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美版五年级上册教案和教学反思19课达城棒棒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美版五年级上册教案和教学反思19课
达城棒棒军
第19课达城棒棒军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本课是属于四川地方课,通过捏制形态各异的泥人,让学生认识、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特征。
在揉、搓、捏、接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泥塑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步骤,塑造出生活中有趣的人物形象,表现出人物的表情、性格、动态等方面的特征,让学生有意识地通过捏制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本课的教学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立体造型表现的认识,教师应该注意在教学活动中将个人的制作与集体活动相互结合。
通过设置情境、场景等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来做不同动态、不同表情的人物形象,最后组成一个活动场景供大家共同游戏,使儿童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想像能力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并熟悉泥塑人物的基本制作方法及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探究手工捏塑成型的制作技巧。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粘土创作出一个生动的泥塑人物形象。
抓住人在活动中的特有姿势,塑出运
动中的动态。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了解各地风俗,努力表现出人的美,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了解圆雕的基础知识,学习用基本形的加、减法塑造人物立体动态,
教学难点:掌握泥人的塑造方法并表现它的动态,作品生动、观赏性强。
教学准备:教师:各地区泥塑人物的图片,泥土及泥塑工具,盒子。
学生准备:泥土及泥塑工具。
教学过程:
创设情趣,引入课题。
1、播放《山城棒棒军》片段。
2、出示观察投影中的“棒棒军”雕塑作品。
师:今天,我们用黄胶泥泥塑“棒棒军”。
3、板书课题《达城棒棒军》
设计意图:以影片导入,旨在引导学生创作前回忆故事情节及人物特征,营造故事情境,展开联想。
二、教学新课,指导泥塑影片中的人。
1、交流信息,拓宽视野
教师:你能说出影片中人物的特点吗?
请学生分组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特色。
小组讨论,以共同喜欢的人物为例,找出他的典型特征。
2、小组讨论,交流自备资料,讨论人物造型的方法。
请一位同学来摆一个姿势的造型在讲台上演示。
3、教师示范。
三、欣赏观察,研究技法
1、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教材中的泥塑作品。
以教材中的泥塑为例,带领学生结合文学作品进行仔细观察。
2.教师讲解泥塑小知识。
泥塑是一种常见的民间艺术,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以人物、动物为主。
泥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从古到今我们勤劳聪明的劳动人民一直将泥塑艺术流传下来,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
无锡的惠山泥人、天津的泥人张、陕西的凤翔泥塑,都是我国很有名的泥塑品牌。
泥塑从色彩上分,分为本色泥塑(黄土、红土、黑土),还有一种是上色彩的,就叫彩塑。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泥塑人像’’。
3、学生仔细观察,小组讨论泥塑的方法和步骤。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常用的技法:搓、团、拍、压等。
4、集体交流,教师小结:
用粘土塑一个运动着的人,首先要塑出个完全的人,即有头躯干,上肢和下肢。
然后,依照人在运动中的不同姿态,适当将头躯干四技作适当的扭转。
弯曲,就可塑出千变万化
的姿势。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发散思维,激励学生大胆创新,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艺术创作,大胆想象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塑造,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作业,作业讲评。
五、课后延伸,传承文化
展示泥人张的泥塑人物和面人汤的面塑人物的图片,学生欣赏、体会和感悟。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了解民间传统艺术魅力的意识,并引导学生有志于传播交流文化,拓展创作思维,提高创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