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笔记重点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笔记重点大全
综合题
1、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图。

(1)甲洋流是____半球,____流(填洋流性质),丙洋流是____半球,流向是____(填方向)
(2)丙洋流对沿岸地区有什么影响?
(3)图中甲乙丙三个海域中,大型渔场往往出现在____处,原因是____?
(4)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____和____。

答案:(1) 北暖北自东北流向西南
(2)降温减湿;能使得所经过的海区盐度降低;有时会形成雾;影响航行速度;把浮冰带入航线。

(3) 乙地寒暖流交汇,海水发生扰动,营养物质丰富,有利于渔场形成
(4) 扩大了石油污染的范围加快净化速度
解析:
本题以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图为材料,涉及等温线的判读、洋流的性质及影响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
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能力的学科素养。

(1)
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的方向是一致的,据此可知,甲洋流由水温较高处流向水温较低处,为暖流;丙
洋流由水温较低处流向水温较高处,为寒流。

整体来看,图中海水越往北水温越低,可知,甲丙都在北半球。

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所以甲洋流自西南向东北方向流,丙洋流自东北向西南方向流。

(2)
丙洋流为寒流,寒流使流经海域水温降低,蒸发减慢,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也可以使途经海域
盐度降低;寒流使流经海域海水温度降低,水汽遇到冷的洋面后容易凝结,形成海雾,不利于轮船航行;图
中信息显示丙洋流为寒流且所处纬度较高,可能把浮冰带入航线,威胁航海安全。

(3)
图中甲洋流为暖流、丙洋流为寒流,因此在甲、丙之间的乙地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寒暖流在水温、密度等方
面都存在差异,当寒暖流交汇时,由于他们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需要通过混合来达到均匀,密度大的冷水
下沉,密度小的暖水上升,使海水发生垂直搅动,把海洋深处的营养盐类带到海面,有利于浮游生物的滋长,为鱼类提供在丰富的饵料,从而吸引大批鱼群到来,有利于渔场形成。

(4)
洋流会将污染物带至周边水域,因此会使污染物扩散到其它海区,扩大污染范围,但是也会使污染区海水净
化速度加快。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绵城市指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
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为响应“建设节水型社会”号召,我国南方城市某学校进行了“海绵校园”改造工程。

(1)随着“海绵校园”的建成,水循环环节中得到显著增强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结合今年河南郑州暴雨造成城市内涝情况,给郑州市某中学出谋划策:从《海绵校园示意图》中选择一项适合郑州市中学校园建设“海绵校园”的措施,并从水循环角度说明它的作用。

(3)一般降水时间________(填“长”或“短”),地面坡度________(填“大”或“小”),植被覆盖率________(填“高”或“低”),能够使城区的下渗环节的水量增大。

(4)简述建设海绵城市的积极意义。

答案:(1) 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2)①修建地下蓄水池:利用洼地存蓄雨水,滞留地表径流。

②铺设透水砖:利于雨水和地表水下渗。

③增加绿地面积:滞留地表径流增加蒸发。

④利用蓄水修建喷泉:增加空气湿度,促进水循环。

(3) 长小高
(4)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效率,减少城市内涝;调节水循环,优化水体空间分布;利于合理规划城市;增加植被覆盖率,美化环境;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

解析:
本题以“海绵城市”为切入点,考查水循环相关知识,海绵城市的积极意义。

(1)
由材料中“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可知,随
着“海绵校园”的建成,水循环环节中蒸发量增大,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因此得到显著
增强的有蒸发、下渗、地下径流等。

(2)
由图可知,学校建设“海绵校园”的措施有四种:修建地下蓄水池可以利用洼地存蓄雨水,滞留地表径流;铺
设透水砖有利于雨水和地表水下渗;增加绿地面积能够使滞留地表径流增加蒸发;利用蓄水修建喷泉可以增
加空气湿度,促进水循环。

(3)
下渗环节受众多要素影响,降水时间长,下渗持续量多;地面坡度小,水分存留在地表时间久,下渗量大,
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下渗较多。

(4)
本题考查海绵城市的意义。

由材料中“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
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可知,建设海绵城市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效率,减少城市内涝。

