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7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最新真题编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密★开考前
贵州省2017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8页, 47题,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2. 答卷前, 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考生条码区”。
3.每题选出答案后, 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 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 每小题3分, 共计11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
1.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 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断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明谋、流血和战争, 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
其评价的是
A.国与国的关系
B.嫡长子继承制
C.郡国并行制
D.三公九卿制
2.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 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下列史料中, 对考证秦朝设郡数目最有
说服力的是
A.《春秋》的记我
B.民间的传说
C.史学家的论述
D.秦简的记述3.
右图是英国伦敦一本杂志曾刊登的一幅描绘日本人形象的新闻漫面。
该漫画反映的事件可能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
4. 为振兴太平天国, 洪仁玕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该方案是
A.《资政新篇》
B.《海国图志》
C.《天朝田亩制度》
D.《四洲志》
5. 10月10日是台湾的双十节, 每年双十节台湾各界都要隆重举行庆祝大会, 这是为纪念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
A.广州起义
B.秋收起义
C.武昌起义
D.南昌起义
6.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其爆发的导火线是
A.“二十一条”的签订
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八国联侵华战争
7.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 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随后一系列法律、法令相继出台。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同时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识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
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A.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 B.完善了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
C.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保障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8. 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
其中,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是在
A.三大改造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十年建设时期
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9. 建国前夕, 毛泽东明确提出, “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 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 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绝无例外, 骑墙是不行的, 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下列各项体现该理念的是
A.不结盟
B.开展多边外交
C.“一边倒”
D.改善中日关系
10.俗话说:“一方水士养一方人”,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就不同的风士人情。
自然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是
A.君主专制强化
B.城邦国家的建立
C.公民政治盛行
D.缺乏文明的基础
11.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沉淀的精华。
追溯当今西方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源头
应是
A.《人权宣者》
B.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和罗马法
C.《权利法案》
D.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12. 右图反映的是1689年在伦敦为庆祝威廉和玛丽继承王位举行的一场庆典集会的场景。
下列各项与此密切相关的是
A.光荣革命
B.英法战争
C.工业革命
D.独立战争“我们到英国执政了!”13.1871年, 德意志帝国宪法正式颁布。
下列规定符合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的是
A.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B.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C.总统和议会议员由民选产生
D.宰相不对议会而对君主负责
14. 在某同学所写的论文中有“三八线”“柏林墙”“北约”“华约”“古巴导弹危机”等历史名词, 由此可推断他研究的是
A.美苏两极对峙
B.经济一体化
C.两极格局瓦解
D.政治多极化
15. 某班同学在学习“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时进行了小组合作探究, 他们讨论得出了如下结论。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春秋战国出现了铁犁牛耕
B.汉朝出现纸币“交子”
C.宋代“市”突破时空限制
D.明清时期出现“商帮”
16. 历史学家黄宗智认为, 直到康乾盛世, 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 已到了辉煌的极致。
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 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
其旨在说明
A.小农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
B.中国经济总量居界前列
C.自然经济是封建统治基础
D.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新突破
17.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层次”“制度层次”和“思想层次”三个阶段。
其中属于“器物层次”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8. 据中国海关统计, 从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 进口纱布的单位售价下降了25%左右, 对该材料理解合理的是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有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体现国人崇洋媚外心态
D.促进了落后地区的经济繁荣
19. 下图是某一时期的纪念状。
据此可如当时中国处在
A.“过渡”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20. 我国农村的改革已走过30多年的光辉历程, 30多年前农民年纯收入133.6元, 到2012年增加到4140元;30多年前, 我国的贫困人口大约有2.5亿, 到2012年, 在耕地减少、人口增加的情况下, 贫困人口减至2500万。
该变化是由于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21.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从此, 中国的经济体制逐步迈向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
22. 在中国近现代, 有这样一种男式服饰, 它有五粒纽扣, 代表五权分立和五族共和, 它的四个口袋, 代表礼义廉耻, 它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
这一服装是
A.列宁装
B.西装
C.中山装
D.长袍马褂
23.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境内外多家电视台对这次会议分别进行了现场直播和报道。
这一现象体现的电视功能是
A.娱乐大众
B.远程教育
C.艺术展示
D.传播资讯
24. 某位欧洲航海家说: “从西班牙向西航行, 横渡大洋, 可到达印度……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
”该航海家应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25.技术革新往往会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引起巨大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是
