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计算题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计算题总汇
第一章企业战略与经营决策
一、企业经营决策方法——定量决策方法
(一)确定型决策方法
1、盈亏平衡点法
◆公式:Q0 = F/(P –v)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练习】
1、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2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40元,其盈亏平衡点的产量为()件。

A.20000 B.33333 C.50000 D.12500
答案:
2、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45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5元,产品单位售价为20元,其盈亏平衡点的产量为()件。

A . 12857
B . 22500
C . 30000
D . 90000
答案:
3、某企业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一款专门针对年轻人口味的啤酒。

生产该品种啤酒年固定成本为6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5元,产品售价为4元/瓶。

该企业生产该品种啤酒的盈亏平衡点产量为()万瓶。

A . 90
B . 150
C . 240
D . 400
答案:
4、某企业生产某产品,固定成本为65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5元,产品售价为4元/瓶,如该产品产量为500万瓶,则盈亏平衡时的产品售价为()元/瓶。

A . 1.2
B . 1.3
C . 3.8
D . 5.3
答案:
(二)风险型决策方法
1、期望损益决策法
◆公式:期望损益值= ∑该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该市场状态发生的概率
=市场状态1的损益值×市场状态1发生的概率+市场状态2的损益值市场状态2发生的概率+…+市场状态n发生的概率×市场状态n发生的概率
式中:损益值是指收益值或损失值
* 注意:考试一般就涉及三种自然状态,如“畅销、一般、滞销”,则公式如下:
期望损益值=畅销状态下的损益值×畅销状态发生的概率+一般状态下的损益值×一般状态发生的概率+滞销状态下的损益值×滞销状态发生的概率
◆选择方案的原则:选择期望损益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练习】
5、某厂在下一年拟生产某种产品,需要确定产品批量。

根据预测估计,这种产品市场状况
的概率是:畅销为0.3,一般为0.5,滞销为0.2。

其他有关数据见下表,使该厂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方案为()。

畅销一般滞销
0.3 0.5 0.2
I 30 25 20
Ⅱ35 30 20
Ⅲ20 30 25
Ⅳ35 30 25
A.I B.ⅡC.ⅢD.Ⅳ
答案:
6、某企业拟生产某种产品,根据预测估计,该产品的市场状态及概率是:畅销为0.3、一般为0.5、滞销为0.2,这三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分别为40万元、30万元和25万元。

该产品的期望损益值为()万元。

A.28 B.32 C.36 D.38
答案:
7、某企业生产新型手机产品方案共有甲产品、乙产品、丙产品和丁产品四种可供选择。

每种产品方案均存在着畅销、一般、滞销三种市场状态。

每种方案的市场状态及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经营损益表:单位:万元
若市场状态概率为:畅销0.3、一般0.5、滞销0.2,该企业选择甲产品能够获得的损益期望值为()万元。

A. 125
B. 135
C. 200
D. 210
答案:
8、子公司准备生产新药,有甲药、乙药和丙药三种产品方案可供选择。

每种新药均存在着市场需求高、市场需求一般、市场需求低三种市场状态。

每种方案的市场状态及其概率、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药业子公司三种产品方案的决策损益表
若该药业子公司选择生产甲药方案,则可以获得()万元收益。

A. 20.5
B. 19.0
C. 18.8
D. 16.6
答案:
(三)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1、乐观原则(大中取大)
◆决策原则:在不同自然状态下,考虑最好自然状态下,收益值最大或者损益值最小的方案
2、悲观原则(小中取大)
◆决策原则:在不同自然状态下,考虑最差自然状态下,收益值最大或者损益值最小的方案
3、折中原则(考虑最好和最差两个自然状态)
◆公式:折中损益值= ɑ×最大损益值+(1 - ɑ)×最小损益值
式中:“ɑ”表示乐观系数,即最优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1- ɑ”即最差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
◆决策原则:选择折中损益值最大的方案
4、后悔值准则决策
◆计算步骤:
①确定标准值(各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值或最小损失值)
②计算后悔值:用第一步选出的各自然状态下的标准值减去各自然状态下的其他收益值
③确定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
④选择最大后悔值最小的方案为最优的方案
5、等概率准则决策(求各自然状态的收益平均值)
* 注意:考试一般就涉及三种自然状态,如“畅销、一般、滞销”,则公式如下:
收益平均值=(畅销状态下的损益值+一般状态下损益值+滞销状态下损益值)/3
◆决策原则:选择平均值最大的方案
【练习】
某商品流通企业在开业前要选择本企业经营商品的品种,现有甲、乙、丙、丁四大类商品可供选择。

