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乳腺癌以吡柔比星与盖诺联合化疗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期乳腺癌以吡柔比星与盖诺联合化疗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盖诺(NVB)联合吡柔比星(THP)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毒性。

方法 NVB 25 mg/m2,静脉冲入,第1、8天;THP40 mg/m2,静脉冲入,第2天,21 d为1
个周期。

结果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9例,总有效率60.0%。

主要毒性为较重的
骨髓抑制,其中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占57.5%。

结论 NVB+THP联合治疗转移性乳
腺癌疗效较好,且对以往用过阿霉素复发转移患者也有一定疗效。

心脏毒性轻,不
良反应可以防治。

【关键词】乳腺肿瘤/化学疗法盖诺吡柔比星
联合化疗是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

盖诺(NVB)和吡柔比星(THP)是新一代广谱抗肿瘤药物,对乳腺癌均有较好疗效。

2000年以来我们应用NVB+THP
联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4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本组40例均为女性,年龄28~60岁,中位年龄48岁。

Karnofsky
评分≥70分,预计生存3个月以上。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功细胞学证实为术
后复发、转移,且有客观肿瘤观察指标。

初治17例,复治23例(其中21例接
受过以阿霉素为主的联合治疗)复治病例均停止化疗1个月以上。

软组织转移18例,肺转移12例,胸膜转移5例,肝转移5例,骨转移3例,淋巴结转移6例,脑转移2例。

有1个部位转移16例,2个部位转移15例,3个或以上部位转移9例。

1.2 治疗方法:NVB 25 mg/m2加入生理盐水60ml,静脉冲人,随后用地塞米
松10mg和生理盐水250 ml冲洗静脉,第1、8天;THP 40mg/m2加入5%葡萄
糖50ml,静脉冲人,第2天。

21 d 为1个周期,至少用2个周期评价疗效。

治疗
2个周期12例,4个周期28例。

骨转移应用氯膦酸(骨膦),脑转移配合放疗。

1.3 疗效及毒性反应评价标准:按WHO(1981年)统一标准,疗效分为完全缓
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毒性反应分为0~Ⅳ度。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本组40例患者中CR 5例(12.5%),PR 19例(47.5%),SD13例(32.5%),PD3例(7.5%),总有效率(CR十PR)60.0%,其主要影响因素及疗效见表
1(由于脑转移治疗主要是放疗,化疗的作用尚不肯定,故未列入表1中)。

表1 主要影响因素及疗效
2.2 毒性反应:本组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较重的骨髓抑制,其中Ⅲ、Ⅳ度白细
胞减少占57.5%(23/40),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CSF)皮下注射和对症处理,
都很快恢复正常;6例(15.0%)治疗后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T波改变,
通过降低心脏毒性用药,均恢复正常,其他毒性反应见表2。

表2 NVB+THP的毒性反应发生情况
注:()内为%
3 讨论
治疗晚期乳腺癌常采用以蒽环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

THP是新一代半合成、化学结构与阿霉素(ADM)相近的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抗瘤活性与ADM相当或略高,对肺转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脱发、心脏毒性等明显较ADM轻。

据文献
报道,THP治疗乳腺癌的疗效与ADM、表阿霉素(EPI)相当,对部分耐ADM的肿
瘤患者仍有效[1]。

临床试验表明,THP单药治疗复发性乳腺癌有效率为21%~59%,在转移淋巴结中的浓度高于原发灶,并高于ADM。

NVB是新一代半合成长春碱类化合物,是现有药物中治疗转移或复发性乳腺癌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NVB
单药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初治有效率40%~44%,复治有效率17%~30%,联
合用药有效率40%~70%;疗效不受转移数目和部位影响,也不因曾用过蒽环类
药物而变化[2]。

本组采用NVB+THP治疗转移性乳腺癌40例,总有效率60.0%,与文献报道
相似。

其中初治有效率64.7%,复治56.5%;治疗2个周期有效率41.7%,治疗
4个周期67.9%;1个部位转移有效率62.5%,2个部位转移60.0%,≥3个部位转
移55.6%;软组织转移有效率66.7%,肺转移58.3%,胸膜转移40.0%,肝脏
转移40.0%,骨转移33.3%,淋巴结转移50.0%。

分析影响疗效因素显示,初治高于复治,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2个周
期低于治疗4个周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转移部位增加疗效递减,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部位转移的疗效中,软组织和肺转移疗效较好,有效率为66.7%和58.3%,胸膜、肝脏、骨、淋巴结转移因例数较少,有待进一步观察。

由于ADM存在耐药现象,既往是否用过ADM,也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

本组
中复治者91.3%(21/23)接受过以ADM为主的联合化疗,但疗效未受明显影响,
有效率达56.5%。

本组毒性反应主要为较重的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00%,其中Ⅲ、Ⅳ度占57.5%,经临床处理后均能很快恢复,并接受进一步治疗,无积蓄毒性和
治疗相关性死亡。

6例心电图异常,均为、Ⅰ、Ⅱ度,考虑与蒽环类药物累积剂
量有关,通过降低心脏毒性用药,均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NVB+THP联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较好,且对以往用过阿霉素
复发转移患者也有一定疗效,心脏毒性轻,不良反应可以防治。

参考文献
[1]李晓风,段爱之,巴彩霞,等.吡柔比星为主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
床与康复,2003,10(5):452.
[2]冷嘉兴,孙毅,徐珍等.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43例[J].肿瘤学杂志,2003,9(6):355-3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