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练习第0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琼脂片
生长素
产生部位
作用部位
微量有机物
吲哚乙酸
叶
极性运输 上端
种子
下端
主动运输
韧皮部
生长旺盛
抑制生长 促进生长 生长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促进发芽 疏花疏果
落花落果
浓度高
对茎生长起 促进作用
浓度高 对根生长起 抑制作用
它被水平搭载在“神七”的暗箱中, 培养一段时间后,会如何生长呢?
未成熟的种子
细胞分裂
脱落
植物的激素调节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和 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Ⅰ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 .向性运动 单一方向 (1)概念:植物体受 的外 定向 界刺激而引起的 运动。 (2)原因:生长素的调节作用。 (3)举例:茎、叶的向光性,根的 向地性,茎和花柄的负向地性。 (4)意义:向性运动是植物对外界
果实成熟
人工
乙烯利 赤霉素
赤霉素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三必修3生物教案

植物的激素调节考点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及运输1.植物的向光性:(1)原因分析:2.明辨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1)极性运输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是一种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ATP,与细胞呼吸强度有关。
(2)横向运输发生在根尖、茎尖等生长素产生部位。
这些部位在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单侧光、重力和离心力等)时会发生横向运输。
(3)失重状态下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芽中生长素分布是均匀的,植物会水平生长。
3.不同情况下胚芽鞘的生长方向:实验胚芽鞘的生长方向暗盒开孔类云母片插入类切割移植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左弯曲生长;③④:a=b+c,b>c(a、b、c为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⑤向右弯曲生长锡箔纸遮盖类匀速旋转类幼苗横置类生长素浓度:a<b,c<d幼苗移到太空后,其向光性仍保留,但失去了根的向重力性和茎的负向重失重类力性【高考警示】有关生长素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2)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面一段。
(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4)单侧光的作用——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5)弯曲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6)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促进细胞伸长。
(7)生长素的产生是否需要光——不需要。
(8)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典例】(2019·江苏高考)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背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D.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解析】选C。
单侧光可以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含量多,引起弯曲生长。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生长快,为背光侧,IAA含量高于向光侧与对照组,A项错误;对照组燕麦胚芽鞘有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正常生长,但没有单侧光照射,所以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B项错误;产生生长素和感光部位都在尖端,所以去除尖端,胚芽鞘不生长,C项正确;生长素先在尖端进行横向运输,再向下进行极性运输,D项错误。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单元复习)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单元复习)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单元知识网络】【单元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解析】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为扩散,而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过程是与光照无关的主动运输,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并积累,从而导致了顶端优势现象。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多种激素综合调节。
【答案】B2、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A具有最大值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减小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解析】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促进作用最强,A的角度值最小。
【答案】A3、(2011·唐山模拟)下图是豌豆的去顶实验,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豌豆茎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生长素显著影响赤霉素的生物合成C.生长素不能促进赤霉素的合成D.植株内生长素下降的同时,赤霉素也大幅度下降【解析】通过三组赤霉素水平的比较可以看出,生长素能促进赤霉素的合成。
【答案】C4、(2011·广东佛山)某同学探索向光性时,改变放置在胚芽鞘切面一侧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测定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结果如下表。
表格数据说明( )琼脂中生长素浓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度(mg/L)胚芽鞘弯曲角度0 3 7 12 15 18 15 10(°)B.胚芽鞘弯曲的程度只与生长素有关,与其他激素无关C.琼脂中生长素浓度为0.35 mg/L时,仍能促进胚芽鞘生长D.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0.25 mg/L左右【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生长素浓度越高,胚芽鞘弯曲角度越大,当超过0.25 mg/L后,出现下降趋势,所以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应在0.25 mg/L左右。
生物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2节

编辑ppt
7
实验四:验证尖端能产生生长素
实验设计:把燕麦胚芽鞘的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块上培
养一段时间后做以下实验:
A组:在无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上放置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
的琼脂块。
B组:在无尖端的胚芽鞘切面正中放置接触过胚芽鞘尖端
的琼脂块。
C组:在无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放置接触过胚芽鞘尖端
的琼脂块。
D组:在B组的胚芽鞘尖端与琼脂块之间放置不透水的云母
脂片+单侧光→弯曲 递给下部
拜 尔
切去胚芽鞘尖端,移至 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 →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 侧弯曲生长
尖端产生的刺 激在其下部分 布不均匀造成 胚芽鞘弯曲生 长
分析
与达尔文实验 中的①、②组 形成相互对照
自变量为尖端 放置的位置
编辑ppt
12
科
学
实验过程
家
结论
某种刺激的确
①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 是化学物质,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编辑ppt
1
考纲内容及能力要求
考向定位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1.探究胚芽鞘尖端的生理作
Ⅱ
用及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2.其他植物激素 Ⅰ
2.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3.植物激素的应用 Ⅱ 及其实践应用
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 3.探究生长素对生物器官作
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Ⅱ
用的最适浓度
(5)分布: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相对集中地分布在 __生__长_旺__盛___的部分。
编辑ppt
10
归纳整合
一、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实验分析
科
学
实验过程
家
结论
①胚芽鞘+单侧光→向光 单侧光照射
高三生物 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3(上)):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Word版含解析

