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业抄袭现象调查分析及对策——基于中美学生的对比视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抄袭严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是教育工作者深恶痛绝的一种恶劣行为,反映出教育的弊端。
这种现象较为普遍
地出现在中外学生身上,而且屡禁不止。
要克服这种现象,必须寻找原因,才有可能寻找到杜绝的可行办法。
笔者调查了200名中、
美学生,通过分析抄袭的原因,提出教会学生学习、善于欣赏学生、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制定惩罚措施等解决这一顽疾的办法。
抄袭中美学生对策
摘要关键词20
19年6月20日E-mail :jxyglllb@ 抄袭指窃取他人的作品当作自己的,包括完全或部分照抄他人作品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形式或内容的行为,它是一种严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
它既是学生与学者的治学态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与学校的学习与学术环境问题。
抄袭在大中小学生中都存在,不仅发生在中国也同样发生在国外,各国学者对抄袭剽窃的原因与解决办法早有探索。
彭尼库克与麦塔龙都曾经指出,对抄袭的定义不甚了解,对抄袭的错误原因及错误性质认识不清是导致抄袭剽窃的主要原因
[1][2]。
本调查旨在调查
中、美学生抄袭作弊现象的基础上,对中、美学生抄袭行为的原因做一定分析,希望通过研究结果能使这一问题得到理性分析,并为研究者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一、调查结果情况
针对目前学生抄袭现象,本次调查设计了一套运行方案。
首先,选取了中国与美国学生各100名,中国学生来源于移民城市——
—深圳,美国学生来源的城市选择了爱尔华州与明尼苏达州。
学生年龄分布在15至18岁,初步调查采用当面访谈、电话访谈以及Skype 、电邮、QQ 等形式访谈,收集访谈结果后,从30多个结果选项中选择了8个最集中的问题,设计了问卷,然后再把8个问题的问卷通过微信形式在中美学生中调查。
调查对象主要是高中一、二年级学生,对象不分种族、不分成绩好坏,不
分性格差异和年龄区别。
初次调查中、美各有30名学生,确定问卷后以微信形式分别调查了中、美100位学生。
调查结果发现,抄袭在中、美学生中都存在,但在中国较严重。
就是否有过抄袭行为一项,发现中国偶尔有抄袭剽窃行为的比例高达52%,而16%的学生经常抄袭,
6%的学生是每次作业考试都会抄袭。
这就意味着72%的学生有或曾有过抄袭剽窃行为。
根据抄袭量的比例调查,抄袭内容达60%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8%,
抄袭30%的学生占64%,而实质上构成30%抄袭的已经属于剽窃行为。
美国学生偶尔有抄袭剽窃行为的比例为22%,而6%的学生经常抄袭,3%的学生是每次作业考试都会抄袭。
这就意味着31%的学生有或曾有过抄袭行为。
根据抄袭量的比例调查,抄袭内容60%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抄袭30%的学生占24%。
其次,对抄袭的道德认识上,参与调查的中国学生有36%从主观上认为抄袭无关道德不道德,而对学校有关规定清楚一点和不太清楚的分别占48%与18%。
美国学生从主观认为抄袭很不道德和不太道德的是46%和36%,14%的学生认为抄袭无关道德不道德,只有4%的学生认为是不道德的。
对学校有关规定清楚一点和不太清楚的分别占20%与8%。
二、调查结果原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中美学生在抄袭原因方面既有
学生作业抄袭现象调查分析及对策
——
—基于中美学生的对比视角张向阳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深圳,518172)
33··
同一性也有差异性。
学习原因、疏于监管、惩罚不严是造成两国学生抄袭的主要原因,但相同原因下形成原因的具体情况又有所不同。
这里分别从中美学生各自形成的最主要几点原因进行分析。
1.中国学生抄袭的原因分析
(1)学习原因造成抄袭
学习本身的障碍与问题是造成抄袭行为的直接原因,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学生学习上有障碍。
主要表现在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对作业意义的认识等方面。
只有4%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学习方法非常熟悉,有60%的学生自认为基本掌握,36%的学生不太清楚。
而对学习形式方法是否重要的问题有58%的人认为非常重要,34%的同学认为重要。
