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3.1、电和磁》教案(4)【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能量
1. 电和磁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在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通电后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每小组:1号电池、电池盒、小灯泡2个、灯座、开关、导线4根(短)、指南针,,,,,,一根长约150厘米的绝缘导线、胶带纸。

教师学生器材一套,另加磁针一个,条形磁铁一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电能使小灯泡发光的实验。

二、出示磁针,讨论影响指南针偏转的因素
1.不碰指南针你有办法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吗?为什么它会影响指南针?
(根据学生的想法师演示验证)
2.归纳:磁铁和铁能影响指南针,使它发生偏转。

三、提出研究问题:“电”和“磁”之间有联系吗?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了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你们猜指南针怎样了呢?
1.介绍实验方法:首先要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基本电路,先试一试灯泡会不会亮,然后双手拿住长一些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的方向一致。

观察:A.通电流之前,小磁针有没有变化?接通电流时指南针有没有变化?断开电流后又怎样了?反复做几次,结果怎样?
B.试试导线其他不同的放法,观察现象有什么不同?
2.生分组实验。

3.组织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导线不同的放法,现象有什么不同?
4.总结: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小磁针发生了偏转现象。

五、分析小磁针偏转现象产生的原因
1.有心的奥斯特在发现磁针微微转动了一下后喜出望外。

但是因为偏转角度很小,而且不很规则,这一跳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但奥斯特的脑中却产
生了一大堆问题,你现在是不是也有很多的问题啊?
2.提出关键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呢?”(分组讨论)
3.让学生尝试解释,然后分两个层次分析引导:
①磁针偏转与电流有没有关系,你的理由是什么?(肯定下)
导线中有电流就偏转,断开没有电流就复位,说明磁针偏转肯定与电流有关。

通电之前磁针没有偏转,而且导线是铜的,磁铁也不会吸引铜,所以磁针偏转不可能是导线的原因。

②小结:电流是如何使小磁针偏转的?可以肯定磁针偏转与电流有关,而且通电导线周围很有可能产生了磁,干扰了指南针使它发生偏转.
六、做利用短路使指南针偏转现象更明显的试验
1.实验中小磁针的偏转角度很小,你有办法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一些吗?
预设学生的想法:A.电池多用几节; B.加粗导线; C.去掉绝缘外皮;
2.从多用几节电池引导到利用电路短路加强电流的方法,并讲解实验方法。

要点:拿掉小灯泡保留开关,做到一切准备好之后再通电,开关做到一触即放。

3.学生做利用短路使磁针偏转更明显的实验。

4.小结结论:加大电流能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就是电流越强产生的磁就越强
我们还猜测哪些方法能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呢?
1.讲授绕线圈的方法与实验方法。

(不使用短路的方法)
观察:A.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线圈与一根导线相比哪个使磁针偏转更大?
B.试试线圈的各种放法,怎么放置小磁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提示:上方下方、平放竖起、指南针套在线圈里面等)
2.学生实验。

3.组织汇报。

4.小结:线圈越多小磁针偏转角度越大。

八、总结本节课的结论
1.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会产生磁.
2.电流越强,磁性越强.
九、谈学习体会,让学生知道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性。

十、运用:利用线圈和指南针检测废电池
用完了的废电池,是不是一点电都没有了呢?学了本课的知识能用我们的线圈和指南针检测一下吗?
让学生说说检测的思路:磁针偏转说明废电池里有电,磁针不偏转说明废电池里没有电,它们成了检测电流的检测器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