由于对未来几年的市场需求无法做到比较准确的预测,只能大致估计为:需求量较高、需求量中等和需求量较低三种情况。

三种情况的预计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总经理分别要求主管销售和财务的副总经理深入研究各大类商品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并结合各自经验来选择本企业经营商品的品种。

9、如采用悲观准则来决策,选择的商品大类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
10、如采用乐观准则来决策,选择的商品大类事()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
11、如当乐观系数α为0.6时,采用非确定型决策的折中准则来选择的商品大类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
12、如采用后悔值原则,选择的商品大类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
13、如认为需求量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是未知的,应给各种需求量可能的结果以相同的权数,用等概率准则来选择比较满意的方案,选择的经营商品大类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
14、某企业开发新产品,有四种产品方案可供选择,四种方案在不同市场利益值如下表所示。

决策者采用折衷原则进行决策,给定最大值系数α=0.75,该企业应选择的方案为()。

各方案损值方案单位:万元
A. 方案Ⅰ
B. 方案Ⅱ
C. 方案Ⅲ
D. 方案Ⅳ
答案:
15、某企业开发新产品,有四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四种方案在不同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参见下表,采用乐观原则判断,该企业应选择()。

各方案损值方案单位:万元
A . 方案Ⅰ
B . 方案Ⅱ
C . 方案Ⅲ
D . 方案Ⅳ
答案:
16、某企业生产新型手机产品方案共有甲产品、乙产品、丙产品和丁产品四种可供选择。

每种产品方案均存在着畅销、一般、滞销三种市场状态。

每种方案的市场状态及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经营损益表:单位:万元
若根据折中原则进行新手机生产决策(最大值系数α=0.7),四种产品方案中,可使该企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方案为()。

A. 甲产品
B. 乙产品
C. 丙产品
D. 丁产品
答案:
17、拟出推一种儿童果汁饮品,目前有生产A、B、C、D四种不同果汁的备选方案可供选择。

未来市场状况存在畅销、一般和滞销三种可能,但各种情况发生的概率难以测算。

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该农场对四种备选方案的损益值进行了预测,在不同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若根据后悔值原则进行决策,该农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方案为()。

A.生产A果汁B.生产B果汁C.生产C果汁D.生产D果汁
答案:
【第一章计算题练习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公式:盈亏平衡产量=固定成本/(单件-单位可变成本)=1000000/(40-20)=50000(件),故选C。

2、答案:D
解析:根据公式,盈亏平衡点产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可变成本)=450000/(20-15)=90000(件),故选D。

3、答案:D
解析:本题求盈亏平衡点,根据公式:盈亏平衡点产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固定成本:中文资料已知“生产该品种啤酒年固定成本为600万元”,即6000000元;(2)单位变动成本:中文资料已知为2.5元;
(3)单价:中文资料已知为4元/瓶;
将上述信息代入公式:保本销售量(盈亏平衡点)=6000000/(4-2.5)=6 000000/1.5 = 4000000 ,即400万瓶,故选D。

4、答案:C
解析:同样根据盈亏平衡点产量公式,Q0 = F/(P –v),也就是假设盈亏平衡点为500万瓶时,求产品的单价,因此代入公式,5000000=6500000/(P-2.5),求出P = 3.8元,故选C。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决策收益表法,求出各方案的期望值,最后选择期望值最大的方案:
方案I:30×0.3+25×0.5+20×0.2=9+12.5+4=25.5
方案II:35×0.3+30×0.5+20×0.2=10.5+15+4=29.5
方案III:20×0.3+30×0.5+25×0.2=6+15+5=26
方案IV:35×0.3+30×0.5+25×0.2=10.5+15+5=30.5
由上可知,方案IV期望值最大,故选方案IV为最优方案。

