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概述》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概述》教案
课题名称
模块一 幼儿行为观察与引导的意义认知 任务一 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概述
授课班级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 法
授课地点
教室
授课时数 1 课时
内容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幼儿行为观察与引导是相辅相成的过程。教师开展幼儿行为 观察有利于把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法落地。保教工作者基于幼儿 行为观察能够更好地理解儿童,并能开展更为适宜的引导活动。
教师准备:教学 PPT、教案、案例 学生准备:完成课前准备任务
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主线为“学习—提问—思考—反馈”,通过学习了解基 本知识理论,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教师提出教学重难点问题,通 过小组讨论、回答了解学生理解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预习
发布任务:预习模 块一任务一“幼儿 行为观察与引导 概述”的内容。
结提炼,把握幼儿 视角。
点,巩固对知
行为观察与引导
识的理解。
的内涵和关系。
学生可继续阅读《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
专业标准》(试行)的相关内容,思考幼儿行为观察与引导的重要
性。
根据小组回答及个人回答情况了解班级学生对任务一核心知
识点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采用了对分课堂的形式开展,教师讲解、提问, 学生思考、回答的时间对半,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 在问答环节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于当前学习重难点的掌握情况。
钟。
2.小组交流对于三个问题的答 的 掌 握 和 理
2.小组讨论 10 分 题思路,并推选小组代表回答 解;锻炼学生
钟。
问题。
交流沟通能
力。
1. 教 师 点 评 每 一 1.小组同学之间再次对其他小 1.通过比较,
组问题回答情况, 组同学的发言进行思考。
进一步反思
并 请 其 他 小 组 同 2.自由发言,说一说对于本节课 自 己 思 考 中
学 观 察 的 区 别 是 知识点。
习的主动性
什么?
2. 系 统. 负向视角与正 点,准备发言思路。
化思考和总
向视角的区别是
结的能力。
什么?
3. 幼 儿 行 为 观 察
与引导的关系是
什么?
1.个人思考 10 分 1.个人梳理总结问题答案。 巩 固 对 知 识
学 对 于 优 点 和 不 合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的不足,加深
足之处进行分析。
对知识的理
2.说一说在学习相 关知识后的感受。
解。 2.发表感受, 便于教师了
解学生的学
习效果,利于
今后教学工
课堂 总结
课后提升
教学评价
作的完善。
引 导 学 生 进 行 总 进一步明确科学观察的概念及 梳 理 知 识 要
1. 预习模块一任务一“掌幼 儿行为观察与引导概述”。
2.思考幼儿行为观察与引导 的关系。
1. 培 养 学 生 课前预习的 良好学习习 惯。 2. 培 养 学 生 独立梳理重 点内容的能 力。
课中
环节 一
学习
环节 二
提问
环节 三
思考
环节 四
反馈
1.引导学生总结通 过预习所了解的知 识。 2.教师逐一讲解幼 儿行为观察的内涵 以及幼儿行为观察
理解幼儿行为观察的内涵; 知识目标 理解幼儿行为观察与引导的关系。
能够识别日常观看与科学观察的区别; 能力目标 能够识别观察中正向视角与负向视角的区别。
意识到幼儿行为观察对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 能够坚持正向视角开展幼儿行为观察与引导工作。 教学重点:掌握幼儿行为观察的不同类型及涵义。 教学难点:理解幼儿行为观察与引导之间的关系。
1.分享通过预习所梳理的重点 内容。
2.通过教师的讲解,进一步了 解幼儿行为观察的内涵及与引 导的关系。
与引导的关系
1.学生主动 对预习内容 进行分享, 加深对重点 知识的印 象。
2.教师的详 细介绍利于 学生进一步 掌握系统性 知识,查缺 补漏。
1. 日 常 观 看 与 科 1.结合教师讲解把握问题核心 调 动 学 生 学
课题名称
模块一 幼儿行为观察与引导的意义认知 任务一 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概述
授课班级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 法
授课地点
教室
授课时数 1 课时
内容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幼儿行为观察与引导是相辅相成的过程。教师开展幼儿行为 观察有利于把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法落地。保教工作者基于幼儿 行为观察能够更好地理解儿童,并能开展更为适宜的引导活动。
教师准备:教学 PPT、教案、案例 学生准备:完成课前准备任务
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主线为“学习—提问—思考—反馈”,通过学习了解基 本知识理论,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教师提出教学重难点问题,通 过小组讨论、回答了解学生理解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预习
发布任务:预习模 块一任务一“幼儿 行为观察与引导 概述”的内容。
结提炼,把握幼儿 视角。
点,巩固对知
行为观察与引导
识的理解。
的内涵和关系。
学生可继续阅读《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
专业标准》(试行)的相关内容,思考幼儿行为观察与引导的重要
性。
根据小组回答及个人回答情况了解班级学生对任务一核心知
识点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采用了对分课堂的形式开展,教师讲解、提问, 学生思考、回答的时间对半,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 在问答环节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于当前学习重难点的掌握情况。
钟。
2.小组交流对于三个问题的答 的 掌 握 和 理
2.小组讨论 10 分 题思路,并推选小组代表回答 解;锻炼学生
钟。
问题。
交流沟通能
力。
1. 教 师 点 评 每 一 1.小组同学之间再次对其他小 1.通过比较,
组问题回答情况, 组同学的发言进行思考。
进一步反思
并 请 其 他 小 组 同 2.自由发言,说一说对于本节课 自 己 思 考 中
学 观 察 的 区 别 是 知识点。
习的主动性
什么?
2. 系 统. 负向视角与正 点,准备发言思路。
化思考和总
向视角的区别是
结的能力。
什么?
3. 幼 儿 行 为 观 察
与引导的关系是
什么?
1.个人思考 10 分 1.个人梳理总结问题答案。 巩 固 对 知 识
学 对 于 优 点 和 不 合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的不足,加深
足之处进行分析。
对知识的理
2.说一说在学习相 关知识后的感受。
解。 2.发表感受, 便于教师了
解学生的学
习效果,利于
今后教学工
课堂 总结
课后提升
教学评价
作的完善。
引 导 学 生 进 行 总 进一步明确科学观察的概念及 梳 理 知 识 要
1. 预习模块一任务一“掌幼 儿行为观察与引导概述”。
2.思考幼儿行为观察与引导 的关系。
1. 培 养 学 生 课前预习的 良好学习习 惯。 2. 培 养 学 生 独立梳理重 点内容的能 力。
课中
环节 一
学习
环节 二
提问
环节 三
思考
环节 四
反馈
1.引导学生总结通 过预习所了解的知 识。 2.教师逐一讲解幼 儿行为观察的内涵 以及幼儿行为观察
理解幼儿行为观察的内涵; 知识目标 理解幼儿行为观察与引导的关系。
能够识别日常观看与科学观察的区别; 能力目标 能够识别观察中正向视角与负向视角的区别。
意识到幼儿行为观察对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 能够坚持正向视角开展幼儿行为观察与引导工作。 教学重点:掌握幼儿行为观察的不同类型及涵义。 教学难点:理解幼儿行为观察与引导之间的关系。
1.分享通过预习所梳理的重点 内容。
2.通过教师的讲解,进一步了 解幼儿行为观察的内涵及与引 导的关系。
与引导的关系
1.学生主动 对预习内容 进行分享, 加深对重点 知识的印 象。
2.教师的详 细介绍利于 学生进一步 掌握系统性 知识,查缺 补漏。
1. 日 常 观 看 与 科 1.结合教师讲解把握问题核心 调 动 学 生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