C.①中流的是动脉血,②中流的是静脉血
D.⑥中的血液比①中的血液中的氧气和尿素含量明显减少
二、综合题
31.人的棕眼和蓝眼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
如图一是一个家庭眼睛颜色的遗传系谱,据图一回答:
(1)人的棕眼和蓝眼称为一对_____,其中显性性状是_____。
(2)第三代6号的基因组成为dd,他的两个d基因分别来自于第二代中的_____号和
_____号。
(3)第一代2号的基因组成为_____,第二代5号的基因组成为_____。
(4)根据二孩政策,第二代3号和4号可再生一个孩子。
那么他们再生一个孩子的眼睛颜色表现情况可用如图二中的_____表示。
3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
(2)请写出兔、草、狐构成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了生物部分外,还有非生物部分,如________(填两项),等等。
(4)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对生物的生活与分布有影响。
有同学想了解水分对蚯蚓的生活与分布有无影响,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水分会影响蚯蚓的分布吗?
作出假设: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水分对蚯蚓的生活与分布有影响。
方法步骤:
Ⅰ制作下图所示装置;
Ⅱ将20条蚯蚓放到隔离带上,然后盖上鞋盒;
Ⅲ一段时间后,打开鞋盒盖子,数出两边土壤中的蚯蚓数目,并记录;
Ⅳ重复步骤Ⅱ和步骤Ⅲ几次;
Ⅴ根据几次记录的实验数据,分别求出两种土壤中蚯蚓数目的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与结论:
预期结果有三种情况,湿润土壤中的蚯蚓数目明显少于、基本等于或明显多于干燥土壤中的蚯蚓数目。
若该同学的实验结果为湿润土壤中的蚯蚓数目________干燥土壤中的蚯蚓数目,则假设成立。
实验分析:
本实验的变量为________。
像该实验这样,除了一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_______实验。
33.下图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物质B是______,它进入乙细胞后参与______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物质A从肺泡排出体外时,与呼吸有关的肌肉处于______状态。
呼出A与排出尿液的过程都可以称为______。
(3)图中甲细胞的主要功能是______。
(4)淀粉被消化的起始部位是______。
②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完成该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
人在饭后或大量食用糖后,血液中物质C的浓度会暂时升高,但在______的作用下,其浓度又会逐渐恢复正常。
(5)物质C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_,C进入血液后,被运至下肢骨骼肌利用,整个过程中物质C随血液流经心脏______次。
(6)如果发现某人的尿液中含有甲细胞,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______。
34.下图为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在研究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中的遗传图解示意图。
假设控制豌豆高茎与矮茎的基因是D与d,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进行杂交时传粉的方法。
______。
(2)子一代高茎豌豆自花传粉,到子二代植株中,出现了矮茎豌豆,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叫做_____。
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一对______性状。
(3)子二代高茎豌豆植株的基因组成有________。
(4)现从子二代高茎豌豆植株中随意抽出其中的一株,要你确定其基因组成,请说出二种遗传实验的方法: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
35.拟南芥(如图一)是一种十字花科植物,被科学家誉为“植物中的果蝇”广泛用于植物遗传学的研究。
拟南茶体细胞中只有5对染色体,2号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能使拟南芥植
株提前开花(简称早花,与晩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现将两株早花拟南芥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收集种子种植下去,观察子代拟南芥的花期并统计数据,将其结果汇成如图二所示柱状图,请分析作答: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晚花是_____性状。
如果控制早花、晚花的基因用F和f表示,则子代早花的基因组成是_____。
(2)为了确定图二中某早花植株的基因型,选取该植株与晚花拟南芥杂交,收集种子种植下去,观察子代拟南芥的花期:①若_____,则该早花植株的基因型为FF;②若子代既有早花,也有晚花,则该早花植株的基因型为Ff。
(3)科学家发现催促植物开花的基因F还具有调整叶片气孔开闭的作用,有利于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科学家成功地将该基因转入到水稻的细胞中,提高了水稻对二氧化碳的利用效率,提高了产量。
这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这项生物技术称为_____。
(4)果蝇也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其发育经过_____四个时期。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幼虫在25℃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在35~37℃环境下,部分长翅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
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6.为加快生态安全建设,2019年临沂市以建设“绿色沂蒙、生态临沂”为主线,推行“林长制”改革,实現“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真正把绿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银山。
下图一为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调查蒙山森林公园生态建设情况后绘制的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一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标注的生物外,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
_____。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
(2)若X代表该食物网中的某种生物,那么对于食物链:“草→食草昆虫→蜘蛛→X→蛇→猫头鹰”,X代表_____。
(3)图一所示食物网中既属于竞争关系又属于捕食关系的生物有_____;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
(4)若一段时间内鼠的数量大量减少,首先会引起植物的数量增加,但不会无限制地増加下去,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
