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时代小学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风采今天
浅议新时代小学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陈义义
(广西合浦县西场镇黄金小学 广西 合浦 536129)
摘要:小学阶段的教育质量影响着学生的长远发展与进步,随着社会观念的革新,小学教育逐渐受到家长重视。
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小学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文章从树立具有时代特征的学校管理原则、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打造更加安全的学校管理环境等角度出发,探究小学校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为校长提升办学治校水平提供建议。
关键词:小学管理;小学校长;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917(2021)03-0243-01
社会发展进步的速度逐渐加快,这意味着社会中不同领域对人才的要求变得愈加严格。
小学校长重视学校管理,小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
然而,当前许多小学校长存在管理理念不明晰、管理方法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教育教学、管理质量难以提升。
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理应思考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发挥自身作为领导者、管理者的作用,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发展。
1.树立具有时代特征的学校管理原则
新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而素质教育提倡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文本、以生为本的原则,这启示着小学校长在管理工作中渗透正确的管理理念,体现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尊重,也给教师留下更多发挥教学自主权的空间。
例如,小学校长在学校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校长的意见对规章制度的变化方向影响显著,正因如此,小学校长应当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学校管理制度中,在体现制度规范性的同时展现各项制度的“人情味”。
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各级管理者管理学校的主要依据,因而规章制度的指导作用、实践意义备受关注。
校长需在确立规章制度前以科学方式加强对师生教学、学习状况的研究,通过旁听、参与课堂等形式走进实践环节,深入了解教师在教学中的难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制定具有现实意义的规章制度,以规章制度的形式保障教师、学生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
在提倡民主的时代,小学校长管理学校的方式应当具有个性化特征,使学校中的不同主体都能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提升师生在学校管理工作的参与感,从而提升他们的配合度。
例如,小学校长应形成深入教学一线的习惯,利用各类信息化工具了解学生、教师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或具体管理工作的看法。
为保证所收集数据的真实性,应保证师生在信息完全受到保护的前提下进行调查,鼓励师生在调查阶段畅所欲言,大胆说出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直接了解师生对学校管理工作的看法,校长改进管理工作的过程有据可依,这对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大有裨益。
2.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小学生的人格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这意味着他们的人格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小学校长需重视文明、和谐校园氛围的营造,为小学生身心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保证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小学校长根据新时代的新教育理念推动智慧校园的建设,提升校园中管理、学习工具的科技含量。
当前,社会与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互联网,小学校长将互联网应用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表现。
智慧校园的建成能够给教师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教学环境,高水平的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还能为教师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参考素材,从而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学生则能够在智慧校园环境中感受到科技进步对个人的影响,从而形成对科技、网络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正确看待、应用网络,形成较高信息素养。
在未来社会,学生的工作、生活都不可能离开各类信息工作,网络化、信息化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培育学生较强的信息素养,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提升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其次,小学校长应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校园中发挥的作用。
小学阶段的教育应当兼顾基础知识、能力教育和德育,小学生的三观处于形成、发展阶段,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小学校长可通过宏观设计,鼓励师生在校园中开展各类宣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营造文明校园氛围。
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而非单纯的授课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形成提升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意识,这有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
最后,小学校长需组织各类读书活动,通过读书活动改变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刻板印象,使他们具备良好的精神面貌。
例如,由校长及其管理团队制作读书活动的开展规划,由校内优秀教师带头,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各类书籍,为正式开展活动做准备。
不同年级的年段长,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则负责为读书活动提出建议并落实读书活动的规划,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促进读书活动的开展,在校园中形成共同读书、共读好书的氛围。
与此同时,小学校长还要注重学生家长在各种活动中的参与感,鼓励教师和学生家长加强合作,做到联合培养学生,为学生打造立体化的受教育环境。
3.打造更加安全的学校管理环境
在传统理念中,学校管理环境只包含与硬件设施安全、学生人身安全有关的内容,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加重视。
如今,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有义务加强对学生心理状况的考察,以多样化的方式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安全校园环境。
例如,小学校长建立家校联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发挥自身整合资源的作用,鼓励学生家长参与学校具备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发现小学生心理问题、及时干预的有效方法。
同时,为小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沙龙,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领导者,肩负着管理学校、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校内外联动的责任。
在新时期,小学校长的义务与责任中融入了新内容,在工作强度有所提升、工作内容更具挑战性的背景下,小学校长应革新管理学校的方式与理念,以新方式、新理念面对并解决新问题,推动学校管理效率的跨越式提升。
参考文献:
[1] 徐光斌.以先进理念和科学决策促小学校长管理[J].求知导刊,2020(42):95-96.
[2] 郭德华,黄海燕,黄伟君,杨秋红.融合教育视野下小学校长管理素养的提升[J].教育观察,2020,9(35):27-30.[3] 孙红东.新时代下小学校长在学校管理创新中如何发挥引领作用[J].小学时代,2020(19):96-97.
[4] 钱松.校长进行学校管理的有效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6):10.
·
3
4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