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市双语实验学校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研修计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湖市双语实验学校网络研修与
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研修计划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XX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文件的精神及相关要求, 依托网络研修平台,组建学习共同体,紧紧围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利用网络平台,促进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有机结合,初步实现研训一体化,激活问题意识和学习意识,达到教师培训常态化、社区化、校本化、专业化。

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拟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研修目标
依托网络研修平台,采取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方式,本次远程培训内容以“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主线,在项目县开展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培训,建立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形成区域与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

二、研修任务
以学校和教师专业发展实际问题和需求为中心,结合教师日常教学活动,采取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网络研修社区,开通学科、学校、团队、个人空间,分类按需提供优质培训资源与专家指导,培育教师研修共同体。

通过教学设计、“一课三磨”、案例分析、问题研讨、自我反思、展示交流等形式,帮助教师诊断和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师合理设计与有效实施新课程高效教学的能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三、研修对象
所有在编在岗教师。

四、研修团队
针对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特点,学校成立了研修培训团队,分级、分学科管理和指导,确保研修有序进行,力争有成效、有特色。

组长:陆文元(负责活动全面指导)
副组长:卢进明闵立光(负责活动督导及后勤)
教研组长:游志军张淑芳(负责活动具体实施)
技术员:卢剑李波(负责学员技术培训与设备保障)
学科坊主:小语凤朝阳初语大王玲
小数叶寒洁初数凌方丽
小英朱思英初英刘晓燕
文综李敏邓兆勇
理综张小平
艺术胡金金肖辉
(负责本学科组组员线上学习、线下活动)
五、研究主题
(1)初步探索生命课堂的基本模式——一习二论三解四练。

(2)创建书香校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现代课堂教学实践中。

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

(3)优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的途径,改变以往教师被课件控制,充当操作员、放映员的状况。

(4)开发开设校本课程。

从做好基础课程开始,为后期做实拓展课程,做优特色课程奠基。

六、研修方式
(1)集中研修
每月的第三周星期一,学生放学后的一小时,全校教师在学校艺术楼学术报告厅参加集中研修。

(2)小组研修
间周各学科组在多媒体教室由学科教研组长带领,参加主题研修。

具体时间安排是:单周:周二上午,高段数学;周三下午,高段语文;周四上午,理综;周五上午文综。

双周:周二上午,低段数学;周三下午,低段语文;周四上午,艺体;周五上午,英语。

(3)自主研修
参加完每月的集体研修和每周的小组研修后的时间为老师们自主研修的时间,主要针对当月和当周的研修主题和内容进行课堂实践和反思。

七、研修内容
(1)结合网络研修主题,学习以微课的形式突出重难点。

各小组内针对各单元所授课内容重难点,设计微课,组内评选优秀作品后制作、录制、上传。

(2)备课作业及批改方式的学习。

以洪湖市教育局制定的“备教辅改考评标准”为依据,本校的“备教辅改”方式还有待完善和规范,在集体学习和小组讨论中,我们应统一要求、规范方法、创建特色。

(各学科教案和作业设计将整理集结成册。


(3)基本课堂教学流程的学习。

近年来,我校陆续新进和转岗了一大批的教师,这些教师在新环境和新岗位上还没有快速的适应过来。

同时,一部分常年带一个学科、一个学段的老师也出现了职业倦怠。

对此,重新学习基本课堂教学流程,探索生命课堂的基本模式——一习二论三解四练,将一节课分为预习、讨论、解惑、练习四块。

有助于新进教师、转岗教师、倦怠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学段有新的、正确的认识。

八、网络研修实施步骤
本项目采取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的混合培训方式,从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学实践能力提升为主题内容的引领性研修,过渡到自主性研修。

1、研修任务活动设计
九、各组教研组计划如:
小学语文组:
1.10月上旬:选择研修主题。

每个年级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备选研修主题中选择一个研修主题。

2.10月中旬:网上研讨交流。

针对自己所选定的“研修主题”,积极在论坛中与同伴进行交流讨论,并在网上收集相应的有价值资料,收入自己的“研修日志”中,作为自己研修活动的参考资源。

3.10月下旬:撰写教学设计。

结合自己研修活动并针对自己的教学进度和学情,选择一节课的内容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4.11月上旬:教学实践与研究。

各年级根据选择的课题和教学设计,上好公开课并记录下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感悟、心得、收获及学生的反应,并发在自己“研修日志”中。

具体安排如下:一年级:第18课(授课人颜千老师、杨小亮老师);20课(王琼老师、卢金娥老师)二年级:20课(张淑芳、王芳);22课(刘莹老师、余琴老师)三年级:20课(李启军老师、李娟老师);22课(苏琼老师)四年级:
22课(甘艳萍老师、曹梦婷老师);23课(文萍老师、王燕老师)。

五年级:21课(苏珍老师、曾四英老师);22课(方曼老师、凤朝阳老师)。

六年级:23课(熊克勤老师、李先知老师);24课(王志艳老师)
5.研修成果总结。

小组集中研讨。

总结研修、实践的成果,相互交流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撰写“我的教学故事”,并发布在“我的主题研修成果”中。

初中数学组:
详情见各组研修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