同时可以调节水循环,优化水体空间分布,还利于合理规划城市,增加植被覆盖率,美化环境,增加空气湿度,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

小提示:
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1)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水汽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2)陆地内循环:植物蒸腾;水汽蒸发;降水。

(3)海上内循环:水汽蒸发;降水。

2.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
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其建设能有效缓解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各种水问题,有效改善
城市热岛效应等生态问题,创造具备生态和景观等功能的公共空间,是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
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的有力手段。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坎儿井是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统,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坎儿井水流一年四季长流
不断,是滋养绿洲的生命(下图)。

春夏季节天山山峰有大量积雪融水和雨水流出山谷,水分下渗形成地下水,经地下暗渠流出地面后,就成了明渠,人们在一定地点修建了具有蓄水和调节水作用的蓄水池(涝坝)。

灌溉水温较低影响作物根系对土壤水分和矿物营养元素的吸收,以至于影响农作物茎叶、枝节的正常生长。

近年来,吐鲁番的坎儿井呈衰减趋势,随着吐鲁番地区的经济发展,机井得以广泛使用。

机井是利用动力机
械驱动水泵的水井,可汲取更深的地下水,且机并修建成本较低。

(1)指出传统坎儿井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与坎儿井相比,说明机井的突出优势。

答案:(1)坎儿井的径流量无法得到控制,非灌溉季节除生活用水外,水资源浪费严重。

灌溉季节,春夏季节
农作物生长期,需水量大,不能增加出水量,水资源供应不足,导致不能高效利用水资源。

(2)机井工程量小,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维修费用低;机井深度大,出水量充足且稳定,灌溉面积较大。

解析:
本题以我国新疆坎儿井为背景材料,考查坎儿井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与坎儿井相比,说明机
井的突出优势。

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
材料中提到坎儿井水流一年四季长流不断,是滋养绿洲的生命,说明存在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水量的季节
变化大,在农业灌溉需水量大的季节,又存在着供需矛盾,不能高效利用水资源。

(2)
材料中提到机井是利用动力机械驱动水泵的水井,可汲取更深的地下水,且机井修建成本较低,说明机井供水稳定,可随用水的变化决定抽水的多少,没有季节变化,可灌溉面积更大,而且建设成本低,施工工程量小,难度较小。

小提示:
4、下图为世界某区域1月份0℃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中1月份0℃等温线在B处发生较大弯曲的原因,并指出随着全球变暖,极地冰川融化,该等温线的弯曲程度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分析A半岛西海岸冬季多雾的自然原因。

答案:(1)北大西洋暖流增温作用;向北弯曲程度减小。

(2)受来自海洋的(西风) 暖湿气流影响,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水汽充足,冬季陆地温度较低,水汽易凝结成雾。

解析:
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断以及海雾形成的原因。

(1)B处发生较大弯曲的原因是北大西洋暖流增温作用;冰川融化后,冷海水向南流,使半岛附近海域温度降低,使0°等温线向北弯曲程度减弱。

(2)A半岛沿海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水汽非常充足,受西风带影响,从海洋上带了暖湿气流,到达陆地,冬季陆地温度较低,水汽凝结成雾。

小提示:
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洋流如寒流表面时被冷却饱和而凝结形成,因它能反射各种波长的光,故
常呈乳白色;海雾形成必须的三个条件:一是水汽要凝结,空气达到过饱和,二、而凝结又需要凝结核,如盐粒或尘埃等,否则水汽凝结是非常困难的;三必须悬浮在近海面层中,使水平能见度低,所以当海区出现逆温现象时也就易出现海雾。

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博斯腾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淡水湖,除洪水期黄水沟有部分来水外,其主要水源为开都河。

开都河属于冰川融水、积雪融水和雨水混合补给型河流。

近些年来博斯腾湖水污染较为严重,为了有效改善博斯腾湖水质,并逐步修复黄水沟生态环境,自2018年开始由开都河向黄水沟梯次输水,形成黄水沟水流入湖和孔雀河流出的良性循环(如下图所示)。

