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检测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德一中2024届高三第一次检测
物理
本试卷共8页,25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2023.8.28
一、单选题(3×14=42)
1.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B.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147N获得反冲核178O,发现了中子
C.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2.图甲是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图乙是两分子系统的势能p E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同一温度下,气体分子的速率都呈“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
B.甲:气体在①状态下的内能小于②状态下的内能
C.乙:当r大于1r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D.乙:在r由1r变到2r的过程中分子力做负功
3.核能是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我国目前正式投入运营的核电站利用的核反应是()A.重核裂变,核燃料为铀B.重核聚变,核燃烧为铀
C.轻核裂变,核燃烧为氘D.轻核聚变,核燃料为氘
4.现利用固定在潜水器体外的一个密闭气缸做验证性实验:如图,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轻质导热活塞可自由移动。

在潜水器缓慢下潜的过程中,海水温度逐渐
降低,则此过程中理论上被封闭的气体()
A.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次数增多
B.压强与潜水器下潜的深度成正比
C .体积与潜水器下潜的深度成反比
D .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5.竖直放置的粗细均匀,两端封闭的细长㺳璮管中,有一段水银柱将管中气体分为A 和B 两部分,如图所示。

已知两部分气体A 和B 的体积关系是3B A V V =,温度相
同,将玻璃管温度均升高相同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将(
)A .向A 端移动
B .向B 端移动
C .始终不动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6.如图所示为水平放置的固定圆柱形汽缸,汽缸内被A 、B 两活塞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活塞之间用硬杆相连(硬杆的粗细可忽略),活塞与汽缸壁之间可无摩擦地滑动而不漏气。

现缸内气体温度为1T ,活塞在图示位置保持静止,若缸内气体温度缓慢下降到2T ,且降温幅度很小,外界环境压强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缸内气体将做等体积变化,活塞不发生移动
B .活塞将向右移动
C .活塞将向左移动
D .活塞再次静止时,缸内气体的体积、温度、压强与降温前相比都发生了变化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如图所示的ab bc cd da 、、、四个过程,其中ba 的延长线
通过坐标原点,a b c d 、、、四个状态气体的压强与温度如图所示,则(
A .气体在ab 过程中内能的增加量小于cd 过程中内能的减少量
B .气体在ab 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大于cd 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C .气体在bc 过程中体积的变化量小于da 过程中体积的变化量
D .气体在bc 过程中体积的变化量等于da 过程中体积的变化量
8.
如下左图是用于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右图是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实验发现4n =跃迁到2n =时发出的某种光照射左图实验装置的阴极时,
发现电流表示数不为零,慢慢移动滑动变阻器触点c ,发现电压表读数大于等于0.8V 时,电流表读数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n =跃迁
到2n =的光电
子动能为2.55eV
B .滑动变阻器触点c 向a 侧慢慢移动时,电流表读数会增大
C .其他条件不变,一群氢原子处于4n =能级跃迁发出的光,总共有3种光可以发生光电效应
D .用不同频率的光子照射该实验装置,记录电流表恰好读数为零的电压表读数,根据频率和电压关系可以精确测量普朗克常数
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温度由5C ︒升高到10C ︒,体积的增量为1V ∆;温度由283K 升高到288K ,体积的增量为2V ∆,则()
A .12
V V ∆=∆B .12V V ∆>∆C .12
V V ∆<∆D .无法确定
10.下列四幅图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识,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①、②、③三种射线分别为α射线、γ射线、β射线
B .图乙中氢原子发出的三条谱线波长1λ、2λ、3λ的关系为123
λλλ=+C .丙图是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由图可知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是不一样的,中等大小的核比结合能最大,这些核最稳定
D .丁图是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

