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广东中考物理1.13 内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点梳理 夯实基础 三、回归教材——课前检测
1.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 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 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可以看到,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 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属于__扩__散____现象.
2.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 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
单位
__焦___耳___.
3.比热容(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2、2011、 2010年已考)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__热__量____与它的
__质__量____和升高的__温__度____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定义 .名师指导: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根据定义有:c=
水的比 热容
名师指导: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 广泛的应用,关于应用主要考虑两个方面:(1)一定质量的 水吸收(或放出)很多的热而自身的温度却变化不多,有利于
调节气候.(2)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吸热(或
放热)很多,有利于用水作冷却剂或取暖.
利用比 吸热公式:Q吸=cm(t-t0);放热公式:Q放=cm(t0-t). 热容计 名师指导: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表示物体的质量,t0表示 算热量 物体的初温,t表示物体的末温.若用Δ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的公式 则上述两个公式可以表达为:Q=cmΔt.
说明( C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3.如图所示,用塞子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 瓶内气压达到足够大时,塞子从瓶口冲出.下列关于瓶内气体的
说法,正确的是( C )
A.向瓶内打气,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B.向瓶内打气,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加 C.塞子从瓶口冲出,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D.塞子从瓶口冲出,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
4.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C )
A.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 B.冬天搓手,手会变暖 C.给试管加热,水温升高 D.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气温升高
5.如图所示,是“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
图中相同的烧杯所装水和食用油的体积 __不__同____ (填“相同”或“不
单位 __焦__耳____,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__焦__耳____.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物体温度降低时内 能__减__少____,温度升高时内能__增__加____. 名师指导:除了温度,物体内能的多少还与物体的质量、状 特点 态和种类等因素有关;同种物质的物体在温度、状态均相同 的情况下,质量越大,构成物体的分子就越多,内能也就越 大;晶体在熔化时,虽然质量和温度都不变,但是在由固态 变成液态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
四、知识点击破
知识点1 分子动理论
【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面包一捏就扁了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C.扫地时,可以看见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把两块铅紧紧挤压在一起时,可以承受较大的拉力,说明 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规律方法:判断某种现象是否属于扩散现象时,关键是看不同物质 彼此进入对方时,是由微观分子的不规则运动造成的,还是由宏观的机 械运动造成的.分子热运动是自发的,永不停息的,而物体的机械运动 则要受到外力的影响.
求:(1)水吸收的热量; (2)铅的比热容.
变式拓展
(1)水吸收的热量:
知识点2 内能
【例】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热量可以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B.0 ℃的冰水混合物内能为零 C.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和内能均不变
规律方法:温度、内能、热量的关系
温度
内能
热量
定义
表示物体的冷 热程度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 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
微观特性
宏观特性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有无一定形状 有无一定体积
固态 __很__小____
很大
___有_____
___有_____
液态 气态
较大 很大
较大 __很__小____
无 ____无____
___有_____ ____无____
(4)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内容
实例
常见的物质是由 大量的分子、原
知识点3 比热容
【例】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比较适合做冷却剂 D.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比热容一般不变
规律方法: ( 1 )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特性之一,虽然数值上
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变式拓展
1.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物体温度越低,含有的热量越少 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机械能越大,内能越大 2.救灾汽车正在公路上疾驰,突然发现前方山体滑坡后紧急
刹车,刹车片和轮胎都变热,汽车的__机__械____能转化为___内_____ 能,这一过程是通过__做__功____方式来实现的.
变式拓展
1.以下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 )
A.丹桂飘香
B.浓烟滚滚
C.落英缤纷
D.大雾弥漫
2.“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了
___分___子__在__不__停__地__做__无___规__则__运__动_____.把酒精和水在长玻璃管中 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减小,该实验说明了分子间存在__间__隙____.
和
在热传递的过程 中,传递能量的
多少
性质 状态量
状态量
过程量
表述
可用“升高( 到)”“降低( 到)”来表述
可用“具有”“改变”“增 加”和“减少”来表述
可用“吸收”和 “放出”来表述
说明:(1)一个物体温度改变了,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就会改
变,内能也一定改变.
(2)一个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改变.如:晶体熔化时需
要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
联 (3)一个物体内能改变了,不一定需要吸收或放出热量,有可
系
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4)一个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内能不一定改变.如:物体
吸热的同时对外做功.
(5)一个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温度不一定改变.如:晶体
熔化时需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6)一个物体温度改变了,不一定需要吸收或放出热量,有可
置5年,两者相互深入1 mm深.