而在调查中发现56%的学生是因为学习没有下足功夫造成抄袭,这主要是作业量巨大、学生不会制定计划,临时抱佛脚等原因。
有26%的同学认为省事,这主要是对学习意义缺乏认识。
还有一些学生只凭兴趣学习,不感兴趣的学习任务以抄袭来对付。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缺乏对学习目的的足够认识,学习方法不具备。
(2)对抄袭的道德认知有误
网络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但学生没有接受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
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现实生活而忽视学生虚拟空间的生活。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几乎没有深入到学生可以信手获取信息资源的虚拟世界。
学生的作弊方式更多的是利用手机,iPad作弊。
一些学校既没有对学生网络学习的引导,也没有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宣讲,更没有网络行为的校纪校规。
一些学校在积极防范网络抄袭方面完全还是空白,而有的学校即使有些规定条文,也不过是形同虚设。
这方面工作的疏忽、滞后,不仅使学校的教育管理跟不上网络发展的速度,而且使学生在网络道德法律方面意识淡薄。
(3)错误心理诱导
有些学生是出于虚荣心理,他们没有合理、科学的安排时间,把平时用于学习的时间过多地花在其他活动上,耽误了学习,但同时他们又希望在学习方面获得同学、老师的欣赏,因此不惜借他人作业来保持自己的面子。
一些学生则不愿正视自己的不足,把抄袭别人的作业成为自己的一种心理依托。
也有的学生因为父母期望值过高,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他们感觉不得不抄袭。
还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要求过于严厉,学生作业完成不好,教师会通知家长。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学生以抄袭来保全父母和自己的尊严。
2.美国学生抄袭的主要原因
在美国学生的问卷中,问题Why do students plagiarize?他们列举了很多原因。
首要原因是不知道作业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是作业要求大量信息,而从他处获得信息更容易省时;第三,获得好成绩的压力大过自己钻研学习材料;第四,是他们认为反正不会被抓着,即使抓着也还有机会。
美国的教育更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的均衡性、多样性与基础性,除了英语和数学两门最重要的课程外,还需要学习生活、科学、艺术、历史等。
(1)学生对学习缺乏足够的认识
美国学生的这些科目的成绩都将组成学生将来升学评估的GPA即平时成绩指标。
一些同学对某些科目不感兴趣,一些同学对选修课没有高度重视,而每一章节作业都是GPA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做作业时,这些同学企图通过抄袭等作弊方式来保持GPA。
但也有学生因为学习没有正确方法,怕GPA低而抄袭作弊。
特别是学校在研究性学习时,由于老师没有很好阐明如何引用文献,或开展一些教师布置的作业与实施的考核超出能力范围学生,学生出于GPA的压力作弊。
还有学生是为了弥补前期的失误,他们想尽量把分数拉高,使GPA提上来,但又能力有限,于是就想到了抄袭。
而有的同学是没有科学规划时间,在作业临近规定递交日时,来不及独自完成,把他人的拿来抄袭。
(2)缺乏网络技术监管与惩罚制度不严
网络为学生的抄袭剽窃提供了平台。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Google、Yahoo各种成了学生提取信息的数据库。
但目前网络对文件的保护,与对抄袭剽窃的识别与制止都处在极其摸索发展阶段,在没有相应法律约束情况下,自然泛滥成灾。
网络的这种乱象放任或鼓励了道德水平较低学生的抄袭剽窃行为,养成了学生对网络的任意攫取,抄袭变成了某些学生的一种习惯。
3.对比分析
把中美学生在抄袭态度与防治措施认识上进行比较不难看出,两国学生在同一问题上有相同的认识,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差异。
与美国学生相比,中国学生对于抄袭更多的认为是学习没有下足功
夫和大家都抄的缘故,然后就是习惯了,省事等原因。
而美国学生则认为首要原因是:They do not perceive the assignment as important and only copy to save time与The papers require lots of information, which is easy to glean from other sites.相同的地方是对学习目的性认识不清,是引起两国学生抄袭的共同原因,大家都抄我也抄和习惯抄袭是中国学生的主要原因,而美国学生则较为看重作业与测验分数,主要原因是中国学生基本上还是一考定终生,而美国学生的平时成绩即GPA是与他们升学直接挂钩的。