(1)结合材料,指出影响开都河洪水水量大小的因素。

(2)结合图示,请分析输水工程实施前后博斯腾湖的水质差异的原因?
(3)请说明输水对黄水沟生态修复的影响过程。

答案:(1)冬季山区积雪量;春季气温的回升速度;;夏季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夏季高温天气的持续时间。

(2)输水后,博斯腾湖水质变好。

原因是:输水前博斯腾湖主要的水源为开都河,开都河入湖水量大,且入湖口与博斯腾湖出水口距离近,河水受湖水顶托,不能深入湖内;输水工程建设后,黄水沟入湖口距离湖泊出水口远,河水入湖后带动湖水形成大循环,对水质改善作用明显。

(3)由于黄水沟存在枯水期严重断流的情况,输水可以加快黄水沟河水更新速度,有利减轻流域的污染;同时可以极大地改善流域的缺水状况,有利于流域的生态修复。

解析:
本题考查了流量影响因素、水质、输水工程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开都河位于内陆地区,补给方式主要是冰川融水、积雪融水和雨水混合补给,因此冬季的积雪量会直接影响来年的融水量;春季气温回升快,积雪融化速度快,洪水水量大;夏季降水量大洪水量也会大;夏季气温高低会影响高山冰川融水的量,夏季气温高、持续时间长,洪水水量大。

(2)输水之前湖泊主要补给河流是开都河,开都河距离湖泊出水口近以及受到湖水顶托作用影响,河水无法深入湖泊进行水体循环更新,导致大部分湖水水质较差;输水工程实施实施后,大量河水从黄水沟注入,离湖泊出水口远,可形成黄水沟水流入湖和孔雀河流出的良性循环,明显改善水质。

(3)输水工程增加黄水沟流量,提高更新速度,减轻污染;还可以增加该地区水量,改善缺水状况,有利于动植物生长,恢复生态。

小提示:
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河流补给。

取决于气候与降水量的多少;2、地形。

平原与盆地的河流流量是不同的;3、流域面积大小。

流域面积大小不用,河流流量也不相同;4、支流多少。

一定程度上,支流多的河流流量多余支流少的河流流量;5、蒸发量的大小。

河流蒸发越多,河流流量越少,反之,则越多;6、植被覆盖程度。

在土壤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植被覆盖率越高,河流流量越多,反之,则越少。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萨雷兹湖位于塔吉克斯坦东部的帕米尔高原,为世界上最深的堰塞湖,1911年帕米尔地区发生里氏7.7级地震,山体堵塞河道形成了天然的乌索伊堰塞坝。

当前萨雷兹湖水最大水深已达505m,与坝顶相差不足百米,给下游以及周边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一度被列为全球十大潜在自然灾害中的第八位。

材料二图1是世界部分区域图,图2是萨雷兹湖水域面积变化图。

(1)简述萨雷兹湖成为世界上最深堰塞湖的原因?
(2)萨雷兹湖直接补给类型主要是_____。

根据萨雷兹湖水域面积变化推测水位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简述减小萨雷兹湖对下游潜在威胁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山高谷深,地震诱发滑坡,滑坡体堵塞河道积水成湖。

(2)河流水(高山冰雪融水)特点:呈波动上升趋势,振幅有所减小。

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补给增加。

(3)及时进行监测和预警;开挖溢洪道;对堰塞体进行防渗、加固处理。

解析:
本题考查堰塞湖湖水深的原因,考查湖水的补给和应对威胁的措施,考查对地理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能力。

(1)由图可知,该湖所在的地方,山高谷深,1911年的大地震诱发山体滑坡,滑坡体堵塞河道积水成湖。

(2)由图可知,湖泊上游有河流注入,河流水(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是其水源的主要补给。

特点:由图可知,水域面积呈波动上升趋势,故可知水位也呈波动上升,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补给增加,水位呈上升趋势。

(3)萨雷兹湖湖堤随时有出现决口的可能,萨雷兹湖一旦出现问题,受害的不仅是塔吉克斯坦,还有下游沿岸的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共600多万人口,这将是一场国际生态大灾难。

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进行监测和预警,发现险情,迅速处置;开挖溢洪道,降低湖水水位,减轻对湖堤压力,避免出现溃堤;利用仪器对湖泊进行检查,对堰塞体进行防渗、加固处理。

小提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