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课件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某
市通过举办“文化惠民相声专场晚会”,为当地居民献上了文化盛宴,
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应( )
①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A
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判断标准:就是要看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就是要看它
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决定因素
①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 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③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 ④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⑤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 。 (“五个决定”)
无政府主义
刘师复:“主张人民完全自由,不受一切 统治,废绝首领及威权所附丽之机关学说也”
把自由绝对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民主义
孙中山说:“三民主义就是民族主义、民权主 义、民生主义。这三个主义和美国大总统林肯所说 的民有、民治、民享三层意思,完全是相通的。”
具有历史进步性,但也存在着致命的局限性。 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决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可能 取得彻底的胜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意义
经济 建设
生态文 明建设
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强
国
政治 建设
社会 建设
文化 建设
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四个才能”) 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相适应, 才能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目标相衔接, 才能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
革命文化
中国革命的 精神标识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 深层的精神追求,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 特的精神标识
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
不断铸就中华 文化新辉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我们如何判断一种文化是否具有生命力呢?
× 满足某些特定
群体的需求
√满足人民群
众的需求
√来源实践,
顺应时代发展
课堂小结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
文化发展的必 然选择
➢ 近代中国的文化思潮及结果 ➢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发展的作用 ➢ 革命文化 ➢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发展道路
的历史必然性
➢ 判断标准 ➢ 决定因素 ➢ 重要意义
巩固练习
为谁服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基本方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 中华文化新辉煌
①五千多年 文明发展中
中华文化 ②革命时期
③社会主义建 设和改革时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9.1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学习目标
1.了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2.理解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发展的作用。 3.明白中国文化发展经历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三个阶段。 4.知道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
探究与分享
如何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
20世纪初,对于如何实现中华文化 的复兴,中国的文化界有不同的回应。 其中,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无政府主 义、三民主义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
B
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与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相适应
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决定的
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符合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探究问题:结合材料并回忆相关史实,谈一谈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华文化发展有什么影响?
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1)指明方向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为人民谋幸福、为
民族谋复兴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 题,为中华文化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 (2)转折点
探究问题:近代各种文化思潮能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吗?为什么?
自由主义
胡适:“我们如果还想把这个国家整顿起来,如果 还希望这个民族在世界上占一个地位,——只有一条生 路,就是我们自己要认错。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 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 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 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②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革命文化
又称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 的文化,它是革命实践的伟大创造,是中国革命事业的精神遗产和 文化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优良传统和品格风范的 集中体现,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它起源于五 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丰 富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不同阶段,形成了红船精神、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不同的表现形态。
革命文化
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探究与分享
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
材料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最大成果,就是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说 :“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 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
材料二: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 而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带领中国人民 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在党的领导下不断铸就中 华文化的新辉煌。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3)文化发展进入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 共产党对中华文化发展的作用
①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 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巩固练习
2.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光辉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如果我们抛弃优秀历史
文化传统、割断民族文化血脉,文化发展就会像无根浮萍、断线风筝,就
会迷失方向和目标。可见( )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相匹配
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近代中国的文化思潮及结果 (1)文化思潮 :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无政府主义、三民主义 (2)结果:都没有正确地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本民 族文化的关系,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都 不能解决中国文化走向何处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
只看到西方文化的优势、长处,主张全心全意学习 西方,而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纪,云 为得失,皆奉孔子之经,若一弃之,则人皆无主, 是非不知所定,进退不知所守,身无以为身,家 无以为家,是大乱之道也。”要“冒万死以力保 旧俗,存礼教而保国魂”。
忽视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