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贸易顺差的推动下,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 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约 1.95万亿美元,2009年更是 增至2.399万备国,截至2010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为2.8473
2012-12-15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8.7%。
1、人民币国际化政治条件分析 2、人民币国际化经济实力分析
我国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探索
2012-12-15
“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是由该国的 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决定的,
它是大国之间长期博弈的结果。”
——葛兆强
2012-12-15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
•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 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 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尽管目前人民币 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 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 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2012-12-15
1、人民币国际化政治条件分析 2、人民币国际化经济实力分析
3、 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市场条件分析 4、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因素分析 5、 人民币国际化币值因素分析
2012-12-15
2、人民币国际化经济实力分析
雄厚的经济实力是一国货币成为世界货币的根 本条件。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增长,提供了人 民币国际化所需的强大经济后盾。
社会和谐,这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人民币走向国 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2-12-15
(二)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但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仍显不足
“广泛参与世界政治事务的国家,可以天然的带动和
促进该国经济的进一步国际化以及货币的国际化”(杨梦
婕、张寻远,2010)。我国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广泛的双边 或多边合作,这为人民币走向世界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 是一个政治大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 用,但也应认识到,相对于美国和欧盟,我国的政治实力 仍显不足,我国在IMF中的投票权与我国的身份和地位不 成比例,在很多重大的国际场合,我国仍缺乏话语权,这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2012-12-15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对于货币的国际化的概念界定,按货币功能划分能提供一
个相对完善的框架。根据Kenen的定义,货币国际化是指一种 货币的使用超出国界,在发行国境外可以同时被本国居民或非 本国居民使用和持有。他对货币的国际使用按货币功能划分提 供了较早的理论探讨。Chinn and Frankel编制了国际化货币 所具备的国际功能的一份清单(见表1)。根据这份清单,一 种国际化货币能为居民或非居民提供价值储藏、交易媒介和记 账单位的功能。具体来讲,它可用于私人用途的货币替代、投 资计价以及贸易和金融交易,同时也可用作官方储备、外汇干 预的载体货币以及钉住汇率的锚货币。这种划分可以作为理解 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框架。
3、 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市场条件分析 4、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因素分析 5、 人民币国际化币值因素分析
2012-12-15
3、 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市场条件分析
(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但总体上仍不够成熟
近年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渐行渐快,金融市场发展迅速, 金融法制化程度加深,金融规则日益与国际接轨,但与发达 国家相比,仍还处于起步阶段。具体表现在:我国银行体系 不完备,运作水平低下,不良贷款率及资本充足率让人担忧; 我国银行跨国经营能力低;缺乏一个成熟的二级金融市场, 金融衍生品市场和外汇市场不发达;金融工具欠缺,金融产
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签订类似
协定,货币互换总额为6500亿 元人民币。这一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币在国际结算 中的稳定性和公信力,从而为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
2012-12-15
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对外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
我国政府允许境外金融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2005年,
亚洲发展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分别发行了价值10亿元人民
我国的强制结售汇制度削弱了企业对外汇市场价格反映的主动 性,这些导致外汇市场供求不平衡,影响了人民币的自由流通,
2012-12-15 限制了人民币的国际化。
(三)我国金融监管不成熟且缺乏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 有效机制
人民币的国际化会增加我国的金融风险,加大我国宏 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难度,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国建立一 个健全的监管职能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来应对人民币国 际化所带来的风险。 我国虽然建立了由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 监会构成的金融监管体系,但是金融监管仍处于起步阶段, 其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检验。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 高,国际金融风险对我国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我国的金 融监管机构通常只注重国内的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而对 国际金融风险的防范还需加强。我国缺乏防范国际金融风 险的有效机制,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大制约因素。
至关重要。若人为地干预汇率和利率,就会导致这些市场的供
求失衡,扭曲宏观经济,制约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始于1996年,但至今仍未完全放开, 存贷款利率仍受到严格管制。2005年我国汇率制度与国际接轨,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管理浮动汇率建立起来,但央行对
汇率的生成仍然具有较大控制权,汇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同时
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扩大到北京、四川等20个省市自治区。
这些举措扩大了人民币的国际使用范围,增加了人民币 的使用量,截止2010年5月,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已近
500亿元。
2012-12-15
(三)中国人民银行与多国签订货币互换协定
200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政府签订了 1800亿元的人民币互换协定, 随后又与中国香港、马来西 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
口大国,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进一步增长到29727.6亿美
元。贸易额的增加增大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人民币的需求, 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一大推动力。
