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三棵树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苦楝树--幼小无依 • 枇杷树--含蓄深沉 • 石榴树--热烈奔放 • 讲述'鸟儿、孩子'。作者在对果树的描写中还提到
了孩子和鸟儿,作者驱赶鸟和孩子,果树却迎接它 们的到来,没有怨言、执着的付出,无边无际的 奉献。
• 那么两相对比的话,我们在果树的身上可以看到一 种什么精神? (提示:对人平等无私奉献的精神)
• 4、 在作者的一生中,这是他拥有的三棵树,但 是应该说在其余大部分的时间里,他没有得到树, 那么关于树的其他的情节,请你概括一下――― 思树、种树、丧树、得树、失树
情感把握
• 在不同的阶段,作者在对待树的得与失中 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就请同学从文 章中找语句,来谈一下作者的情感脉络。
• 怅惘---无奈自责---悲伤、隐痛与缺憾---快 乐与欣喜---哀伤与缅怀
教学目标:
• 1、 理解'树'在文章中的象征意义; • 2、 理解认识树与人相互依存的关系; • 3、 体会并感受作者内心对生命的感悟与倾
诉。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三棵树在文章中究竟指什么? 一趟长途列车的终点站名、“我”生命中遇到的三棵树。 2、三棵树是指哪三棵树?
苦楝树苗、石榴树、枇杷树 3、这三棵树有什么特点呢? 结合文中语句分析。
主旨理解
• 作者在文章中多次询问:“我的树在哪 里”,请思考为什么作者一直在寻找树呢? 结合作者的情感脉络来分析,没有树会对 “我”有怎样的影响?
•没有树让作者怅惘、觉得缺憾,有了树让他觉得' 弥合了我与整个世界的裂痕',关于果树的描写也 是本文最为欢快的章节。这说明他觉得没有树的人 生是不完整的,作者渴望完整,因此不断寻找,也 因此作者在文中说“我生命中应该有三棵树的”, 只有这样才有完整的生命形态。
最早在作者的想象中的树是很高很挺拔的挺立在原野 上的,有着绿色的冠盖和褐色的树干。但是这只是作 者的想象,在现实中作者多次提到“我”没有树,这 让“我”怅惘,成了“我”的隐痛,成年后我见过了 很多树,但是那都不是我的树,这不由的将读者的思 绪引向一个悬念:那么作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树到底在哪里呢?在迁 居新居之后,“我”得到了“我”一生得到的最重要 的礼物――两棵树。在作者欢快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想 象其实无论石榴枇杷,还是其他,都是不重要的,重 要的是树,枝繁叶茂的树。树的存在,让我知道我是 个幸运的人。
三棵树
便在脑海中幻想着自己亲手 制作小木雕的场景,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它们变成现实。 幻想着自己成了能工巧匠,一块木头不一会儿就被做成了一只栩栩如生, 非常可爱的小狗。忽然感觉自己就 好像是"神笔马良"一样,也拥有一把神奇的 雕刻笔,相信任何木头都能让它变得形态逼真,活灵活现的。 我将去年暑假收集的雪糕棍全部找了出来,用铅笔和直尺开始了绘图,我 想要做一把 小木剑:用直尺量出了木条宽的中点,又在两边找到了两个合适的 点,平移做成了一个长方条,和刚才的点连接后,剑的大致轮廓就做出来了, 剑柄也在十分钟后完工。 这一切都进行的顺顺 利利,我便开始了雕刻,每一步我都小心翼翼的,可 我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因为木条的木纹是倾斜的,所以正当我雕刻时,一不 小心就顺着木纹切了下去,把木条切断了,这一个小小的失误 使得我前功尽弃, 还险些伤到了我的手指。 我有些退缩了,毕竟以前曾两次被小刀割伤过,但想到那些雕刻大师,他 们从小就开始练习,经过多少次伤痛才能拥有今天的成果,累累伤痕见证 着他 们的辛苦付出,也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和他们相比,我的这些困难又算得了什 么。 想到这里我又重新鼓起勇气,拿起铅笔从头开始,计算、绘图、修改…… 开始雕刻时,我深吸一口气, 静下心来仔细的雕刻着,顺着铅笔的痕迹, 一点一点的雕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