重点列表:重点详解:重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要点解读】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实验①实验过程:②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照射产生某种“影响”并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2)鲍森•詹森实验①实验过程:②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实验①实验过程:②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温特实验①实验过程:②实验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产生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运输:极性运输(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方向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3)分布部位: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考向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例题】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
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
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该实验证明了()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答案】B重点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要点解读】1.作用特点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2.曲线解读(1)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一器官的生理作用曲线①a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
②a~c段(不含a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③c点——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促进效果最好。
④c~e段(不含e点)——仍为“促进”浓度,只是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⑤e点——对植物生长的效应与a点相同,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高中生物必修三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复习提纲

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调节 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用生长素处理的枝条扦插是不能成活的 、 B、生长素的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 、生长素的浓度越高, C、发育着的种子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是子房发育 、发育着的种子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 成果实的必要条件 D、顶芽产生生长素,所以顶芽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 、顶芽产生生长素, 抑制,此现象称顶端优势。 抑制,此现象称顶端优势。
1. 胚芽鞘中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和生长 胚芽鞘中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素起作用的部位分别在哪里? 素起作用的部位分别在哪里? 2. 请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3. 生长素的本质,产生部位(可由什么氨基酸转化而来)、 生长素的本质,产生部位(可由什么氨基酸转化而来)、 分布部位和运输特点?生长素类似物有哪些? 分布部位和运输特点?生长素类似物有哪些? 4. 生长素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一种什么运输方式?在那些部位 生长素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一种什么运输方式? 可以是非极性运输? 可以是非极性运输? 5. 顶端优势的原因?植物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的原 顶端优势的原因? 因 6. 怎样解释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怎样解释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7. 影响生长素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8.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有哪些?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有哪些? 9. 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乙烯的合成部位和主要作 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用 10.什么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何特点? 什么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什么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有何特点?
方法步骤: 方法步骤: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合成的(内生性),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可移动性),对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微量高效性),统称为植物激素。
一、生长素的发现:达尔文实验:证明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在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鲍森.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到下部。
拜耳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不均匀造成的温特实验: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郭葛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过鉴定,知道它叫吲哚乙酸(生长素)注意:1、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有无光都产生),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能够横向运输的也是胚芽鞘尖端;2、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5、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
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1 产生:主要在幼芽、嫩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成熟叶片、根尖等处产生量极少。
2 分布:各器官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3 运输(1)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
(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
(3)横向运输:在单侧光的作用下,生长素在尖端可以横向运输即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生长素在尖端既进行极性运输,又进行横向运输;而尖端以下只进行极性运输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两重性:1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过高甚至杀死植物;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高三一轮 必修3】3-1、3-2、3-3 植物的激素调节

【变式训练】(2014·江苏卷)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 (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图所 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 ___①_____(填序号);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 ABA在茎尖的运输___不__是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若先 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茎尖切段,再重 复上述实验,结果琼脂块①和②中放射性强度相近,该抑制剂的作 用机理可能是___抑__制__剂__与__运__输__I_A_A_的__载__体__结__合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甲、乙中幼苗都向上弯曲生长,只是乙向上弯曲程度 大,说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单侧光。 ②若甲中幼苗向下弯曲生长,乙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说 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重力。
【典例】(2014·大纲卷)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 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 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 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
_,弯曲部 快,因而出
①和④为 对_照_组, ②和③为 _实_验组, ①②组中 的自变量 是有_无_尖_端 _,③④ 组中的自
位在_尖_端_下 _面_的_一段_
现向光性弯 曲
变量为感_光 _部位_的_差_异
詹 森 实 验
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_影响 _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
给下部
与达尔文实 验中的①② 形成相互对 照
【知识梳理】生长素系列实验及植物弯曲生长的原因分析
一.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实验分析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3植物的激素调节 新人教版必修3