6、答案:B
解析:期望损益值=0.3×40+0.5×30+0.2×30=32(万元),故选B。

7、答案:D
解析:甲产品的期望损益值=450×0.3+250×0.5+(-250) ×0.2=135+125+(-50)=210万元,故D选项正确。

8、答案:A
解析:根据上题已判断出采用风险性决策的方法,因此采用决策收益表法来计算甲方案的收益,即甲方案的期望值=45×0.3+20×0.5+(-15)×0.2=20.5万元,故选A。

9、答案:D
解析:悲观准则“小中取大”,即在最差状态下选择受益最大或损益最小的方案为最佳方案,因此比较需求量较低的情况下,甲:-800;乙:-1000;丙:-200;丁:100。

则丁为最佳方案。

10、答案:B
解析:乐观准则“大中取大”,即在最好状态下选择收益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佳方案。

因此比较需求量较高的情况下,甲:3000,乙:5000;丙:3000;丁:4000,故选择乙为最佳方案。

11、答案:B
解析:折衷准则需带入公式计算出折衷损益值,选择折衷损益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佳方案。

折衷损益值=α×最大损益值+(1-α)×最小损益值。

代入公式:
甲:0.6×3000+(1-0.6)×(-800)=1800+(-320)=1480;
乙:0.6×5000+(1-0.6)×(-1000)=3000+(-400)=2600;
丙:0.6×3000+(1-0.6)×(-200)=1800+(-80)=1720;
丁:0.6×4000+(1-0.6)×100=2400+40=2440
故比较选择折中损益值最大的乙方案(2600)为最佳方案。

12、答案:D
解析:根据后悔值原则具体选择步骤如下:
(1)确定各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值分别是:
畅销:5000
一般:2000
滞销:100
甲方案:2000
乙方案:1500
丙方案:2000
丁方案:1000
(4)选择最大后悔值最小的方案为最优的方案,因此丁方案最大后悔值“1000”是最小的,故选择丁方案为最优的方案。

13、答案:D
解析:等概率原则即求损益额平均值,然后选择损益额平均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佳方案。

甲:[3000+1000+(-800)]/3=3200/3≈1067
乙:[5000+5000+(-1000)]/3=4500/3=1500
丙:[3000+2000+(-200)]/3=4800/3=1600
丁:(4000+1000+100)/3=5100/3=1700
故选择收益平均值最大的丁方案(1700)为最佳方案。

14、答案:C
解析:求各方案的折衷损益值,根据公式“折衷损益值=ɑ×最大损益值+(1-ɑ)×最小损益值”,计算如下:
方案Ⅰ:60×0.75+40×(1-0.75)=55
方案Ⅱ:70×0.75+30×(1-0.75)=60
方案Ⅲ:85×0.75+15×(1-0.75)=67.5
方案Ⅳ:95×0.75+(-20)×(1-0.75)=66.25
选择折衷损益值最大的方案,即方案Ⅲ(67.5),故选C。

15、答案:D
解析:乐观原则,即大中取大,也就是只考虑在最好自然状态下,即畅销的状态下比较各方案的收益值,选择收益值最大的方案,因此对比四个方案在畅销时的收益值分别为:50、60、70、90,可知Ⅳ(90)最大,故选D。

16、答案:A
解析:根据折中原则分别求各方案折中损益值如下:
甲产品:450×0.7+(-250)×0.3=315+(-75)=240
乙产品:300×0.7+(-100)×0.3=210+(-30)=180
丙产品:400×0.7+(-200)×0.3=280+(-60)=220
丁产品:350×0.7+(-170)×0.3=245+(-51)=194
选择折中损益值最大的产品方案,即甲产品(240)为最优产品方案,故A选项正确。

