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费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
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2022年6月5日,中国女航天员刘洋十年后再叩苍穹,执行神舟十四号的载人飞
行任务,展现了中国女性的非凡气pò ()。
为了拥有和男航天员同样的体能,她常
常不顾疲bèi ()不堪的身体,日复一日,锲.而不舍,挑战极限。
十年间,刘洋一直心怀山海,眼有星辰,将她对祖国和航天事业炽.热的爱写满太空!她就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气pò ①疲bèi 不堪
(2)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锲.而不舍①炽.热
A.qìchìB.qièzhìC.qièchìD.qìzhì
二、字词书写
2.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下面是一幅内容为“百善孝为先”的书法作品,请用简
体楷书把它的内容写在田字格里。
三、选择题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家国情怀是什么?是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荒漠中做实验时,至死不懈
....的执著与担当;
是闻一多在大庭广众
....之下大骂特务时,慷慨淋漓的英勇与无畏;是浩浩荡荡
....的红军队伍翻越老山界时,永不退缩的乐观与顽强;是志愿军战士在马革裹尸的战场上奋勇杀敌时,
目不窥园
....的殊死搏斗……
A.至死不懈B.大庭广众C.浩浩荡荡D.目不窥园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无丝竹之乱耳”的“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乐器。
B.“令”是一种敬辞。
所以,我们在问候别人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C.弗罗斯特是美国诗人,因为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而被认为是农民诗人。
代表作有《白桦树》等。
D.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
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年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四、名句名篇默写
五、综合性学习
6.学校举行“孝老敬亲家庭行”活动,请你参与。
(1)【孝之道】
图是金文中的“孝”字,是由“子”字和省略笔画的“老”字组合而成,请结合字形解释“孝”字的含义。
(2)【孝之言】小华晚上要参加少年宫组织的庆元旦活动,放学后打电话告诉妈妈准备晚饭,以下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你马上给我准备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活动。
B.妈妈,你必须早一点准备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活动,别耽误我的事。
C.妈妈,你能早一点准备晚饭吗?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活动。
D.快点给我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活动。
(3)【孝之行】小华的爷爷是一名语文老师,年满六十退休。
小华要赠送爷爷一副对联,
六、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甲】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乙】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两首诗中都有“闲”字,说说各自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问题。
活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①每韵为一帖.
①有奇字素.无备者
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唐人尚未盛为之./何陋之.有(《陋室铭》)
B.以.草火烧/以.钱覆其口(《卖油翁》)
C.若.止印三二本/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D.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①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
11.文章在介绍活字印刷术时,注意突出“活”这个主要特点。
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活字印刷术的“活”体现在哪些方面?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少年书架
①我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
小时候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心里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家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③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A】
④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
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好久。
⑤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B】
⑥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⑦那时候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了,哪里还能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什呢?
⑧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飘着。
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
“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
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⑨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些能用的木料。
【C】
⑩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
⑪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
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
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
头过。
小小的书架成了!