以上事实充分说明,生长素是果实正常发育所必需的,自然情况 下,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是由发育着的种子合成提供的。
(2)单性结实与无子果实 自然情况下,果实一般是在两性结合的基础上发育而成的。如果 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没有发生受精现象,此时由子房发育成 果实的过程叫单性结实。部分无子果实是单性结实的结果。 无子番茄:在花蕾期去雄,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 未受粉的番茄花蕾而获得,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使其发 育成果实。 香蕉:香蕉是三倍体,由于染色体数目方面的原因,香蕉不能形 成正常的精子和卵细胞,因而不能受精发育成种子。子房能产生一定 的生长素并自我刺激,发育成无子果实。 无子西瓜: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通过多倍体育种方法育成。 其结实需要用正常的花粉刺激(产生生长素)。
答案:A
(1)某研究小组围绕生长素和赤霉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得到如图 一所示结果。
根据图一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探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适宜的喷施浓度, 有 必 要 进 行 ________ , 其 目 的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表示赤霉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的调节。 ①图示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______作用,这种作 用很可能是通过降低该过程中________的活性实现的。 ②赤霉素与生长素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________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必修3)
3.1
一、向光性
在________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___________生长的现象。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
实验材料:单侧光;胚芽鞘(课本47页“相关信息”);锡箔(遮光)
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
条件:单侧光下条件:去掉顶尖条件:锡箔罩上尖端条件:罩上尖端下面现象: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_产生某种______,并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_______面比_____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1910年詹森的实验
实验结论:胚芽鞘_______产生的刺激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1914年拜尔的实验
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_____________造成的。
初步证明: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4.1928年温特的实验
首先根据课本分析实验过程
分析:A、B两个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进一步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_____________,1942年,人们确认它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 5.向光性产生的解释
由于生长素____________造成的;_____光照射后,胚芽鞘______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_____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________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另外科学家还发现,植物向光性的原因还与向光侧的_____________物质多于背光一侧有关。
6.植物激素
由植物________产生,能从_________部位运送到________部位,对植物的__________有显著影响的有机物。
植物激素除了生长素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产生
主要合成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原料:_________。
注:成熟的叶片和根尖虽然也产生生长素,但是数量很少。
3.分布
生长素的分布集中在___________的部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处。
3.2
知识点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的作用特性: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既能__________,也能________;既能___________,也能____________;既能______________,也能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生长素生理作用效果的因素
有:、、
(3)生长素调节生长的特点: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浓度过高时甚至杀死植物。
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老细胞则。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分别是:根________芽________茎
__________。
(4)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
顶端优势形成的原理是。
知识点二:生长素类似物及其应用
(1)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如:等。
(2)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①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
②促进结实;
③获得果实;
④促进扦插的枝条。
知识点三:探究实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该探究实验可提出什么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比较简便的是_______法和________法。
(3)在正式实验前做一个预实验有什么好处?这个实验有没有必要做预实验?为什么?
(4)在实验过程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准备设计成什么样的浓度梯度?
探究1:
下图是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所得到的结果:
1.对于根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什么关系?
曲线AB段表示: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生长素对根的促进作用越;
B点表示生长素促进根生长的浓度;
曲线BC表示: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生长素对根的促进作用越;
C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对生长的效应是;
超过C点,生长素对根的作用转为,而且浓度越高,这种作用越。
2.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相同吗?
根最适浓度约是 mol/L;芽最适浓度约是 mol/L;茎最适浓度约是 mol/L。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比较: > >
3. 作用特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出性
既能生长,也能生长;
既能发芽,也能发芽;
既能落花落果,也能花果。
4.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器官和细胞的年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①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生长;浓度过高时会生长,甚至植物。
②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老细胞则比较。
③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比较:根>芽>茎。
探究2: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优先生长抑制侧芽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除?有何应用?顶端优势
①概念:植物的顶芽生长,而侧芽生长受的现象。
②形成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侧芽对生长素浓度又比较,使侧芽的生长受到的缘故。
③解除方法:(应用:果树、棉花等的剪枝、摘心)
④顶端优势现象体现了。
探究3: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
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
分析:
(1)由于作用,B处生长素浓度于A处,茎对生长素敏感性较,B处生长速度于A处,茎向上生长。
(2)由于作用,D处生长素浓度于C处,根对生长素敏感性较,D处生长速度于C处,根向下生长。
3.3
一、其它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一)几种植物激素的合成、分布和生理作用
(二)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多种激素共同调节,如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使其含量,反过来又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2、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含义:的对植物的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优点:容易、广泛、稳定。
3、具体应用:
(1)用催熟。
(2)用溶液处理芦苇可增加纤维长度。
(3)用处理大麦可简化酿酒工艺,降低成本。
4、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1)在农业生产中,要综合考虑药物效果、药物毒性、、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
(2)还要考虑施用时间、、施用方式、和施用次数等问题。
【答案】
3.1
1向光弯曲不生长直立生长向光弯曲单侧尖端物质向光背光
2尖端3分布不均匀4直立生长不生长生长素吲哚乙酸
分布不均匀单侧背光向光
体内产生作用生长发育微量乙烯细胞分裂素脱落酸
1.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
2. 色氨酸
3.极性运输。
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4.非极性运输。
韧皮部。
3.植物体各部位都有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如胚芽鞘,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3.2
(1)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抑制生长,也能促进发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器官的种类不同
(3)促进生长抑制生长敏感迟钝根10的负十次幂芽十的负八次幂茎十的负四次幂(4)顶端优势指植物的主茎顶端生长占优势,同时抑制着它下面邻近的侧芽生长,使侧芽处于休眠状态的现象。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它的发育受到抑制。
知识点二
(1)α-萘乙酸 2,4-D 无子生根
知识点三
(1)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
(2)浸泡法和沾蘸法
(3)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用以免由于设计步骤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4)生长素类似物最适浓度处理的时间植物的材料等
3.3
施用目的药物残留处理部位适宜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