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嘉兴市南湖区中考试适应性练习卷 (一)科学试题卷[下学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南湖区中考试适应性练习卷(一)
科学试题卷(2006.4)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共8页,有4大题,37小题。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答卷共2页。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Ca:40 Cu:64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试卷Ⅰ
请用铅笔将答卷Ⅰ上的准考证号和学科名称所对应的括号或方框内涂黑,然后开始答题。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质易拉罐、铜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A.有机物B.金属或合金C.氧化物D.盐
2.当摘除了一朵花中的下列哪一部分后,这朵花就肯定不会再发育成果实A.雄蕊B.雌蕊C.花瓣D.花药
3.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A.先液化后蒸发B.先升华后蒸发C.先液化后升华D.先凝华后升华
4
5.右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该图描述正确的是
A.①是传出神经
B.②是大脑皮层
C.③是传入神经
D.④是效应器
6.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
A.环境变化的结果
B.生存竞争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D.自然选择的结果
7.呼吸作用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了
A B C D


A .能量
B .水分
C .二氧化碳
D .糖类
8.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描述中,不正确...
的说法是 A .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组成的 B .宇宙还在不断的膨胀
C . 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
D .地球是由物质组成的
9.亲代的遗传物质传给子代是通过
A .生殖细胞
B .受精卵
C .体细胞
D .胚胎
10.2005年5月某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

经调查取证,事故的起因是将亚硝酸钠
(NaNO 2)误作食盐使用。

NaNO 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 .+5
B .+4
C .+3
D .+2
1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错误..
的是 A .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B .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煤气是否泄露
C .涂油漆防锈
D .用干冰灭火
12.下列所示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
13.小丽看书总得把书放得很近,而她外公看报纸时却把报纸放得很远,小丽和外公应分
别戴装有什么镜片的眼镜矫正视力
A .都是凸透镜
B .都是凹透镜
C .凸透镜和凹透镜
D .凹透镜和凸透镜
14.右图是1994年和2004年某城市的一天各个时刻测到的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曲线显示冬天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比夏天高 B .曲线显示了1994年一天中大约8点左右二氧
化硫的含量较高
C .二氧化硫的含量在10年间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加强了燃料的脱硫和控制了二氧化硫的排放
D .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放的尾气,
控制污染的方法是禁止使用汽车
15.类推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类推结果 正确的是
A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 .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所以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就是水
一天的时刻 二 氧
化 硫 含 量 μg /m 3
A B C D CO 2 CO 2 稀盐酸 石灰石 浓硫酸 石蕊试液
C .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是燃烧
D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16.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 .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 .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
C .钠跟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D .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17.一物体以1m/s 的速度在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10N ,若速度增
大到2m/s ,仍在水平桌面匀速运动,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不计空气的阻力)
A .大于10N
B .小于10N
C .等于10N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8.科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

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B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
C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相等
D .50mL 的水和50mL 的酒精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等于100mL
19.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测得重
为5牛,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8牛。

其重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蒸腾作用
B .运输作用
C .呼吸作用
D .光合作用
溶液质
量 镁条质量 盐酸质量分数 氢气体积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D
C B A 弹簧秤
果树枝 油 水
试卷Ⅱ
请将本卷的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卷Ⅱ上。

二、简答题(本题有10小题20空格,每空格3分,共60分)
21.啄木鸟的喙比较尖,可以▲(填“增大”或“减小”)压强,有利于它啄破树皮,找到昆虫。

如图表示啄木鸟在树上捕食昆虫的幼虫,其
中属于生产者的是▲,构成的食物链是▲。

22.把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以探究植物进行光
合作用必需的某种原料。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2)在实验中使用石灰水的目的是▲。

23.自1981年,首例艾滋病在美国发现以来,全球已有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艾滋病的严重威胁。

2002年我国艾滋
病病毒感染者人数已达100万。

艾滋病已成为21世纪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

我国有关法规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不受歧视,他们享有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社会福利。

因此,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与艾滋病人相处,是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那么HIV是这种传染病的▲。

(2)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A.握手B.乳汁C.精液D.血液
(3)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对待艾滋病患者?▲
24.妈妈为东东准备的每天食品为:奶类、豆类、鱼肉类、水果、蔬菜、面食等,这些食品中含有▲等人体所需营养素(要求填写三种),可以保证营养均衡。

25.请读下列等高线图并回答:
(1)相比爬到A处更容易是沿▲。

(选填BA、CA、DA)
(2)地势每升高1000米,气温将降低6℃,若A处的海拔为600米,则AB两处温度相差▲℃。

26.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第21题图)
(第22题图)(第25题图)
(1)来水的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氯化,氯化时,通常通入一定量氯气,它与水反应
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实验室配制AgNO 3溶液时不宜使用自来水,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
式表示) ▲ 。

(2)电解水时,加入少量NaOH 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现将0.1gNaOH 溶解在99.9g 水里,
当溶液中NaOH 的质量分数变为0.2%时,有 ▲ g 水被分解。

