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学而思九年级(上)开学培优检测试卷(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学而思九年级(上)开学培优检测试卷(十)
一、选择题
1.(2分)的值是()
A.4 B.±2 C.2 D.﹣2
2.(2分)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m的取值范围是()A.m≥1 B.m>1 C.m≤1 D.m<1
3.(2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3B.= C.﹣=D.=5x
4.(2分)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某学期的四次数学考试成绩的折线统计图,则这四次数学考试成绩中()
A.乙成绩比甲成绩稳定B.甲成绩比乙成绩稳定
C.甲、乙两成绩一样稳定D.不能比较两人成绩的稳定性
5.(2分)一元二次方程x2﹣2x=0的根是()
A.x=2 B.x=0 C.x1=0,x2=2 D.x1=0,x2=﹣2
6.(2分)用配方法解方程x2﹣2x﹣5=0时,原方程应变形为()
A.(x+1)2=6 B.(x﹣1)2=6 C.(x+2)2=9 D.(x﹣2)2=9
7.(2分)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4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A.40°B.80°C.100° D.100°或40°
8.(2分)在菱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6,BD=8,则此菱形的边长为()
A.5 B.6 C.8 D.10
9.(2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点E在边CD上,且CD=3DE.将△ADE 沿AE对折至△AFE,延长EF交边BC于点G,连接AG、CF.下列结论:①△ABG
=3.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FG;②BG=GC;③AG∥CF;④S
△FGC
A.1 B.2 C.3 D.4
10.(2分)梯形ABCD中AB∥CD,∠ADC+∠BCD=90°,以AD、AB、BC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其面积分别是S1、S2、S3,且S1+S3=4S2,则CD=()
A.2.5AB B.3AB C.3.5AB D.4A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3分)计算:=;﹣=.
12.(3分)请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其中一个根为x=1.
13.(3分)若方程x2+kx+9=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
14.(3分)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 n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3,则另一组数据:x1+3,x2+3,x3+3,…,x n+3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15.(3分)毛毛的作业本上有以下4题:①+=;②;③;
④=•=,其中毛毛做错的题有(填写序号).
16.(3分)在菱形ABCD中,AB=5cm,则此菱形的周长为.
17.(3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EFGH为矩形,应添加的条件是.
18.(3分)已知正方形ABCD,以CD为边作等边△CDE,则∠AED的度数是.19.(3分)观察下列各式:,…将你猜想到的规律用一个式子来表示:.
20.(3分)从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纸板中间挖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后,将其截成四个相同的等腰梯形﹙如图①﹚,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②﹚.现有一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如图③﹚,已知∠A=45°,AB=6,AD=4.若将该纸片按图②方式截成四个相同的等腰梯形,然后按图①方式拼图,则得到的大正方形的面积
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9小题,共76分.请在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1.(8分)计算:
(1)÷3×;
(2)解方程:x2﹣4x+1=0.
22.(6分)先将化简,然后自选一个合适的x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求值.
23.(6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E为AD的中点.
求证:∠EBC=∠ECB.
24.(9分)如图,∠CAE是△ABC的外角,AD平分∠EAC,且AD∥BC.过点C 作CG⊥AD,垂足为G,AF是BC边上的中线,连接FG.
(1)求证:AC=FG.
(2)当AC⊥FG时,△ABC应是怎样的三角形?为什么?
25.(9分)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2,BD=2,E、F分别是边AD,CD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AE+CF=2.
(1)求证:△BDE≌△BCF;
(2)判断△B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设△BEF的面积为S,求S的取值范围.
26.(10分)(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F、G分别在AB、CD、BC 上,且EF⊥AG,垂足为M,那么AG与EF(“相等”或“不相等”)
(2)如图2,将边长为8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得点A落到边BC 上.若BG=2cm,求出BE和EF的长度.
27.(10分)(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M是BC边(不含端点B、C)上任意一点,P是BC延长线上一点,N是∠DCP的平分线上一点.若∠AMN=90°,
求证:AM=MN.
下面给出一种证明的思路,你可以按这一思路证明,也可以选择另外的方法证明.证明:在边AB上截取AE=MC,连接ME.正方形ABCD中,∠B=∠BCD=90°,AB=BC.∴∠NMC=180°﹣∠AMN﹣∠AMB=180°﹣∠B﹣∠AMB=∠MAB=∠MAE.(下面请你完成余下的证明过程)
(2)若将(1)中的“正方形ABCD”改为“正三角形ABC”(如图2),N是∠ACP 的平分线上一点,则∠AMN=60°时,结论AM=MN是否还成立?请说明理由.(3)若将(1)中的“正方形ABCD”改为“正n边形ABCD…X,请你作出猜想:当∠AMN=时,结论AM=MN仍然成立.(直接写出答案,不需要证明)
28.(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边长为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P,顶点A在x轴正半轴上运动,顶点B在y轴正半轴上运动,顶点C、D都在第一象限.
(1)当∠BAO=45°时,求点P的坐标;
(2)求证:无论点A在x轴正半轴上、点B在y轴正半轴上怎样运动,点P都在∠AOB的平分线上;
(3)在运动的过程中,若点B与点O重合时,点P到y轴的距离是,若点A与点O重合时,点P到y轴的距离是.由此可见,点A、B在坐标轴的正半轴上运动(x轴的正半轴、y轴的正半轴都不包含原点O)时,点P 到y轴的距离h的取值范围是.
2014-2015学年学而思九年级(上)开学培优检测试卷(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C;3.C;4.A;5.C;6.B;7.C;8.A;9.C;10.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3;;12.x2﹣x=0;13.±6;14.5,3;15.①②③④;16.20cm;17.AC
⊥BD;18.15°或75°;19.;20.11+6;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9小题,共76分.请在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
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1.;22.;23.;24.;25.;26.相等;27.;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