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技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2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医学技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2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C型题 3. B1型题
1.一般均需摄双侧以资对比的是
A.肘关节
B.髌骨
C.股骨
D.小儿骨关节E.锁骨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标准影像检查方面知识。
因为小儿骨关节未发育好,骨骺未闭合,如果观察儿童生长发育或外伤就诊时,一般双侧同时摄片,以便比较双侧骨关节发育是否对称,或骨关节是否有外伤性改变,特别是有无脱位的发生。
故选D。
2.婴幼儿胸部正位摄影,焦一片距一般为
A.50cm
B.80cm
C.100cm
D.150cmE.180cm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胸部摄影方面知识。
一般婴幼儿胸部摄影距离为100cm,成人胸部摄影距离为180cm。
故选C。
3.水洗不充分的照片,在保存中出现黄色的物质是
A.银原子
B.银离子
C.硫酸银
D.溴化银E.硫
正确答案: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湿式激光胶片方面知识。
湿式激光胶片,相对于干式激光胶片需要冲洗照片,如果冲洗不充分的话,显影液中的元素硫会沉积在胶片中,时间长了会泛黄。
故选E。
4.自动冲洗时,与补充液流量调整无关的因素是
A.显影温度的高低
B.处理液放置时间的长短
C.冲洗机的冲洗容量大小
D.连续冲洗胶片的数量E.被冲洗照片密度的大小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动冲洗机方面知识。
湿式激光打印机在自动冲洗时,补充液流量与冲洗机的冲洗容量大小、连续冲洗胶片的数量、被冲洗照片密度的大小呈正相关,与处理液放置时间的长短呈反相关,与显影温度的高低无关。
故选A。
5.适用于高分辨率扫描的病变或部位是
A.甲状腺
B.肝结节病灶
C.肾上腺
D.椎体E.肺结节
正确答案: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高分辨率扫描方面知识。
高分辨率扫描常用于肺部及耳部某些疾病的诊断,如肺的弥漫性、间质性病变和肺结节、颞骨岩部内耳等。
故选E。
6.骶髂关节前后位摄影,中心线应
A.垂直入射
B.向头侧倾斜3°~5°
C.向足侧倾斜10°~25°
D.向头侧倾斜10°~25°E.向足侧倾斜3°~5°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骶髂关节摄影方面知识。
骶髂关节前后位摄影,中心线应向头侧倾斜10°~25°,经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射入胶片。
故选D。
7.某患者第11胸椎病理性压缩骨折,其摄影体位应选
A.胸椎正、斜位
B.胸椎侧、斜位
C.胸椎正、侧位
D.胸椎双侧斜位E.胸椎双侧侧位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胸椎摄影方面知识。
胸椎正位观察胸椎正位影像,了解胸椎形态、关节间隙,胸椎侧位观察排列曲度、骨质改变;胸椎压缩骨折应选择胸椎正、侧位摄影体位。
故选C。
8.下列不属于脑功能成像的是
A.扩散成像
B.三维重建
C.中枢活动功能成像
D.波谱分析E.灌注成像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脑功能成像方面知识。
脑功能成像技术是一类无创的神经功能活动测量成像技术,主要探索认知和情绪的神经基础,常见的包括扩散加权成像、灌注成像、波谱成像、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中枢活动功能成像),而三维重建是CT扫描图像的后处理。
故选B。
9.中国人短头型锥体角平均值是
A.58°
B.64°
C.54°
D.45°E.44°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锥体角方面知识。
头型影响岩骨锥体的角度,各种头型的锥体角不同,短头型为54°,中头型为47°,长头型为40°。
故选C。
10.需摄取穿胸位(侧位)的是
A.科雷骨折
B.舟骨骨折
C.肱骨外科颈骨折
D.先天性肩胛骨高位症E.观察尺神经沟情况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肩关节摄影方面知识。