(3)在河旁有甲、乙、丙、丁四座工厂(位置如右图所示),每个
工厂排出的废液只含有Na 2CO 3、FeCl 3、NaOH 、HCl 中的一
种。

某环保小组对河水监测时发现:甲处河水呈无色;乙处
河水呈红褐色;丙处河水由浑变清;丁处产生气泡、河水澄
清。

乙处河水中红褐色物质的化学式是 ▲ 。

27.做右图所示的小实验,用手快速拨动风扇叶片,带动转子转动,
这时发现小灯泡发光,微风电扇居然变成了“发电机”!该实验
说明了磁能够产生 ▲ ,在此现象中, ▲ 能转化为电能。

28.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常常需要
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

下表列出的是1~18号元素的部分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
化合价。

请你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16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推测该元素最低负化合价为 ▲ 。

(2)从化合价角度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

请写出其中的一个: ▲ 。

29.某同学根据生物分类检索表对以下动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结果如下表:
他的分类依据是: ▲ 。

甲 乙 丙
丁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第30题3分,第31题9分,第32题9分,第33题
9分,共30分)
30.如图是简单的火警自动报警装置所需的电路元件。

其中,温控开关在温度升高到某值
时自动闭合,常温时自动断开。

要求:当发生火灾时红灯亮、电铃响,发出报警信号;
正常情况下绿灯亮。

请按上述要求,将图中元件连成一个火警报警器电路(a 、b 、c
为三个接线柱)。

31.课堂上同学们利用甲图装置做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时,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于是老
师加了一个U 形管,如乙图,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

请回答: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 。

(2)改用乙装置后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原因可能是: ▲ 。

(3)根据(2)中推测的原因,要使制取的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如何改进装置(用
文字叙述改进装置的名称及位置)。


32.一般情况下,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的速度越快。

为了
探究金属Mg 、Zn 、Fe 与酸反应的快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
计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
①取A 、B 、C 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mL 浓度相同的盐酸溶液,
②分别加入足量的、大小相等的Mg 、Zn 、Fe ,立即把三个相
同的气球分别套在各试管口上。

(第30题图)
甲 乙 带火星 的木条 5%的过氧化氢溶液 5%的过氧化氢溶液 带火星 的木条 水 A B C Mg Zn Fe
实验现象分析:
(1)比较后发现气球膨胀速度最快的是A 试管,表明Mg 、Zn 、Fe 三种金属中 ▲ 最活泼。

(2)实验室一般选用Zn 而不选用Mg 、Fe 制取氢气的主要原因是: ▲ 。

(3)为使探究达到预想目标,比较气球膨胀速度是关键,为此,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
意的关键是: ▲ 。

33.在一次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其中一位同学生提出了“蚕豆发芽需要哪些条
件?”这样一个问题。

对此另外三位同学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假设。

(1)并非所有的假设都必须用实验进行检验,请运用你的生活经验,举出一个例子来否
定上面某一位同学的假设。

▲ 。

(2)请再提出两个蚕豆发芽所需条件的假设。

▲ , ▲ 。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4小题,第34题8分,第35题8分,第36题8分,第37题
6分,共30分)
34.有一种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明显改变,用这种材料制作的电阻称为
热敏电阻。

图甲是某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小马同学用该热敏电阻和电压表
图甲 图乙
设计了一只测量范围为0~100℃的水温表,图乙是这个水温表的原理图,图中的电压表量程为0~3V ;定值电阻R 0的阻值为l00Ω。

当水温达到100℃时,要求电压表的示数达到最大值。

(1)根据图像回答该热敏电阻在100℃时的电阻值为多大? ▲ 。

所用电源电压是多大? ▲ 。

(2)改画的水温表刻度盘上的0℃应该与电压表刻度盘的什么位置对应? ▲
(3)小马同学将电压表的刻度盘改画为指示温度的刻度盘,如果每10℃画一条刻度线,通过计算说明这个刻度盘的刻度是否均匀?
35.水桶内装有体积为1.9×10-2 m 3的饮用水,张力同学为班级的饮水机换水,他拉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100米,然后匀速提起水桶放到1m 高的饮水机上(水桶的质量不计)。

求:
(1)桶中水的质量。

(2)张力同学所做的功。

(g=10N/kg )
36.小强同学在公共场所围墙上看到一则化肥广
告。

(1)回校后,小强通过计算氮的质量分数发现
该广告是虚假广告。

请你写出小强的计算过程和判断的依据。

(2)小强认为此广告会坑害农民,向有关部门反映。

技术监督局对该产品取样分析,发现其氮元素质量分数仅为12.0%,则该产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7.取四株大小且叶数相同的陆生植物嫩枝,在有光照的正常条件下,依下图所示的方法
进行处理(凡士林具有密封作用)。

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整到80g ,其后每隔4h 重新测量各装置的质量,实验结果用下面图线表示。

A B C D 叶片未经处理 叶片下表面涂上凡士林 叶片上下表面涂上凡士林 除去叶片并在切口处涂上凡士林 油 水 80 装
置Ⅰ NH 4HCO 3
含氮量全球最高(19.8%)
(1)曲线Ⅰ代表了哪两组装置的质量变化?▲(填装置编号)
(2)比较分析图线中的数据,对叶片上下表皮气孔相对数量作出推断▲。

(3)假设将A、B、C、D四个装置都放在暗室中,预计它们的质量变化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