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新贸易理论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国是大国: 产品供应量增加 产品价格下降
贫困化增长
出口量增加,收入减少
贫困化增长
C1
C2
S2
S1
P1
P2
说明:
1、贫困化增长是有条件的。
2、某些产品的增长不一定对一国总收入增长有积 极作用,相反它有消极作用。
二、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
1、技术进步的类型
技术进步使同样数量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净出口
创新国
其它发达国家
t0
O
t1
t2
t3
发展中国家
t4
时间
净进口
产品生命周期与贸易方向变动
经典案例:美国和日本在收音机制造方面。
真空管收音机
晶体管
印刷电路
3、雁行模式
日本纺织业发展过程象三只飞翔的大雁,因此把这一过程 为产业发展的雁行模式。
第一只大雁为进口浪潮; 第二只大雁为国内生产浪潮; 第三只大雁为出口浪潮。
中性技术进步
生产原来产量所需的劳动和资本以相同 的比例减少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资本生产力的提高大于劳动生产力
的提高
资本节约技术进步——劳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大于资本生产力
的提高
2、技术差距理论
波斯纳提出的,认为国与国之间技术差异的存在是解释某
类贸易发生的原因。
创新国生产 /消费/ 出口
创新国消费
结果表明:对外贸易最开放 的国家,出口增长最快,经 济增长率最高。
由此可见,国际贸易不仅是国际间的商品交换,而且 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结:
1、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与国际贸易中,要掌握产业内 贸易的贸易基础、贸易模式并要与产业间贸易区别。 2、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要掌握外部规模经济 的贸易模式。 3、需求偏好相似理论解释的贸易基础、贸易模式。 4、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Y
YA
YB
思考题:
1、在外部规模经济下,各国从国际贸易中所获得的利 益并不平衡,那么你认为一些低收入国家经济发展缓 慢是否与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有关?
2、产业内贸易理论与重叠需求理论有什么异同?
3、为了取得规模经济,我国在经济中有哪些经验教训? 应该注意些什么方面的问题?
1、在外部规模经济下,各国从国际贸易中所获得的 利益并不平衡,那么你认为一些低收入国家经济发 展缓慢是否与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有关?
四、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请问: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有哪些作用?
1、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解说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
——国际贸易是反垄断的有力武器,可以带来国际竞争的效益; ——贸易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就业不足的资源; ——通过生产规模的扩大,产生规模经济; ——促进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传播媒介; ——刺激和便利了资本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 ——新工业产品的进口刺激了国内需求并带动了国内这类产品生产的发展、
产业间
外部规模经济 集聚经济和外部经济
单个企业
内部规模经济
注意: 发挥“自下而上”的作用; 注重知识和技术的作用
第四节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经济增长:
要素增长 技术进步
生产可能性曲线形状的变化
贸易条件和福利效应
偏好变动 社会无差异曲线位置的改变
一、生产要素的增长与国际贸易
1、平衡增长与国际贸易
平衡增长——劳动和资本同比率增长
产品差异 规模经济
请问:如果两个国家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 异曲线完全相同,他们还能进行国家贸易呢?
Y
1、贸易基础 2、贸易利益 A
3、贸易模式
不确定 A’
A国X产品出口
C 1
B’
2 B
B国Y产品进口
X
三、基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国际贸易
请比较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
2、实证研究
一国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
不同开放程度下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1973~1989年)
组别
Ⅰ Ⅱ Ⅲ
平均出口增长率 (%)
8.5
7.8 3.5~3.7
年均国内生产总值 (%)
5.1
4.6 3.6~4.4
第一组:低关税,低非关税壁垒 第二组:中等或高关税,低非关税壁垒 第三组:中等或高关税,高非关税壁垒
2、规模经济与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
不完全竞争是指同时存在垄断和竞争两种力量。
完全垄断市场·
·
A
B
完全竞争市场
3、差异产品
差异产品指的是同一产业或产业集团内的众多企业 生产的有差别的产品。
二、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产业内 贸易
生产者追求差异产品 消费者追求差异产品
规模经济
贸易基础
国际贸易
每只手表的价格或成本
C0
D
P1
1
P2
2
ACS
ACt
O
手表的供求量
外部规模经济与专业化生产
从瑞士和泰国的例子中我们看到,在历史因素决定一国的生产 模式中,外部规模经济使一些已经形成的专业化模式继续下去, 即使这些国家已不再拥有比较优势。
美国的地毯制造商主要集中在佐治亚州的小镇达尔顿及其 周围;半导体主要集中在加利福利亚州的硅谷附近;汽车制造 商主要集中在以布法罗、辛辛那提和珍妮斯维尔卫定点的三角 区域内,其中又以底特律周围地区为最集中;制药厂商主要集 中在东北的新泽西州、麦城一带;一般航空企业主要在堪萨斯 州的维其塔市;迷你电脑厂商主要集中在波士顿;著名的”制 造业带’虽只占国土面积的8%,但却集中了美国一半的制造 业。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大家观看
为了方便教学与学习使用,本文档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时间:20XX.XX.XX
2021/02/24
52
第一节 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的国际贸易理论
一、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差异产品的含义
1、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 量的增加而递减。
机会成本减少(规模收益递增)
F (k ,l ) F ( k , l ) , 其 中 0
那请问怎么样可以获得规模经济?
方法一: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产生规模经济。
生产可能性曲线按 两要素的增长同时 向两个方向外移
规模扩大
Y
(px/py)1 (px/py)0
(Px/Py)0
X
平衡增长与国际贸易:
(Px/Py)0=( Px/Py)1
贸易条件没变(比较优势没变)
中性的经济增长
贸易模式不变
贸易规模扩大
2、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与国际贸易
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
进口竞争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增长速度>出口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增 长速度。
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
国际贸易规模减少 减少部分进口 增加进口替代品的生产
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很多 进口竞争品生产代替全部进口,甚至出口
贸易模式变化
要素丰裕度发生变化
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与国际贸易
Y
请问: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对
T’
国际贸易有什么样的影响?