肩关节穿胸位(侧位)时被检者侧立于探测器前,被检侧上臂外侧紧贴探测器,肱骨外科颈放于探测器中心,此体位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显示尤佳。
故选C。
11.下列不能控制生理性运动伪影措施的是
A.预饱和技术
B.采用呼吸门控技术
C.缩短检查时间
D.采用心电门控技术E.增加对比剂剂量
正确答案: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动伪影方面知识。
运动伪影通常是指由于受检者的宏观运动引起的伪影,这些运动可以是自主运动如肢体运动、吞咽等,也可以是非自主运动如心跳、血管搏动等;对于自主性的,可以采取让患者配合,对于非自主性的,可以采用呼吸触发、心电门控、预饱和技术等,同时可以通过缩短检查时间来减少运动伪影产生。
故选E。
12.肢体各层面放大率不同,计算放大率的依据是
A.体表可触标志点至胶片距离
B.近台面皮肤面至胶片距离
C.肢体厚度1/2处至胶片距离
D.远台面皮肤面至胶片距离E.欲放大病灶中心至胶片距离
正确答案: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放大率方面知识。
只有选择欲放大病灶中心至胶片距离,计算放大率才最准确。
故选E。
13.关于胸骨后前位摄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倾斜X线管:使胸椎投影推移
B.采用短距离:使后肋模糊
C.呼吸曝光:使肋骨产生运动模糊
D.短时间曝光:增加背景的运动模糊E.中心线倾斜30°~40°:心脏投影于胸骨左面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胸骨后前位摄影方面知识。
胸骨摄影应采用低毫安、长时间、均匀连续缓慢呼吸,以增加背景的运动模糊;其余选项描述正确。
故选D。
14.关于膝关节前后位成像技术标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滤线栅:(?)
B.摄影距离:100~120cm
C.屏一片体系感度:标称感度20°
D.自动曝光控制:(+)E.曝光时间:<200ms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膝关节前后正位摄影方面知识。
膝关节正位摄影包括股骨两髁,胫骨两髁及腓骨小头,其关节面位于照片正中,屏?片距一般为100~120cm,标称感度为20°,摄影时一般不用滤线栅、不用自动曝光控制,曝光时间一般<200ms。
故选D。
15.检查舟骨病变,最宜选用
A.腕关节正位
B.腕关节侧位
C.腕部尺偏位
D.腕部轴位E.腕部斜位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腕关节摄影方面知识。
腕部右侧偏位(尺偏位)时腕骨舟骨呈展开正位影像,用于舟骨病变的检查。
故选C。
16.被照体矢状面与胶片平行的摄影体位有
A.胸部正位
B.心脏右前斜位
C.梅氏位
D.腕关节正位E.胸部侧卧侧位
正确答案:F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摄影体位方面知识。
胸部侧卧侧位时,患者侧卧,矢状面平行于胶片;其余位置矢状面均不平行于胶片。
故选E。
17.在自旋回波序列中,T2WI采用的是
A.长TR,短TE
B.依组织密度
C.短TR,短TE
D.短TR,长TEE.长TR,长TE
正确答案:E
解析:本题考查图像加权方面知识。
T2加权(T2WI)反映了组织间的T2值差异,该序列中采用长TR(≥2 000ms)和长TE(≥80ms)的扫描参数。
PDWI主要反映不同组织间氢质子在含量上的差异,选用长TR(≥2 000ms)和短TE(≤20ms)的扫描参数。
T1加权像(T1WI)反映组织间的T1差异,自旋回波或者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中采用短TR(≤650ms)和短TE(≤20ms)。
故选E。
18.距骨下关节面呈切线位显示的摄影体位是
A.足正位
B.足斜位
C.跟骨轴位
D.跟骨侧位E.踝关节正位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跟骨侧位摄影方面知识。
跟骨侧位摄影时被检侧足部外踝紧贴探测器并置于探测器中心,距骨下关节面呈切线位显示,其关节间隙清晰可见。
故选D。
19.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骶髂关节正位—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5°
B.骶髂关节斜位—人体矢状面倾斜45°
C.骶髂关节左后斜拉—显示右侧骶髂关节
D.腰椎左后斜位—显示左侧椎间关节E.胸椎左后斜位—显示右侧椎间关节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摄影体位方面知识。
腰椎左后斜位是显示右侧椎间关节,其余选项摄影体位描述正确。
故选D。
20.关于右心房、右心室及肺动脉造影技术叙述,错误的是