由此可看出两国对学生评估标准不一样,升学条件不一样会影响到学生对待抄袭的不同态度。
从中国的从众与习惯意识可以看出中国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不管作业、考试对自己重要不重要,反正大家都一样抄袭,也反映出责任意识较差。
在对抄袭是否道德的问题上,中国学生大部分没考虑是否道德,而美国学生大部分都知道这是不道德的,所以抄袭的现象没有中国学生严重。
在怎样降低学生抄袭现象问题上,美国学生认为自己应加强平时作业对课程知识掌握的重要性认识,其次,建议作业设计更接近他们的实际生活与水平,同时建议学校加强监管。
中国学生认为加强学校监管,减少作业量,形成正确的榜样引领作用。
三、解决学生抄袭问题的措施与建议
学生对抄袭与剽窃认识上的偏差不仅影响到学生今天的成绩,还会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
这里提出几点解决措施与建议。
1.教会学生学习
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理想教育、诚信教育,增加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网络道德、网络法制的教育,将学生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教育纳入到正规教育轨道上来。
加强自身教法研究,加强学法指导,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与手段进行学习。
2.教师要善于欣赏学生
善于肯定与激励学生的老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能促使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以坚强意志去克服困难,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能使他们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满足与成功感。
这样的学生会以独立思考独自解决问题为荣,他们也会在老师的不断启发、鼓励中培养良好的学习观。
孩子在鼓励中获得自信,在肯定中学会自爱。
3.科学布置作业与考核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适当留些作业给学生还是必要的,但教师应考虑作业的难易,学生在此年龄阶段需要掌握的多少,以及在作业量上,而不是一味的“题海战术”。
尽量布置一些开放性题目,设计一些层次不同的题目如基础题、提高题、挑战题。
各科老师之间应妥善协调,不能每个老师都认为自己科目重要,不考虑学生作业的总量,各自为阵,面对海量作业,学生苦不堪言,身心疲惫。
长此以往学生会发展一种厌恶情绪,厌恶老师、厌恶学习、厌恶校园生活,导致自暴自弃、不思进取、消极应付、以抄袭与剽窃来完成学习任务以回避教师的责备和保留尊严。
学期中与期末的考试形式与试题难易也应科学合理。
可采用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单独完成、小组完成或集体完成,可采用课堂完成或回家完成等不同形式,还可采用普查与抽查。
4.学校应设立一定的惩罚措施
对待抄袭剽窃行为的学生,处罚是必须的,但处罚应依剽窃与抄袭的程度采用不同形式来进行。
在美国,学校或任课老师依据抄袭与剽窃的程度会分别要求学生课堂重做;放学前后重做;给作业记“0”分;给课程记“0”分;要求重修,甚至美国的私立学校或某些公立学校学生则可能被开除。
学校现已有防止抄袭与剽窃的措施,比如学校采用“Turn it In”进行检测,学生从网络获得信息容易,老师检测也容易,并且学生自己在递交作业前还可以自我检测。
我国教育主管部门还需要进一步从教育政策、教育体制问题上作更科学、更理性、全方位的调整与改革,教育教学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应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加强科学评价,使教育教学符合今天社会的需要,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有真才实学又讲道德守规则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彭尼库克.借用他人的文字:文本所有权记忆与抄袭[J].TESOL季刊,1996(30).
[2]麦塔琳.C.对比修辞:一个美国写作老师在中国[J].大学英语,1985.
[作者:张向阳(1966-),女,湖南长沙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
]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