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学经典对于中小学生的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课堂
2019 年 6 月13
阅读文学经典对于中小学生的现实意义
郭冬敏
(河南省封丘县王村乡三里庄小学 河南新乡 453300)
最近很多学生反映,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看不懂,鲁迅的那些经典作品已经过时了,网上也讨论得沸沸扬扬。
其实,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具有非凡影响力的白话小说,它不仅教给我们一种全新的写作方式,而且让我们认清了旧社会是一个“吃人”社会的本质,不管那些遗老遗少们包装的如何华丽,都掩盖不了其扼杀仁人志士的罪恶。
时光穿越一百年,鲁迅精神并不过时,他的那些经典作品,也像文学史上的其他经典一样,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时刻为那些迷路的人照亮前进的道路,亦如佛前的朵朵莲花,是世人成佛作祖的良田沃土,也是中小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不二法门。
在这个浮躁而充满诱惑的年代,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能放下手机,关注一下那些文学经典,像苏东坡那样“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么我也相信,将来他们踏入社会以后,发达者必然不以威武屈士、不以富贵骄人;身处逆境者,也自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在一年级任教的老师都有一种同感,不同阅读经验的儿童,其累积不同,能力也不同。
拥有大量阅读经验的孩子和完全没有阅读经验的孩子,在词汇量、情绪发展、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有显著差异。
孩子丰富的阅读经验不仅体现在语言能力上,而且对他们的数学潜能也有重要影响。
具有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也显现了出来。
首先,文学经典是学生个人成长的良田沃土,是他们汲取经验、学习知识、改变气质的最好途径。
古人云: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春风夏雨秋夜月,唐诗宋词汉文章。
无疑,像《诗经》《论语》唐诗宋词元曲等等,是我们陶冶情操、升华气质、学习写作的丰厚土壤,千百年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而诸葛亮的《诫子书》,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曾国藩的《曾文正公家书》等等,都是教人怎么做人、怎么遵守一般社会道德规范的生动教材,让每一个读它的人受益匪浅。
阅读经典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许多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不强。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脑中无下炊之“米”,说和写肯定是很难的。
将来做学问、搞研究,也只有积累的知识多了,才能融会贯通,才容易产生新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新观点。
学生的诵读能力被转化为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阅读能力,有利于提高了对事物的认识、分析和理解能力,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态度。
通过文学经典的阅读,小学生可以在含英咀华中积累丰富的语言词汇,运用更形象和优雅的表达方式,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提高小学生的语言素养。
其次,家长如果能够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研读文学经典,就会发现,文学经典还可以促进家庭生活的和谐。
国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
《朱子治家格言》就是告诉你怎么才能使一个大家庭和谐相处的。
甚至连《水浒传》这样的书,都一而再三地告诉你:家有余粮鸡犬饱,架多书籍子孙贤。
忠厚传家道,诗书继世长。
中国人也普遍认为,官员、商人,富不过三代,
但是诗书礼仪之家,却可以绵绵不绝、世代久长。
因为即使是《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这类风花雪月的作品,它也可以告诉你一旦家族中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去处理,去开导,从而也会让一个家族变得更开明、更民主、事理通达、世事洞明。
再次,学生阶段继承文学经典、推陈出新,也是将来发扬光大民族文化甚至提振民族精神的必要条件。
古人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无酒学佛有酒学仙,读《史记》、《汉书》,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不仅仅是获得一种快乐舒服、一吐胸中块垒的享受,那些书中的历史,更是殷鉴不远,让我们时刻引以为戒。
一个只有物质文明,没有文化、轻视传统文化的民族是可悲的,会变得道德沦丧、宝琴零落、雄剑无威,而忘记历史也意味着背叛,又焉能很好地走上民族振兴、国家复兴之路!不是吗?而鲁迅的批判精神,那些毫不客气地指出民族弊端的勇气,显然也需要我们去继承、去实践,从而使个人、家庭、国家更加开明公正、不断进步。
长久以来,孩子在最珍贵、记忆潜力的人生阶段,不是为了阅读最好的母语素材,而是为了做许多莫名其妙的练习。
凡是指导孩子背诵过大量经典的教师和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对经典的背诵一旦突破一两百篇,接下来的背诵就变得非常容易。
为什么?因为在背诵的过程中,孩子的记忆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锻炼。
对于经典书籍的长时间和广泛的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和知识,最大影响是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底蕴,这是智慧发展的基础。
杨振宁自小就表现出了数学天赋,他父亲没有按照我们目前的想法加强数学,相反,他聘请了一位文学教授帮助他加强文学和历史素养,从而为杨振宁深厚的人文底蕴奠定了基础。
巴金阅读了200篇关于《古文观止》的文章,对写作《家》、《春》、《秋》等文学作品有所帮助。
正是因为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化知识,他们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成为一代名家。
其实,平凡人家的良好家风,乃曾乃祖勤劳持家、艰苦拼搏的奋斗历史,形成文字,也是可以影响后代的一笔财富。
它和我们的文学经典一起,为我们的人生保驾护航,使得莘莘学子走向成功的彼岸。
抛开所有的功利,多读文学经典,像一个真正的绅士、淑女、小资一样,诗意的栖居,优雅而有品位的生存于天地之间,做一个安静的人,闲听庭前花开花落,笑看远山云卷云舒,亦不失人生一大幸福。
中华文化是人类史上灿烂的文化之一,曾经创造辉煌的人类文明。
历史的发展需要继往开来,没有深厚文化底蕴做依托,就无法找到人类发展正确的航向。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类似乎可以随心所欲的改变生存的状态,但是现代社会的浮华和一次次的人为造成的灾难似乎向我们暗示人类发发展需要传统文化的支撑,人类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是经典的永远都不会过时,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就像是一个丧失记忆的人,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
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磨难,始终没有消失我们的民族特性,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
从小学生开始,形成良好的诵读经典文学的习惯,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渗透到他们的思维之中,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一定可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