A.经股动脉穿刺
B.插入5~7F右心造影导管
C.插管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心电变化、血压及其他生命体征指标
D.常规选用50%~60%离子型或非离子型对比剂E.造影体位心脏摄影常用体位有正位、侧位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造影技术方面知识。
右心房、右心室及肺动脉造影是经股静脉穿刺插入5~7F右心造影导管,导管端可置于肺动脉主干或左右肺动脉分支,或右室流出道,对比剂浓度为50%~60%离子型对比剂或相应浓度的非离子型对比剂;常规采用正位成像,必要时加摄斜位或侧位。
故选A。
21.经冷藏后胶片未经室温平衡,取出即用,将会出现
A.感光增快
B.乳剂龟裂
C.照片伪影
D.感光怠迟E.胶片粘连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激光胶片方面知识。
经冷藏后胶片未经室温平衡,取出即用;由于胶片乳剂中卤化银分子,卤离子、银离子的活性低,感光中心的活性低,造成感光迟钝。
故选D。
22.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正确摄影体位是
A.颈椎正位
B.颈椎斜位
C.颈胸段侧位
D.颈椎过屈位E.1、2颈椎开口位
正确答案: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颈椎开口位摄影方面知识。
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做摄影检查时,行1、2颈椎开口位可以明显观察枢椎齿状突距寰椎左右块的距离,判断是否有半脱位征象。
故选E。
23.腰椎CT扫描时,给患者腿部垫起的目的是
A.使扫描机架可以少倾斜角度
B.减轻患者由于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
C.使腰椎的生理弧度减少
D.避免患者的脚弄脏检查床E.让患者躺着更舒服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腰椎CT扫描方面知识。
腰椎CT扫描时,给患者腿部垫起,可以减小生理曲度,使扫描线易于平行于椎间隙。
故选C。
24.静脉胆系造影,病例选择不正确的是
A.胆道结石
B.严重阻塞性黄疸
C.胆道先天畸形
D.胆囊肿瘤E.慢性胆囊炎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静脉胆系造影方面知识。
静脉胆系造影适应证有:胆系结石、感染、肿瘤、寄生虫;胆系功能性疾患及先天性异常;胆系狭窄及术后;慢性胆系疾病;胆囊外压性病变。
禁忌证:梗阻性黄疸;碘对比剂过敏;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患。
故选B。
25.血管成像技术(MRA)技术不包括
A.时间飞越法MRA(TOF?MRA)
B.对比增强MRA需静脉注射对比剂
C.对比增强MRA(CE?MRA)
D.相位对比MRA需静脉注射对比剂E.相位对比MRA(PC?MRA)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磁共振血管造影方面知识。
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MRA)作为一种无创的血管造影技术,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中显示出其独特的地位。
目前,临床常用的MRA技术有3种:时间飞跃法MRA(TOF?MRA)、相位对比MRA(PC?MRA)及对比增强MRA(CE?MRA),对比增强MRA需静脉注射对比剂。
故选D。
26.颈椎椎间盘CT扫描的层厚、层距通常为
A.5mm、5mm
B.1mm、1mm
C.2~3mm、2~3mm
D.8mm、8mmE.10mm、10mm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颈椎椎间盘CT扫描方面知识。
颈椎椎间盘CT扫描通常选择的是2~3mm层厚、2~3mm层距连续扫描。
故选C。
27.不能由CT机传输的是
A.轴位扫描图像
B.三维重组图像
C.患者的信息
D.扫描参数信息E.射线衰减信号
正确答案: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CT成像方面知识。
CT扫描后由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经模数转换后传送给计算机,尚未重建成横断面图像的这部分数据称为原始数据,原始数据一般包括患者信息及扫描参数;重建是指利用原始数据得到横断面(轴位)图像;重组是指利用横断面图像得到多平面和三维的图像;而射线衰减信
号不能由CT机传输。
故选E。
28.目前,CT机在头颅标准扫描模式时,其空间分辨率约为
A.20mm
B.10mm
C.5mm
