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件-1.1 我们周围的环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人类与环境
读课本第二页图1.1思 考
1、人类所处的环境中 心事物是谁?
2、我们人类与地理环 境之间有着怎样的关 系?
1、人地关系
环
A
境
地理
C
D
人类社会
环 B境
C
D
A.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B.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向环境中排放废弃 物
C.人类作用于环境 D.环境反作用于人类
消失的文明—楼兰遗址
2 、农业文明时期,人与环境的 关系出现了什么问题? 原因又是什么?
3、应如何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生产力水平 环境问题
采猎时期
低下
无
农业文明
较低
较少
工业文明
提高
环境恶化
后工业时期 高
改善
人类行为
对自然的态度
听天由命 改造自然
畏惧、崇拜自 然
改造自然
先污染后治理 征服自然
14.读下面“人类发展和生产生活与环境质量下降的因 果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含义: A.生产规模__过大____________________; B.对自然资源___滥采滥用_________________;
C.生产活动 违背自然规律;
D.破坏 自然资源
⑵.图中反映出人类与环境向___恶性发展, 表明人类同环境关系的对立统一。然而要 协调人地关系,就必须促使二者的协调发 展。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 然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 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 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11.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 决于 ( )
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 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 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
历史文献中关于罗布泊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第一次记载了罗布泊的来历,“敦薨之水 西流注入泑泽,盖乱河自西南注也”。所指今天的孔雀河、开都河、 塔里木河等诸多河流。所谓“乱河”者,是指当时的河流纵横成网交 织在一起美丽壮阔的景观。
北魏丽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述罗布泊“少禽多鬼怪”。鬼怪者乃 是当地特有的某些庞然怪兽。
人地关系
环境为人类提供所需要的 物质和能量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同一性
人类影响环境 对立性
环境反过来影响人类
破坏环境
环境报复人类
保护环境
环境供给我们所 需要的
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既有对立性,又有同一性,且二者可以相 互转化。
阅读案例1:周口店这一方水土 思考:
1、旧石器时代,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何 特点?为什么?
十八、十九世纪,常见的动物有:犀牛、橐驼、马鹿、羚羊、野豹、 狼群、巨蜥等。常见植物:怪柳(红柳)、胡桐(胡杨)、白草和葭 草等。
探究:楼兰古国的消失
1、自然原因:深处内陆,气候干旱,沙漠 边缘
2、人为原因 :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 (伐 木、开垦、放牧等)
说明:
过度的经济活动
环境问题出现
影响人类生存发展
清代学者徐松,在《西域水稻记》中记载,“山阳平沙”“沙地旷 远”,但应有很多地方仍然是“胡桐众生,结成林箐”。十九世纪末 至二十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带着大队人马在这里考察时,他 记述了这里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河岸,湖旁的芦苇密集成像一堵堵墙, 飞禽猛兽成群结队,河道,湖泊里的鱼群到处可见。明清时期罗布泊 湖岸上的人们,靠采阀树木,狩猎捕鱼,用罗布野麻织布等,过着自 给自足的生活。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环境
海洋生态
热带雨林
城市
塔克拉玛干沙漠
草原牧场
“风吹草地见牛 羊”
云南哈尼梯田
一、什么是环境
1、概念 环境是指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
事物。 具体指水、大气、矿藏、森林、居住
区等,除人类以外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要 素。
2、分类
{ { 天然环境 人工环境
良性环境
恶性环境
善待
和谐相处
周口店北京人博物馆
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9-11:
9.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 飞的国家中,最典型地反映 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 A.柏林 B.伦敦 C.旧 金山 D.彼得堡
10.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 家应认识到 ( )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 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