17、答案:C
解析:根据后悔值原则判断如下;
(1)选出各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值分别为:100、50、20;
(2)计算后悔值:
(3)选择每个方案的最大后悔值:生产A果汁:40;生产B果汁:30;生产C果汁:20;生产D果汁:50
(4)比较四个方案的最大后悔值,选择最大后悔值最小方案为最优方案,即生产C果汁(20)为最优方案,故选C。

第三章市场营销与品牌管理
一、定价方法
(一)成本导向定价法——在成本基础上加上一定比例的加成后制定出来的产品价格
◆公式:产品价格=产品单位成本×(1+加成率)
【练习】
1、经合算得知某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为2000元,企业希望该产品获得25%的收益率,根据成本加成定价法,该产品的单位产品价格是()元。

A.2500 B.2000 C.1500 D.500
答案:
2、经核算得知某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为62元,企业希望该产品的目标利润率达到20%,则该产品的单位价格是()元。

A. 74.4
B. 76.2
C. 77.2
D. 78.1
答案:
(二)目标利润定价法
◆公式:目标价格=单位成本+[(目标收益率×资本投资额)÷销售量]
【练习】
3、某小家电制造商生产产品的单位成本为20元,预期销售量为10000件,投资额为50万
元,投资收益率为20%,则用目标利润定价法确定商品单价为()元。

A. 10
B. 21.6
C. 22
D. 30
答案:
4、企业投资某产品生产线,投资额为200万元,投资收益率为20%,如该产品的单位可变成本为15元,固定成本为16万元,预期销售量为40000件,则采用目标利润定价法确定该产品的价格为()元。

A. 15
B. 16
C. 29
D. 31
答案:
【第三章计算题练习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公式,产品价格=单位产品成本×(1+加成率)=2000×(1+25%)=2500(元),故选A。

2、答案:A
解析:根据公式,产品价格=产品单位成本×(1+加成率)=62 ×(1+20%)=74.4元,故选A。

3、答案:D
解析:根据公式:目标价格=单位成本+[(目标收益率×资本投资额)÷销售量]=20+[(20% ×500000)÷10000]=20+(100000÷10000)=20+10=30元,故选D。

4、答案:C
解析:根据公式,目标价格=单位成本+(目标收益率×资本投资额÷销售量),计算如下:(1)单位成本:题目已知固定总成本为16万元,销售量为40000件,则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60000/40000=4元,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题目已知为15元,则单位成本=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单位产品变动成本=15+4=19元;
(2)目标收益率:题目已知为20%;
(3)资本投资额:题目已知200万元,即2000000元;
(4)销售量:题目已知为40000件;
将上述信息代入公式,目标价格=19+(20%×÷40000)= 19+10=29元,故选C。

第四章生产管理与控制
一、单一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核算
★上述公式计算出的结果均为“xxx件产品”
【练习】
1、已知设备组有机器10台,每台机器一个工作日的有效工作时间是10小时,每台机器每小时生产50件产品,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该设备组一个工作日的生产能力是()件。

A.500 B.5000 C.6000 D.7000
答案:
2、某车间单一生产某产品,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车间生产面积1000平方米,每件产品占用生产面积2.5平方米,每生产一件产品占用时间为2小时,该车间的生产能力是()件。

A. 1500
B. 1600
C. 1800
D. 8000
答案:
3、某配件生产企业的流水线的有效工作时间为每日10小时,流水线节拍为15分钟,则该企业流水线每日的生产能力为()件。

A. 40
B. 50
C. 60
D. 80
答案:
4、单选题:某钳工车间生产面积500平方米,单一生产产品A,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每件产品A占用生产面积2.5平方米,生产一件产品A占用时间为1小时,则该钳工车间的日生产能力是()件。

A.800 B.1200 C.1500 D.1600
答案:
5、某企业的齿轮生产流水线有效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流水线节拍为5分钟,该流水线每日的生产能力是()件。