D.1mmE.0.01mm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头颅CT扫描知识。
目前,CT机在头颅标准扫描模式时,其空间分辨率约为1mm以内,在高分辨率扫描模式时,分辨率可达0.25mm。
故选D。
29.鼻骨侧位摄影时与胶片垂直的是
A.听眦线
B.听口线
C.听鼻线
D.听眶线E.瞳间线
正确答案: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鼻骨侧位摄影方面知识。
鼻骨侧位摄影时,头颅侧面各标志线均不可能与胶片垂直。
与胶片垂直的应是瞳间线。
故选E。
30.观察蝶鞍时最佳CT扫描方式选择是
A.冠状扫描
B.矢状扫描
C.横断+矢状
D.横断扫描E.横断扫描多方位重建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蝶鞍CT扫描方面知识。
蝶鞍、垂体病变常规做冠状位薄层扫描,可用颅脑颏顶位或顶颏位,先摄取头颅侧位定位像,扫描层面尽可能与鞍背平行或与鞍底垂直,层厚和重建间距视蝶鞍大小选择2~3mm,扫描范围包括整个鞍区。
故选A。
31.DSA检查的禁忌证不包括
A.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
B.高热、急性感染及穿刺部位感染
C.女性月经期及妊娠3个月以内者
D.肺炎治疗后E.严重的动脉血管硬化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DSA检查禁忌证方面知识。
DSA检查的禁忌证包括:碘过敏;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有明显出血倾向;
严重的动脉血管硬化;高热、急性感染及穿刺部位感染;恶性甲状腺功能亢进、骨髓瘤;女性月经期及妊娠3个月以内者。
故选D。
32.胸椎压缩骨折摄影体位选择,正确的是
A.脊柱正、侧位
B.胸椎正、侧位
C.颈胸段正、侧位
D.脊柱正位E.腰骶部正位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胸椎摄影方面知识。
胸椎正位观察胸椎正位影像,了解胸椎形态、关节间隙,胸椎侧位观察排列曲度、骨质改变;胸椎压缩骨折应选择胸椎正、侧位摄影体位。
故选B。
33.下列造影是不用任何导管,将对比剂直接注入检查部位的造影是
A.静脉肾孟造影
B.逆行肾孟造影
C.膀胱造影
D.男性尿道造影E.肾动脉造影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比剂的引入途径方面知识。
对比剂的引入途径有直接引入和间接引入两类;直接引入是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体表穿刺或病理通道等途径;间接引入法是将对比剂通过口服或静脉、动脉给药,经过吸收,利用某些器官的排泄功能,使对比剂有选择地聚集到需要显示的部位而形成对比;男性尿道造影是通过尿道外口直接注入造影剂进行检查。
故选D。
34.关于CT噪声和信噪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噪声包括扫描噪声和组织噪声
B.X线光子量不足时组织噪声尤其明显
C.组织噪声是各种组织平均CT值差异所造成
D.噪声使CT密度分辨力下降E.信噪比是组织CT值与噪声的比值,客观评价图像的指标之一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噪声与信噪比方面知识。
噪声表现为均匀物体影像中各像素的CT值参差不齐,图像呈颗粒状,使密度分辨力下降,包括扫描噪声和组织噪声;扫描噪声是因为探测器接受的X线光子量存在统计学上的随机波动造成的,当X线光子量不足时尤其明显;组织噪声是有各种组织平均CT值差异所造成,即同一组织的CT值常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而不同组织亦可具有同一CT 值;信噪比是组织CT值与噪声的比值,客观评价图像的指标之一。
故选B。
35.肋骨斜位摄影,目的是观察
A.腋中线,肋骨上斜部骨质情况
B.腋中线,肋骨直线部骨质情况
C.腋中线,肋骨弯曲部骨质情况
D.腋前线,肋骨弯曲部骨质情况E.腋后线,肋骨弯曲部骨质情况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肋骨斜位摄影方面知识。
肋骨斜位摄影主要观察腋中线区肋骨弯曲部的骨质情况;肋骨斜位可使肋骨弯曲部靠近胶片,前后斜位肋骨后部展平,肋骨颈部显示清晰。
后前斜位肋骨前端与肋软骨相接部,因避开心脏,对比度较大,可清晰显示。
故选C。
36.中心线倾斜30°~35°的摄影体位是
A.视神经孔轴位
B.汤氏位
C.头颅正位
D.颅底颌顶位E.颈静脉孔颏枕位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汤氏位方面知识。
汤氏位是指向足侧斜30°,对准眉间上方约10cm,经枕骨大孔射入胶片。
故选B。
37.下面组合,不正确的是
A.视神经孔—Rhees