T
S1
S2
英国的拍卖业都集中在伦敦的几条街,瑞士三大药厂都集 中在巴赛尔市。
我国温州市、诸暨市分别为鞋、袜集聚的专业区域。
第三节 重叠需求理论
1961年,林德尔提出核—心—思—想— 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 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
一、消费者行为的假设与代表性需求
假设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
第三章 新贸易理论
“李约瑟之谜”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国在1500年前引领世界1000多年,四大发明的 科技闻名于世;中国在1500年后却落后于世界发展。
WHY????“权威的错位配置”
古代的发明创造和科学技术主要依靠工匠、农夫的经验和少数天才的敏 锐观察,中国因为人口众多而占据优势,所以一度在科技和经济上领先于 世界。但是,近代以来发明创造和科学技术主要依靠科学试验来获得。根 据我们的解释,各个领域的权威错置,导致中国缺乏独立的大学、科研院 所以及专业的科研人才,从而在技术进步方面落后于人。
产业间贸易 产业内贸易
贸易形式 贸易基础 贸易模式
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 比较优势 初级产品与制造品之间
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 规模经济 制造品之间
B国
工业品
食品
A国专业化生产食品 B国专业化生产工业品
A国
假设工业品是个具有
H-O模型下的贸易格局
规模经济的垄断竞争部门
B国
工业品
净出口
食品
产业间贸易
产业内贸易 A国
国际分工基础
比较优势 规模经济
先天优势 后发优势
2、产业内贸易理论与重叠需求理论有什么异同?
解释技术水平相近、要素禀 相同点: 赋相似、需求相似国家间的
产业内贸易
不同点: 贸易基础不同 前者是规模经济,后者是需求重叠
角度不同
前者是从供给,后者是从需求
思考题:为了取得规模经济,我国在经济中有哪些经 验教训?应该注意些什么方面的问题?
大部分学习国际贸易的学生很久以来都至少 在私底下有过这样的怀疑:传统的比较优势模型 并不能自圆其说地解释世界贸易的行为……我 们很难将在制成品贸易中所看到的实际情况与 标准的贸易理论所假设的情况统一起来。
保罗.克鲁格曼 1983年
第一节 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的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第三节 重叠需求贸易理论 第四节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成本
LRAC
0 企业的长期成本曲线
产出
规模经济的表现形式:
内部规模经济——存在于一个企业内
不完全竞争
外部规模经济——存在于一个行业内
完全竞争
成本(c)和价格 CC1
P
CC2
AC
P1
1
P2
2
0
Q
Q1 Q2 厂商的数量(n1)
内部规模经济
外部经济
是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获得规模经济?
一般来说,重化工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明显。
C2
C1
2
1
结论:
A
改变一国的生产结构
缩小了国际贸易的规模
X A’
3、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与国际贸易

T1
S2
T S1
C1
C2 I1
I2
0
T T1
A国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与国际贸易
小麦
结论: 国际贸易的规模明显扩大
4、贫困化增长
请问:一个国家出口商品的数量越多,该国人民 获得的福利就越多?
产品的供应量增加不会影响国际比价 该国是小国,是价格 的接受者
强调从国外引进或移植技术和产品.
三、需求变动与国际贸易
需求变动的基本原因是消费者收入的变化。
1、恩格尔定律与国际贸易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
该值越大,该国越贫穷;反之,越富裕。
进口国:
食物需求收入弹性低
恩格尔系数减少 初级产品生产国不利
收入增加奢侈品需求收入弹性高 购买量增加
制成品生产国有利
高收入者 奢侈品 低收入者 必需品
代表性需求是各国一般收入水平的反映。
二、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不经济
消费者需求多样性 厂商追求代表性需求产品
贸易基础
国内生产者专门生产非 代表性需求产品
国际贸易
重叠需求
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间
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Q
P
H
E、F间为重
叠需求
G F
B
E
D
A
C
该理论是从需求角度 解释产业内贸易
O
t0
t1
需求滞后
创新国出 口
t2
创新国生 产
t3
模仿国出口
模仿国消费
时间
反应滞后
掌握滞后 模仿国生产
模仿滞后
模仿国生产 /消费/出

技术差距与模仿滞后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国际贸易的模式是什么?
创新国出口
创新阶段
其他国家进口
成熟阶段
模仿国出口 创新国和发展中国家进口
标准化
发展中国家出口 创新国和模仿国进口
产 品
制鞋
0.99 0.97 0.9 0.91 0.86 0.81 0.69 0.65 0.43 0.27 0.20 6
由表可以看出,产品越是可以多样化,技术要求越高的产业,其 产业内贸易的比重越大。
第二节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好莱坞、硅谷、麦当劳
外部规模经济与贸易模式
外部规模经济有利于形成“先发优势”。
2、示范效应与国际贸易
示范效应是指,收入水平较高国家的消费模式及其演变, 对收入水平较低国家消费模式的升级具有示范作用。
示范效应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示范效应对发达国家或收入水平较高国家产品的出口十分有利; ——示范效应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多方面,利弊兼有。
不能形成自己的产业发展序列;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规模经济下的贸易格局
四、产业内贸易的衡量——产业内贸易指数
产业内贸易指数的简单计算:
T1(XM) XM
T=0,产业间贸易 T=1,产业内贸易
1993年美国工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无机 能 电 有 药品 办 通 运 钢 服 化工 源 器 机 及 公 信 输 铁 装 产品 设 设 化 医疗 设 器 机
备 备 工 设备 备 材 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