37.近年来,户外徒步成为一种时尚,这种简单易行的运动健身方式,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下图A~D是保证人体生命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器官。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血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生命活动所需氧气是由______(填图中字母)器官所在的系统从外界获得,有机物主要是通过图C中的①________(填结构名称)吸收。
(3)人体代谢废物,除通过图中A、D所在的系统排出外,还可以通过图中______器官(填图中字母)排出。
(4)正常情况下,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中的液体,与血浆相比,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5)户外徒步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______调节的影响。
38.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
依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设置对照实验时,一组对照实验中有_______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目镜为10×,物镜为1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______倍。
(3)将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加一滴碘酒,被碘酒染成蓝色的结构是______。
(4)如图,将一段水蜜桃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则砧木该枝条上将来结出的果实是____(填“水蜜桃”或“毛桃”)。
(5)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同学们把正常生长的植物装入密闭的玻璃容器,下图为自然条件下该容器内某气体一天24小时的含量变化。
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中的_______。
②根据曲线图,同学们作出如下分析判断,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该气体是氧气
B.植物在这一天积累了有机物
C.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时刻为18:00
D.这一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长为12小时
E.这一天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长为24小时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
【详解】
图中的食物网有四条食物链: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故A不符合题意;由A中的食物链可知,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其捕食的兔、鼠和蛇因天敌减少而增加,它们吃的草也就更多了,导致草的数量减少,故B不符合题意;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生态系统,还要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故C符合题意;在生态系统
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
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网)的最高级消费者。
在该食物网中,鹰所处的营养级最高,所以,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的功能和关系。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由资料可以看出亲代都是灰狼而子代出现了黑狼,因此黑狼是隐性性状。
如果用H和h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遗传图解如图: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性状的概念以及基因传递的途径。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这一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是不同的。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应当使对照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所处的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
【详解】
A.为了使实验具有说服力,应该设置对照实验,即要有实验组和对照组并设置单一变量,单单设计培养皿Ⅱ不能说明问题,A不符合题意;
B.培养皿Ⅱ有糖有细菌生长,培养皿Ⅲ没糖所以细菌不能生长,因此,培养皿Ⅱ和Ⅲ的实验结果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糖类,B不符合题意;
C.分析对比培养皿I和Ⅱ,培养皿Ⅱ有维生素有大量细菌生长,培养皿I没有维生素,菌落数量远远少于培养皿Ⅱ的菌落,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繁殖,C符合题意;
D.分析对比培养皿Ⅱ和Ⅳ,变量是温度,温度不同,菌落数不同,说明温度对大肠杆菌繁殖有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要注意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从不同生物所属的不同类群的特征思考解答。
【详解】
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呼吸器官是肺,A错误;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B正确;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具备消化腔,且有口无肛门,C错误;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构成,用刚毛辅助肌肉运动,无专门的运动器官,错误;故选B。
【点睛】
熟练掌握动物各类群的主要特征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芽可分为叶芽、花芽和混合芽,其中叶(枝)芽是未发育的枝条,据此答题。
【详解】
将来发育成枝条的结构是枝芽。
下面是枝芽的结构示意图:
枝芽的结构中,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
可见,枝芽是未发育的枝条。
故选:C。
【点评】
芽的结构及发育情况结合图记忆效果好。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这一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如下: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详解】
A、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A符合题意。
B、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是保护幼根和根毛,增强根的吸水能力,B不符合题意。
C、傍晚移栽幼苗,目的是减少蒸腾作用,便于幼苗成活,C不符合题意。
D、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蔬菜大棚中延长光照时间,增强光合作用的效率,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需理解掌握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根尖的结构等相关知识点。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①是角膜,②是晶状体,③是玻璃体,④是视网膜,⑤是视神经,a是鼓膜,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