B.岩骨半轴位—Towne
C.瓦氏位—Waters
D.柯氏位—Cald wellE.许氏位—Stenever
正确答案: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摄影体位方面知识。
许氏位?Schuller 25°侧位,其余四项描述正确。
故选E。
38.患者进行CT检查时,自行准备工作的主要依据是
A.检查申请单
B.患者自己理解执行
C.口头解释说明
D.药物说明书E.检查须知预约单说明
正确答案: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CT检查患者准备方面知识。
CT检查前,患者应配合医生熟悉检查须知预约单上的各项说明及注意事项,做到不慌不忙,如果遇到疑问第一时间向医生阐明,部分需要准备自己配合的检查应提前训练;而检查申请单是由医生准备的,疑问的地方需要向医生说明情况。
故选E。
39.对胸部纵隔淋巴结检出率最高的是
A.胸部CT扫描
B.胸部正位片
C.大气管体层摄影
D.胸部透视E.胸部侧位片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胸部CT扫描方面知识。
胸部CT扫描能准确地显示纵隔内病变的性质、大小及范围,可发现有无淋巴结的肿大,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而胸部正、侧位片及透视对纵隔显示不佳,只能提示纵隔是否增宽,气管体层摄影由于射线低,对比度低,纵隔显影模糊。
故选A。
40.表示肝脏排泄对比剂能力的指标是
A.血中胆红素的含量
B.尿胆原的含量
C.尿内胆红素的含量
D.粪便内胆红素的含量E.粪胆原的含量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比剂方面知识。
因为题目中尿及粪便中的胆红素及胆原的含量是经过肾脏排泄对比剂能力的指标;而只有血中胆红素的含量是表示肝脏排泄对比剂能力的指标。
故选A。
41.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症)患儿摄影应取
A.单侧腕关节侧位
B.双侧腕关节正位
C.双侧腕关节斜位
D.双侧腕关节侧位E.单侧腕关节正位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佝偻病摄影选择方面知识。
佝偻病在婴儿期较为常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一般该种患儿行双侧腕关节正位片,查看干骺端是否增宽、是否有临时钙化、骨骺软骨是否加宽等。
故选B。
42.下列不属于3D?PC?MRA优点的是
A.仅血流呈高信号,背景抑制优于3D?TOF
B.空间分辨率高
C.成像容积内信号均匀一致
D.对高流速敏感,可显示动脉E.能定量和定性分析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3D?PC?MRA方面知识。
3D?PC?MRA的优点有:仅血流呈高信号,背景抑制优于3D?TOF;空间分辨率高;成像容积内信号均匀一致;对很宽的流速敏感,可显示动脉与静脉;能定量和定性分析。
故选D。
43.对于眼部MRI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相关准备闭双眼,眼球不动
B.线圈头部正交线圈、环形表面线圈、眼眶专用线圈
C.眼部常规平扫序列为:横轴位SE(TSE) ?FS?T1WI,横轴位T2WI?FS,横轴位TIR?T1WI
D.沿着视神经的斜矢状位T2WI?FSE.T2WI一般不用脂肪抑制序列以衬托病变
正确答案: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眼部MRI技术方面知识。
因为眼眶内脂肪丰富,T2WI 像上病变多为高信号,病变容易被脂肪所掩盖,因此T2WI要加脂肪抑制技术,用以抑制高信号的脂肪;T1WI一般不加脂肪抑制技术,因为大多数眶内占位性病变为长T1(低信号),有脂肪的衬托有利于对病变的自然显示及观察;其余四个选项描述正确。
故选E。
44.碘过敏试验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摄影试验
B.口服试验
C.皮内试验
D.静脉注射试验E.眼结膜试验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碘过敏试验方面知识。
碘过敏试验方法包括口服试验、皮内试验、静脉注射试验、眼结膜试验及舌下试验,不包括摄影试验。
故选A。
45.在内耳CT扫描时,常选用
A.软组织算法
B.傅里叶图像重建算法
C.高分辨率算法
D.标准算法E.低通滤过加权算法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耳部CT扫描方面知识。
耳部因为结构精细,通常采用CT高分辨率扫描,运用骨算法进行计算,常用于耳部某些疾病的诊断。
故选C。
46.升主动脉唯一分支是
A.冠状动脉
B.胸廓内动脉