A. 85
B. 90
C. 96
D. 100
答案:
6、某企业生产单一品种产品,生产该产品的设备共4台,每件产品台时定额为l0分钟,单位设备每天有效工作时间为420分钟,则该设备组每天的生产能力为()件。

A. 152
B. 164
C. 168
D. l72
答案:
7、某车间生产某单一产品,车间共有车床l0台,全年制度工作日设为250天,单班制,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设备修理必要停工率为10%,单台设备每小时产量定额为100件,则该设备组的年生产能力为()件。

A.15000 B.18000C.180000 D.1800000
答案:
8、某车间单一生产某产品,车间共有车床10台,全年制度工作日设为250天,两班制,每班工作7.5小时,设备计划修理时间占有效工作时间的10%,单件产品台时定额为0.5,则
设备组的年生产能力为()件。

A. 33250
B. 33750
C. 62500
D. 67500
答案:
二、盈亏平衡分析法
◆公式:
(1)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销量)
(2)盈亏平衡点产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3)销售收入=产销量×单价
【练习】
9、某企业去年计划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单价为600元,单位产品的变动费用为200元,其固定成本为600万元,根据以上资料确定该企业今年产销量不赔的最低量为()件。

A. 14000
B. 14500
C. 15000
D. 16000
答案:
10、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产品固定成本为16万元,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400元,预计产量为10000件,则单价为()元时,该企业不盈利也不亏损。

A. 406
B. 416
C. 500
D. 616
答案:
11、某企业生产一种电动按摩器,年销售量l00万台,固定成本总额为l0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5元,该电动按摩器的盈亏临界点价格为()元/台。

A.55 B.65C.75 D.85
答案:
12、某企业在确定产品产量指标时采取盈亏平衡分析法,盈亏平衡示意图见下图。

该企业2012年计划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单价为500元,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250元,总固定成本为600万元。

该企业2012年若想盈利100万元,则产销量是()件。

A.12000 B.22500
C.14000 D.28000
答案:
三、期量标准
◆公式:
(1)批量=生产间隔期×平均日产量
(2)生产间隔期=批量/平均日产量
【练习】
13、某企业成批轮番生产一批产品,产品的生产间隔期是20天,平均日产量为50台,则批量为()台。

A. 50
B. 100
C. 700
D. 1000
答案:
14、某企业成批轮番生产产品,产品的生产批量为120台,平均日产量为10台。

该产品的生产间隔期是()天。

A. 6
B. 8
C. 10
D. 12
答案:
四、在制品定额法
◆公式:
1、本车间出产量=后续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半成品外售量+(期末库存半成品定额-期初预计库存半成品结存量)
2、本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出产量+本车间计划允许废品及损耗量+(本车间期末在制品定额-本车间期初在制品预计结存量)
【练习】
某汽车企业生产15-8型号汽车,年产量10000台,每台15-8型号汽车需要A1—001型号齿轮1件。

该企业年初运用在制品定额法来确定本年度车间的生产任务,相关信息及数据见下表:
在制品定额计算表
15、装配车间的投入量是()台。

A. 8050
B. 9250
C. 10000
D. 11000
答案:
16、根据市场和企业状况,装配车间15-8型号汽车的投入量调整为15000台,则齿轮加工车间的A1-001型号齿轮出产量是()个。

A. 14000
B. 14500
C. 15000
D. 16000
答案:
17、某企业生产A型号机床,每台机床需要A1-002型号齿轮1件,相关信息及数据见下表:
产品名称A型号汽车
产品产量(台)15000
零件编号A1-002
采用在制品定额法计算A1-002型号齿轮加工车间齿轮出产量为()个。

A. 14000
B. 15000
C. 16000
D. 17000
答案:
五、提前期法
◆生产提前期的相关公式:
①本车间投入提前期=本车间出产提前期+本车间生产周期
②本车间出产提前期=后车间投入提前期+保险期
③提前量=提前期×平均日产量
◆提前期法(累计编号法)公式:
①本车间出产累计号数=最后车间出产累计号+本车间出产提前期×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
②本车间投入累计号数=最后车间出产累计号+本车间投入提前期×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
【练习】
某生产农用机械的企业,采用提前期法来确定2月份各车间的生产任务。

