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3.实践观:实践、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和地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 客观物质活动
原始人在劳动
现代化农业收割机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 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 的现实基础。
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美苏宇航员太空握手
人类写给外太空的信
实践的形式: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 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 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亚里斯多德:不 同重量的物体下 落速度不同。
伽利略:不同重 量的物体下落速 度相同。
搭载嫦娥一号卫星的火箭点 火发射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 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主体
实践
主体客体化
实践 手段
实践 客体
客体主体化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价值关系: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在这一讲中,我们主要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角度阐述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人的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这 一讲的学习,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关于实践是认识论的首 要和基本的观点,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我们的 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实 践 • 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实 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