C.支气管动脉
D.锁骨下动脉E.颈总动脉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血管解剖起源方面知识。
冠状动脉是升主动脉唯一分支;胸廓内动脉又称内乳动脉,在锁骨下动脉第一段椎动脉起始处的向对侧发出,向
下入胸腔;支气管动脉一般直接起自胸主动脉或主动脉弓;锁骨下动脉及颈总动脉起自主动脉弓。
故选A。
47.颈椎右前斜位摄影,应观察
A.右侧椎间孔
B.右侧横突孔
C.左侧横突孔
D.左侧椎间孔E.椎孔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颈椎斜位摄影方面知识。
颈椎左前斜位摄影能看到左侧椎间孔是否有狭窄,颈椎右前斜位摄影能看到右侧椎间孔是否有狭窄。
故选A。
48.为观察舟状骨,摄片体位是
A.腕关节后前位
B.腕关节侧位
C.腕关节尺侧偏展位
D.腕关节斜位E.手后前位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腕关节摄影体位方面知识。
手正位摄片中,舟状骨呈现为半轴位,腕关节尺侧偏展位为舟状骨的专用位置。
故选C。
49.眼球异物定位眼眶正位平片检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用柯氏位
B.听眶线与台面成67°
C.鼻根下5cm处对应胶片中心
D.观察眼眶内有无不透过性异物E.中心线经检查侧眼眶中心垂直摄入胶片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眼眶摄影方面知识。
眼眶摄影时采用柯氏位,颌骨颏部置于台面上头稍后仰,听眶线与床面呈67°,中心线经鼻根下1cm处垂直射入探测器可以观察眼眶内是否有不透过性异物。
故选C。
50.髋关节前后位摄影时,应使足尖
A.稍内收
B.稍外展
C.稍内旋
D.稍外旋E.垂直向上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髋关节前后位摄影方面知识。
髋关节前后位摄影时应使双下肢伸直并内旋,两坶趾接触,足跟分开。
故选C。
51.MRI检查前准备不包括
A.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
B.婴幼儿、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应给适量的镇静剂
C.有心理障碍者应用麻醉药物
D.给患者讲述检查过程,消除恐惧心理E.确认患者没有禁忌证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MRI检查方面知识。
MRI检查前准备包括: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确认患者没有禁忌证;进入扫描室前嘱患者及陪同家属除去随身携带的任何金属物品并妥善保管,严禁将其带入检查室;给患者讲述检查过程,消除恐惧心理,争取检查时的合作;婴幼儿、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应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由麻醉师用药并陪同),提高检查成功率;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由临床医师陪同观察,所有抢救器械、药品必须齐备在扫描室外就近。
故选C。
52.关于心脏大血管MRA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常采用CE?MRA
B.采用超短TR/超短TE的三维梯度回波序列
C.适应证为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等
D.扫描技术一般取矢状面戍像E.线圈:用体线圈或体部相控阵体部线圈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心脏大血管MRA检查方面知识。
心脏大血管MRA检查通常采用心电门控或外周门控及呼吸门控技术,以短轴位采集从心底即二尖瓣口至心尖、等层厚等间距成像,其余选项描述正确。
故选D。
53.建立自动冲洗机质量控制标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取用量最大的胶片作为管理专用片
B.冲洗机药液温度调整到标准要求值
C.用21级铝梯或冲洗控制感光仪曝光
D.中间密度灰阶不超过密度1.20E.取密度平均值最接近2.50为高密度灰阶
正确答案: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动冲洗机方面知识。
自动冲洗机灰阶应设置为密度平均值最接近2.20为高密度灰阶。
故选E。
54.诊断肺动?静脉瘘,DSA检查时,将导管插入
A.右头臂动脉
B.主动脉弓
C.肺动脉
D.支气管动脉E.肺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