9月份装配车间(最后车间)生产到100号,装配车间产品的平均日产量为10台。

该产品在机械加工车间的出产提前期为40天,生产周期为40天。

18、机械加工车间2月份的出产累计号是()号。

A. 100
B. 200
C. 500
D. 900
答案:
19、机械加工车间2月份的投入累计号是()号。

A. 100
B. 200
C. 500
D. 900
答案:
【第四章计算题练习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设备组生产能力核算,按照公式M=F×S×P或M=F×S/t,根据题目信息计算如下:(1)设备数量(S):题目已知为10台;
(2)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F):题目已知为10小时;
(3)产量定额(P):题目已知每小时生产50件;
将上述信息代入公式,M=F×S×P=10×10×50=5000(件),故选B。

2、答案:B
解析:作业场地生产能力计算,根据公式,M=(F×A)/(a×t),计算如下:
(1)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F):题目已知为“8”小时;
(2)生产面积(A):题目已知车间生产面积为“1000”平方米;
(3)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a):题目已知每件产品占用生产面积“2.5”平方米;
(4)单位产品占用时间(t):题目已知生产一件产品占用时间为“2”小时;
将上述信息代入公式,作业场地生产能力=(8×1000)/(2.5×2)=1600(件),故选B。

3、答案:A
解析:流水线生产能力计算,根据公式,M=F/t,计算如下:
(1)流水线有效工作时间(F):题目已知每日10小时,即“600”分钟;
(2)流水线节拍(t):题目已知为“15”分钟;
将上述信息代入公式,流水线生产能力=600/15=40(件),故选A。

4、答案:D
解析:题目告知的是生产面积,可知应采用“作业场地”生产能力的计算公式,M=(F×A)/(a×t),计算如下:
(1)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F):题目已知“8小时”
(2)生产面积(A):题目已知“500平方米”
(3)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a):题目已知“2.5平方米”
(4)单位产品占用时间(t):题目已知“1小时”
将上述信息代入公式:钳工车间的生产能力=(8×500)/(2.5×1)=4000/2.5=1600件,故选D。

5、答案:C
解析:根据流水线生产能力计算公式:M=F/r,计算如下:
(1)根据题目中信息“有效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可知“F”为8小时,即480分钟;(2)根据题目中信息“流水线节拍为5分钟”,可知“r”为5分钟;
(3)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M=F/r=480/5=96件,故选C。

* 注意:本题应当注意的是F的单位“小时”和r的单位“分钟”要保持一致。

6、答案:C
解析:根据设备生产能力计算公式:M=F×S×P或M=(F×S)/t计算如下:
(1)根据题目中信息“生产该产品的设备共4台”,可知“S”设备数量为“4”台;
(2)根据题目中信息“每件产品台时定额为l0分钟”,可知“t”时间定额为“10”分钟;(3)根据题目信息“单位设备每天有效工作时间为420分钟”,可知“F”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为“420”分钟;
(4)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M=(F×S)/t=(420×4)/10=168件,故选C。

7、答案:D
解析:根据设备生产能力计算公式:M=F×S×P或M=(F×S)/t计算如下:
(1)根据题目信息“车间共有车床l0台”,可知“S”设备数量为“10”台;
(2)根据题目信息“全年制度工作日设为250天,单班制,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设备修理必要停工率为10%”,可知“F”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为:250×8×(1-10%)=1800小时;(3)根据题目信息“单台设备每小时产量定额为100件”,可知“P”产量定额为“100”
件;
(4)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M=F×S×P=1800×10×100=1800000件,故选D。

8、答案:D
解析:根据设备生产能力计算公式:M=F×S×P或M=(F×S)/t计算如下:
(1)根据题目信息“车间共有车床l0台”,可知“S”设备数量为“10”台;
(2)根据题目信息“全年制度工作日设为250天,两班制,每班工作7.5小时,设备计划修理时间占有效时间的10%”,可知“F”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为:250×7.5×2×(1-10%)=3375小时;
(3)根据题目信息“单件产品台时定额为0.5”,可知“t”产量定额为“0.5”;
(4)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M=(F×S)/t=(3375×10)/0.5=67500件,故选D。