A.人们可以坐火车出行
B.利用电话互致问候
C.手机微信与亲友聊天
D.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26. 1929-1933年爆发了一次空前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给世界带来极大的危害。
造成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银行纷纷倒闭
B.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C.大批工人失业
D.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而消费不足
27.二战结束后,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了福利国家制度。
该政策的弊端主要是
A.穷人得不到实惠
B.贫富差距扩大
C.加重政府财政负担
D.激化社会矛盾
28. 右图漫画形象地反映了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后许多国家申请加入的场景, 其中不乏欧洲发达国家。
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A.发展中国家主宰了世界经济
B.经济区城集团化获长足发展
C.中国国际影响力有很大提升
D.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29.宋朝陈亮说: “商籍农而立, 农赖商而行, 求以相辅, 而非求以相病, 则良法美意, 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
”由此可如其主张
A.工商皆本
B.重农抑商
C.对外开放
D.经世致用
30. 明清之际, 有一位思想家, 他发出了“保人下者,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呼唤。
梁启超将这句话概括为“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顾炎武
D.董仲舒
31.小明同学对明清文学非常感兴趣, 下列可供他阅读的明清文学作品是
A.《诗经》
B.《窦娥冤》
C.《三国演义》
D.《山海经》
32.他是维新变法的主要领导人, 他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有人形容他是跪着造反, 他是
A.魏源
B.曾国藩
C.康有为
D.张之洞
33.某学者在评价《共产党宣言》时指出, “……为正在战斗的无产阶级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以下各项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A.戊戌变法的兴起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义和团运动爆发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4.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义建设道路。
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道路
B.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C.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事求是, 从中国国情出发
35.据历史资料统计, 1950年, 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千克。
1998年达到450千克, 增长了两倍多。
为提高我国水稻单产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袁隆平
C.邓稼先
D.李四光
36.苏格拉底关注人的伦理道德, 其学说对欧洲思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他主张
A.人之初, 性本善
B.因信称义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美德即知识
37.孟德斯鸠是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者。
他认为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
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
C.人人平等
D.三权分立
38.互联网上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和交互性, 使身处世界任何地段的研究者都可以成为研究伙伴, 在网上进行实时讨论、协同研究, 甚至使用网上的主机和软件资源, 来完成自己的研究工作。
这反映出互联网
A.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合作
B.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
C.完全取代传统研究方式
D.导致信息不再有保密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 每小题4分, 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2~3个选项是正确的。
每小题全选对得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选两项且正确但不全对得2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
39.“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史实的角度对此进行论证说明, 下列各项可入选的有
A.苏军在欧洲战场上的对德作战
B.中国战场对欧洲战场的战略支援
C.中国战区有效牵制了日本军力
D.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
40.新中国成立后, 彻底结束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 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
20世纪70年代, 新中国外交有了重大实破, 出现新的局面。
其表现有
A.中法关系正常化
B.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中苏关系缓和
D.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41.美国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有人评价其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的最美妙的杰作。
”该宪法
A.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B.确定总统行使立法权
C.确立了联邦制原则
D.确定美国实行邦联制
42.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在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
其基本特点有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精耕细作
D.刀耕火种
43.改革往往是渡过危机的重要手段。
面对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 美国实行了罗斯福
新政。
对这次改革的看法正确的有
A.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B.导致经济出现了“滞胀”现象
C.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D.建立起了高度完善的就业体系
44.下表反映的是苏俄(苏联)1921年和1925年农业发展状况的数据统计。
与这一变化趋
势无直接关系的有
1921年1925年
粮食播种面积(万公顷) 6620 8730
粮食产量(亿普特) 22.13 44.24
A.计划经济体制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45.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 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 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 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 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下列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有
A.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B.人们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C.竹简是古代唯一书写材料
D.原料选择和降低造纸成本没有关系
46.右图为不同国家发行的有关牛顿的邮票。
牛顿的主要贡献有
A.创立生物进化论
B.创立了“日心说”
C.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D.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理
47.18世纪末19世纪初, 新古典主义美术诞生。
它强调理性, 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 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下列作品属于这创作风格的有
A.《日出·印象》
B.《马拉之死》
C.《格尔尼卡》
D.《雅典学院》
机密★开考前
贵州省2017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
选择
题
(本
大题
共38
小
题,
每小
题3
1 2 3 4 5 6 7 8 9 10
分,
共计
114
分。
在每
小题
给出
的四
个选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