由图可知a 、c 两束光的频率相等且大于b 光的频率
11.近年来,我国重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再破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向核聚变能源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该聚变反应的方程为221110H H X n +→+,已知氘核的质量为1m ,比结合能为E ,中子的
质量为2m ,反应中释放的核能为E ∆,光速为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聚变反应需克服两氘核间巨大的核力
B .反应产物X 为42He
二、多选题(4×8=32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不得分)
15.
许多光学现象在科学技术上得到了应用,以下对一些应用的解释,正确的是()
A .紫外验钞机利用的是紫外线的化学作用
B .X 光透视利用的是光的穿透作用
C .工业上的金属探伤利用的是γ射线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
D .红外遥感技术利用了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的特点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晶体一定具有固定的熔点,但不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B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体积不变,分子每秒平均碰撞器壁次数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C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中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 .当两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
17.下列关于微观世界中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认为,电子绕核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
B .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运动电子具有波动性
C .若氢原子从4n =能级跃迁到2n =能级时所发出的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该原子从5n =能级跃迁到1n =能级时所发出的光也一定可以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D .某重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为235113995192054380U n Xe Sr 2n +→++,该反应会释放出能量,
且13954Xe 的结合能比23592U 的大
18.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中三种射线中,α射线速度最快、β附线电离作用最强、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
B .图2中,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C .图3中,核反应堆的镉棒作用是为了调节中子数目,以控制反应速度
D .图4中,核裂变反应中生成物的结合能大于反应物的结合能
19.静止在O 点的146C 原子核发生衰变的同时,空间中加入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

之后衰变产物A 、B 两粒子的运动轨迹OA 、OB 如图虚线所示,不计重力和两粒子间的相互
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
B 两粒子均带正电
B .146
C 原子核发生的是α衰变
C .A 粒子为104Be
D .衰变后瞬间A 、B 粒子速度比为5:2
20.有一种测量气温的简易装置,其结构如图所示,大玻璃泡A 内封闭有一定量的空气,与A 相连的B 管插在水银槽中,管内水银面的高度x 可反映玻璃泡内空气的温度
(即环境温度),已知该温度计是按照标准大气压075cmHg p =进行温度刻度的。

当温度为27℃时,B 管内水银面的高度为16cm 。

B 管的体积与大玻璃泡A 的体积相比可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测温装置利用了气体的等容变化的规律
B .当温度为27℃时,封闭气体的压强相当于91cm 高的水银柱产生的
压强
C .若把该温度计置于高山顶进行测温,已知高山顶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则温度的测量值偏大
D .若该温度计因某种原因漏掉一部分气体,则温度的测量值偏大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受周围分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B .清晨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C .一物体在某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该物体一定是非晶体
D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如果体积不变,温度降低,分子与器壁每秒平均碰撞次数会减少
22.如图所示,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P 点,该原子核发生α衰变后,放出一个α粒子和一个新核,它们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轨迹的半径之比为45:1,重力、阻力和库仑力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射性元素原子核的电荷数是90
B .可能的核反应方程为238234492902U Th He →+
C .α粒子和新核的动量比为1:45
D .衰变前核的比结合能小于衰变后新核的比结合能
三、实验题(2×3+2×2=10)
23.在估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具体操作如下:
①取油酸 1.0mL 注入2500mL 的容量瓶内,然后向瓶中加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2500mL 的刻度为止,摇动瓶使油酸在酒精中充分溶解,形成油酸酒精溶液;
②用滴管吸取制得的溶液逐滴滴入量筒,记录滴入的滴数,直到达到1.0mL 为止,恰好共滴了100滴;
③在边长约40cm 的浅水盘内注入约2cm 深的水,将细爽身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再用滴管吸取油酸的酒精溶液,轻轻地向水面滴一滴溶液,酒精挥发后,油酸在水面上尽可能地散开,形成一层油膜,膜上没有爽身粉,可以清楚地看出油膜轮廓;
④待油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绘出油膜的形状;
四、解答题(16)25.如图所示,导热良好的固定直立圆筒内用面积2100cm S =,质量1kg m =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能无摩擦滑动。

圆筒与温度300K 的热源接触,平衡时圆
筒内气体处于状态A ,其体积3600cm A V =。

缓慢推动活塞使气体达到状态B ,此时体积
3500cm B V =。

固定活塞,升高热源温度,气体达到状态C ,此时压强51.410Pa C p =⨯。

已知从状态A 到状态C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14J Q =;从状态B 到状态C 。

气体内能增加25J U ∆=;大气压5
0 1.0110Pa p =⨯。

(1)求气体在状态C 的温度C T ;
(2)求气体从状态A 到状态B 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的功W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