⑫风来,漆干。
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
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⑬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
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D】
⑭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
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
即便如此,它也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
⑮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季羡林《做人与处事》有删改)12.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请根据下面的提示把情节补充完整。
① →① →① →书架伴我成长
13.品读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
14.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A.【A】B.【B】C.【C】D.【D】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烟花惊艳
①我家住的小区里,有家小理发店。
十四年来,它很朴素,也很有底气地存在着,犹如一株小草,自有风姿,并不理会花的鲜艳和树的参天。
②想说的是今年大年三十的事情。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快一年,但印象很深。
一般我不会挤在年三十晚上去理发,那时候,不是人多,就是他着急要打烊,赶火车回家。
但那几天因为有事情耽搁了,我一直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才去那里理发。
店里只剩下老板一人,他正弯腰要拔掉所有的电插销,关好水门和煤气的开关,准备关门走人了。
见我进门,他抬起身子,热情地和我打过招呼,把拔掉的电插销重新插上,拿过围裙,习惯性地掸了掸理发椅,让我坐下。
我有些抱歉地问他会不会耽误乘火车的时间。
他说没关系,你又不染不烫的,理你的头发不费多少时间的。
③就在他刚给我围上围裙的时候,店门被推开了,进来一位女同志,急急地问:还能做个头吗?我和老板都看了看她,三十多岁的样子,穿着件墨绿色的呢子大衣,挺时尚的。
我想,居然还有比我来得更晚的。
老板对她说:行,你先坐,等会儿!那女人边脱大衣边说,我一路路过好多家理发店都关门了,看见你家还亮着灯,真是谢天谢地。
④等她坐下来,我替老板隐隐地担忧了。
因为老板问她的头发怎么做,她说不仅要剪短,要拉直,而且关键是还要焗油,这样一来,没有一个多小时,是完不了活儿的。
等她说完这番话时,我看见老板刚刚拿起理发剪的手犹豫了一下。
⑤显然,她也看出来了老板这一瞬间的表情,急忙解释,带有几分夸张,也带有几分求情的意思说:求您了,待会儿,我得跟我男朋友一起去见他妈,是我第一次到他家,而且还是去过年。
虽说丑媳妇早晚得见公婆,但你看我这一头乱鸡窝似的头发,跟聊斋里的女鬼似的,别再吓着我婆婆!
⑥老板和我都被她逗笑了。
老板对她说:行啦,别因为你的头发过不好年,再把对象给吹了。
⑦我知道,老板的时间紧张,便赶紧向老板学习,愿意成人之美,让出了座位。
那女人感谢,开始从老板转移到我的身上。
我忙说:“还是谢谢老板吧。
”那女人哈哈一笑:“你们都是活雷锋!”
⑧我想别给老板添乱了,人家还得赶火车回家过年呢,便想趁老板忙着的时候,侧身走人。
谁知悄悄拿起外套刚走到门口,老板头也没回却一声把我喝住:别走啊!别忘了正月不剃头!虽然对正月不剃头这种明星说法并不认同,但我还是感动的坐了下来。
⑨老板麻利儿地做完她的头发,让她焕然一新。
老板招呼我坐上理发椅时,我对他说,不行就算了,火车可不等人。
老板却胸有成竹地说,没问题,你比她简单多了,一支烟的工夫就得!
⑩果然,一支烟的工夫,发理完了。
我没有让他洗头和吹风,帮他拔掉电插销,关好水门和煤气的开关,拿好他的行李,一起匆匆走出店门的时候,看见那位女人正站在门前没几步远的一辆汽车旁边,挥着手招呼着老板。
我和老板走了过去,她对老板说:上车,我送你上火车站。
看老板有些意外,她笑着说,走吧,候着您呢。
老板不好意思地说,别耽误了你的事。
女人还是笑着说,这时候不堵车,一支烟的工夫就到。
⑪汽车欢快地开走了。
小区里,已经有人心急地放起了烟花,绽放在大年夜的夜空,就像突然炸开在我的头顶,挺惊艳的。
(选文有改动)15.题目《烟花惊艳》有哪两层含意?
16.文章开头说这家理发店“它很朴素,也很有底气地存在着”,你认为这家理发店的“底气”来自于什么。
17.思考并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①第①段中“我还是感动的坐了下来”原因是什么?
①在①①两段的画线句中,老板和女顾客都强调了“一支烟的工夫”,他们这样说的目的
是什么?
18.文章第①段说“便赶紧向老板学习,愿意成人之美”。
说一说文中除了“我”,老板和女顾客什么事例体现他们“愿意成人之美”?
九、名著阅读
班级开展名著阅读分享活动,某同学准备和大家分享《海底两万里》阅读成果,请你帮
20.《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上关于“英雄”的释义:
①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
①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
你认为《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可以称为英雄吗?结合释义和人物相关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十、作文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
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就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
以“原来,我也很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文章中不许出现真实人名、地名、学校名,不得抄袭,要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抒发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