2012-12-15
(三)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庞大 充足的外汇储备可满足兑换的需要,同时雄 厚的外汇储备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增强宏观调控能力,维持汇率稳定。在持续多年
1、人民币国际化政治条件分析
一国货币国际化的政治条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该国
政治局势保持长期稳定;二是该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
在世界政治格局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政治局势长期稳定
稳定的政治局势能够为一国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 境,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并保持金融秩序的稳定,增强
该国货币的信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局势长期稳定,
2012-12-15
(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前列但人均GDP仍然 处 于较低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近些
年我国GDP的年均增长率达9%。 2000年我国GDP突破10000亿美
元大关,跃居世界第六,21世纪头一个十年,我国经济更是发 展迅猛,一路赶超英法德日等经济强国,截止2010年,我国GDP 总量已达397983亿人民币,折合美元58791亿,超过日本,成为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庞大的经济规模和迅猛发展的国民经济为 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强大驱动力。但同时也应该看出,2010 年我国GDP总量虽然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只有4400 美元,排名世界第124位,还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2012-12-15
(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工作的展开推进人民币 国际化
200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六部委共同发 布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 随后, 上海、广州、深圳、东莞和珠海五个城市率先开展人民 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工作,人民币的国际化迈开重要一 步。2010年6月,六部委又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将人民币
币和11.3亿元人民币的l0年期债券。 2007年6月以来,内地金融 机构在中国香港累计发行 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债券。 这些债券的发行扩大了人 民币债券的国际发行和流
通范围。
2012-12-15
(五)推进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推进货币的国际化,一个
健全的与国际接轨的高效率金
融中心必不可少。2009年3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 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 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2012-12-15
表2在表1的基础上简单总结了当前人民币国际/区域使用所达 到的程度。表2显示,人民币目前既不能发挥价值储藏的功能,也不 能作为官方用途的锚货币。虽然人民币已经开始成为贸易和金融交 2012-12-15 易的载体和计价货币,但是作用范围十分有限。
•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人民币作为支 付和结算货币已被许多国家所接受,事实上,人 民币在东南 亚的许多国家或地区已经成为硬通货。 从近几年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流通情况及使用范围 可分为三种类型: • 第一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国家。 人民币的流通使用主要是伴随旅游业的兴起而得到 发展的。 • 第二种,在中越、中俄、中朝、中缅、中老等边境 地区。人民币的流通使用主要是伴随著边境贸易、 边民互市贸易、民间贸易和边境旅游业的发展而得 到发展的。 • 第三种,,在中国的香港和澳门地区。由于内地和 港澳地区存在著密切的经济联系,每年相互探亲和 旅游人数日益增多,人民币的兑换和使用相当普遍。
2012-12-15
(二)我国经济开放程度提高且对外贸易迅速增长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生贸易往来是一国货币流向世界的 基本途径。两国贸易中一般选择出口国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和 计量单位,一国的贸易额越大,其货币的国际影响就越大。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增幅连续保持20%以上,1978-2008年,
我国贸易额占世界的比重由0.8%上升到10%。2009年,我国 进出口总额达到22069.48亿美元,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出
2012-12-15
三、国际货币的条件
一般而言,国际货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发行国政治 稳定且在国际上的影响较大;二是发行国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经济开放性程度高且对外贸易额巨大;三是发行国拥有完善的
金融体系和健全发达的金融市场;四是政府支持本国货币国际 化,并推行有利于本国货币国际化的政策;五是发行国货币币 值稳定,具有较好的信誉。 从这些方面来看,人民币确实具有发展成国际货币的可能
的国际化。
2012-12-15
(一)我国政府逐渐放宽对外贸收支的外汇管制
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渐放宽对外贸收支的外汇管制,1996
年12月,我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可自由兑换,但人民
币资本项目尚未实现完全自由可兑换。一国货币实现完全的 国际化必须以资本项目可兑换为依托。资本项目的管制限制 了人民币的流动性,制约了其流通范围。人民币资本项目虽 然不能自由兑换,但我国政府逐渐放宽对其的管制,目前受 到严格管制的资本项目仅占10%,“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 确指出,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的完全自 由可兑换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品单一,衍生金融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均显不足;金融市场
主体缺乏竞争意识,风险管理能力较低等。总而言之,我国 缺乏一个开放的、深入的、广泛的、稳健的金融市场,这在
2012-12-15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二)我国利率和汇率尚未完全市场化
一国经济要想充分与国际接轨,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
2012-12-15
1、人民币国际化政治条件分析 2、人民币国际化经济实力分析
3、 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市场条件分析 4、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因素分析 5、 人民币国际化币值因素分析
2012-12-15
4、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因素分析
一国政府对货币国际化的态度也是制约本国货 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积极推行对外 开放的经济政策,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民币
性,但也应认识到目前制约人民币国际化的限制性因素突出,
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2012-12-15
四、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分析
1、人民币国际化政治条件分析
2、人民币国际化经济实力分析 3、 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市场条件分析
4、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因素分析 5、 人民币国际化币值因素分析
2012-12-15
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拟在
2020年将上海建设成为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 中心,这是人民币国际化必不可少的条件。
2012-12-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