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1例并文献复
习
摘要:
目的:报告1例原发性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结合文献对该疾病进行复习,以提高对原发性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
瘤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患者的临
床资料和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
结果:患者为40岁女性,腹膜后区可触及一软质肿块,经手
术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去分化脂肪肉瘤。
病理表明瘤细胞多为不规则
多边形,颗粒状深染粒质丰富,并有明显的异型核及核分裂。
免疫组
化结果显示,瘤细胞强阳性表达MUC4和CD34。
结论:原发性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临床
上常表现为腹部包块和腹痛等症状。
术前诊断困难,病理检查是诊断
的关键。
早期手术切除是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关键词:原发性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临床特点;病理;诊断;治疗
引言:
原发性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primary 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 of the retroperitoneum)是一种起源于腹膜后去分化脂肪和
原始肉瘤成分混合的恶性肿瘤。
由于其病理特点复杂多样,诊断和治
疗上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通过报告1例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原发
性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探讨。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例原发性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病史
和病理资料。
患者为40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腹部包块和腹痛。
体格检
查发现腹膜后区可触及一软质肿块,边界不清。
经腹部CT和MRI检
查提示为恶性肿瘤。
患者随后接受手术切除术。
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切除标本充满了白色、黄色的胶凝物质和出
血区。
显微镜下观察,瘤细胞多为不规则多边形,颗粒状深染粒质丰富,并有明显的异型核和核分裂。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瘤细胞强阳性
表达MUC4和CD34,进一步支持了脂肪肉瘤的诊断。
讨论:
原发性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肿瘤,通常发
病于中年或老年人,男女发病率相近,无性别差异。
临床症状主要包
括腹部包块、腹痛、腹胀和消瘦等。
然而,这些症状并不特异,容易
与其他腹部肿瘤如腹膜后脂肪肉瘤、腹膜后间变性脂肪肉瘤等相混淆。
目前,尚无明确的影像学特征或肿瘤标志物,因此常常需要通过病理
检查确定诊断。
治疗方面,原发性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
手术范围的确定非常重要,应尽可能切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以减少局部复发的风险。
一些研究也探讨了辅助性放疗和化疗的效果,但目前尚无明确证据支持其疗效。
结论:
原发性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常表现为腹部包块、腹痛等症状。
病理检查是诊断的关键,免疫组化可辅助诊断。
早期手术切除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
由于疾病罕见,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其病因和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