9、答案:C
解析:根据盈亏平衡点产量公式,盈亏平衡点产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计算如下:
(1)固定成本:题目已知600万元,即6000000元;
(2)单价:题目已知为600元;
(3)单位产品变动成本:题目已知为200元;
将上述信息代入公式,盈亏平衡点产量=6000000/(600-200)=15000(件),故选C。

10、答案:B
解析:根据盈亏平衡点产量公式,盈亏平衡点产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计算如下:
(1)产量:题目已知为“10000”件;
(2)固定成本:题目已知为16万元,即160000元;
(3)单位产品变动成本:题目已知为“400”元;
将上述信息代入公式,10000=160000/(单价-400)=416元,故选B。

11、答案:B
解析:根据公示,盈亏平衡点产销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计算如下:
(1)盈亏平衡点产销量:题目已知“年销售量l00万台”,即为“”台;
(2)固定成本:题目已知“固定成本总额为l000万元”,即为“”元;
(3)单位变动成本:题目已知为“55”元;
将上述信息代入公式,1000000=10000000/(单价-55),推出单价=65元,故选B。

12、答案:D
解析:根据公式,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销量)],计算如下:(1)利润:题目已知 100万元,即1000000元
(2)固定成本:资料已知600万元,即6000000元
(2)单价:资料已知500元
(3)单位变动成本:资料已知250元
(4)销售收入=产销量×单价=产销量×500
将上述信息代入公式:1000000=(产销量×500)-[6000000+(250×产销量)],推出产销量=28000件,故选D。

13、答案:D
解析:根据公式,批量=生产间隔期×平均日产量=20×50=1000台,故选D。

14、答案:D
解析:根据公式,生产间隔期=批量/平均日产量=120/10=12天,故选D。

15、答案:D
解析:根据公式:装配车间的投入量=本车间出产量+本车间计划允许废品数+(本车间期末在制品定额-本车间期初在制品预计数)=10000+0+2000-1000=11000,故选D。

16、答案:C
解析:根据公式:车间出产量=后续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半成品外售量+(车间之间半成品占用定额-期初预计半成品库存量),因题目中提到“投入量调整为15000台”,故车间出产量=15000+0+1000-1000=15000,故选C。

17、答案:D
解析:题目要求计算齿轮加工车间的出产量,根据公式,本车间出产量=后续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半成品外售量+(期末库存半成品定额-本车间期初预计库存半成品结存量),计算如下:
(1)后续车间投入量,即装配车间投入量为“16000”;
(2)本车间半成品外售量,表格已知为“500”;
(3)本车间期末库存半成品定额,表格已知为“1500”;
(4)本车间期初预计库存半成品结存量,表格已知为“1000”;
将上述信息代入公式,齿轮机加工车间出产量=16000+500+1500-1000=17000个,故选D。

18、答案:C
解析:根据公式,本车间出产累计号数=最后车间出产累计号+本车间的出产提前期×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计算如下:
(1)最后车间累计号:中文已知装配车间是最后车间,其累计编号为“100”号;
(2)本车间的出产提前期:即机械加工车间的出产提前期,中文已知为“40”天;
(3)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即装配车间平均日产量,中文已知“10”台;
将上述信息代入公式,机械加工车间出产累计号数=100+40×10=100+400=500号,故选C。

19、答案:D
解析:根据公式,本车间投入累计号数=最后车间出产累计号+本车间的投入提前期×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计算如下:
(1)最后车间累计号:中文已知装配车间是最后车间,其累计编号为“100”号;
(2)本车间的投入提前期:即机械加工车间的投入提前期,中文资料已知“该产品在机械加工车间的出产提前期为40天,生产周期为40天”,然后根据公式计算,本车间投入提前期=本车间出产提前期+本车间生产周期=40+40=80天;
(3)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即装配车间平均日产量,中文已知“10”台;
将上述信息代入公式,机械加工车间投入累计号数=100+80×10=100+800=900号,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