分子之间存在 _引__力___和_斥__力___
a.固体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b.液体较难被压缩.
2.内能(2018、2016、2014、2013、2012、2010年已考) (1)内能
定义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___动_____能和分子 ___势_____能的总和.
( B) A.水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B.油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C.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在相同的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较多
知识点4 热量的计算
【例】小明在燃气灶上煲汤,使质量为2 kg、初始温度为20 ℃ 的汤,升高了80 ℃,汤吸收了_6_.4_×__1_0_5_J的热量,这是通过 __热__传__递__方式来改变汤的内能.[汤的比热容为4×103 J/(kg·℃)]
子构成的
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几百亿分之几米,人们通常以 ___1_0_-_1_0_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a.空瓶子倒扣在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密
物质内的分子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
的运动
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进入空瓶.
b.密度较大的硫酸铜溶液注入水底,几天后界面 逐渐模糊,30天后完全结合.
c.打磨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室温下放
规律方法:(1)利用公式Q=cmΔt计算热量时,质量的单位必须使 用kg.
( 2 ) 在热传递过程中,若忽略热量损失,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 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即:Q放=Q吸.
(3)注意题目中对温度的描述,“升高到”和“降低到”是指到达某个 温度,“升高了”和“降低了”指的是温差.
变式拓展
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把质量为200 g的铅块加热到98 ℃, 再投入到80 g的12 ℃的水中,混合后水的温度为18 ℃,若不计 热损失,c水=4.2×103 J/(kg·℃).
(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___分__子___、___原__子___构成的.
(2)扩散现象与分子热运动 定义 ___不__同___的物质在相互___接__触___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 现象
特点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无__规___则__运动;分子之间存 在__间__隙____.
外界对物体做功,其他形式的能 空气被压缩时,机械能转化
做 转化为内能,物体内能增加. 为内能,空气的内能增大.
功 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转化为其他 空气膨胀对外做功,内能转
形式的能,物体内能减少. 化为机械能,空气内能减少.
(3)热量
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__内__能____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用符 号Q表示. 名师指导: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物体本身并没有热量,只能说 定义 物体“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不能说某物体“具有” 或“含有”多少热量,更不能说“比较”两物体热量的多少. 热量的多少只与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多少有关,与物体的 内能多少、温度高低无关.
(2)改变内能的方法:热传递和做功
方 式
实质
举例
内能的转移,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
热 传 递
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 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人体逐 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名师指导: 渐感觉暖和,内能增加,热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水袋慢慢凉下来,内能减少 结果是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 .
体内能增加,直至物体温度相同.
Q; mΔt
与密度一样,比热容是反映物体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与物质的
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大小、温度的高低、吸收或放
出的热量的多少无关.
单位 _焦__每__千__克__摄__氏__度___,符号是:J/(kg·℃).
c水=__4_.2_×__1_0_3__J/(kg·℃),表示的意义是:1 kg的水温度升 高1 ℃需要吸收__4_.2_×__1_0_3__J的热量.
CONTENTS
目 录
要点梳理 夯实基础 实验探究 各个击破 触摸经典 直击中考
要点梳理 夯实基础 一、广东近三年中考双向明细表
考纲要求
内能和热量的概念;比热容的概念.(认识)用比热容解释简 单的自然现象;能进行热量的简单计算.(理解)
年份 题型 分值
考查点
选择题 3 2019 综合题 1
比热容 热量的计算
同”),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 同的热量,观察和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实验结果表明,质量相等
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_吸__收__的___热__量__不同,我们引入
一个物理量来反映物质的这种吸热能力.在用电加热过程中,电能
转化为__内__能____.
要点梳理 夯实基础
等于
Q mΔt
,但是它的大小与物质的质量大小、温度的高低、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的多少无关,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 2 ) 比热容反映了不同物质吸热或放热的本领,比热容越大的物
质,吸热或放热的能力越强.
变式拓展
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 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这是因为
广东近三 年中考
2018
选择题 填空题 综合题
6 2 1
内能、比热容 分子热运动 热量的计算
填空题 3
分子热运动
2017 填空题 1
热量的计算
综合题 1
比热容
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通常结合物态变化的知识进行考查
要点梳理 夯实基础
二、知识梳理
1.分子热运动(2018、2017、2016、2014、2013、2010年已考)
定义
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
定义 分子的运动与___温__度___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
分子热
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运动
影响因 素
___温__度___越高,分子运动越__剧__烈____.
(3)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微观特性和宏观特性
物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