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_第一节与环境的关系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生物圈。 2、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学会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4、了解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5、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培养实验能力及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3、八分钟后统计光亮、阴暗处各有多少条鼠妇,记录下来,并得出 结论。
1、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2、为什么要用8只鼠妇做实验?只用一只行不行? 3、为什么装置要一边遮光?
非生物因素:光、水、温度、空气等。
环
境
因
概念: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素
生物因素:
其它生物。
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
合作关系
想一想 生物因素是怎样对生物生活造成影响的?
鼠、青蛙、蛇、蝗虫、鸟 光、温度、水、空气等
杂草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态 因素
1、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其它植物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温度影响植物的分布
水影响了植物的分布。
2、探究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有无影响?
气候、日照时间、温度
更多……
请注意:多种因素中有 一种或几种会起决定作 用。
1、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牛和猫 B猫和老鼠 C水稻和野草 D一群蚂蚁
2、冬天食物不容易腐败的原因主要是( )因素
A温度 B水 C阳光 D空气
3、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增加大气的湿度,这说明( )
A植物的生长需要蒸腾作用 B大气能影响植物的生存
C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谢谢观看!
热爱生物、热爱自然 在科学的探索中张开理想的风帆!
2013年9月
1、地球上所有()与()的总和叫作生物圈。
2、环境中影响生物()和()的因素叫生态因素。
3、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和()
4、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和()开始,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 出的()和()来进行。
5、对照实验中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只由一个因素引起的,应使其它的条件 都保持()。
课堂练习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思路、准备、开展步骤 实验实施 记录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获得结论 小组代表汇报实验数据和结论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1、全班分成6个组,每6人一组,注意分工合作。
2、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用镊子使鼠妇置于培养皿中央,盖上盖子 静置8分钟,认真观察鼠妇向那边爬。
对照实验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思考与问答
•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6步) • 2、思考P15讨论 • 3、为何设计明亮和阴暗两种不同的环境? • 4、实验中怎样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光照不
同而引起的? • 5、什么叫对照实验?
探究光对面鼠妇的影响(书14-15页)
经常在花盆下、柴堆下发现一种灰褐色、椭圆、体扁的小爬虫,它叫鼠妇。多 发现在阴暗的角落,光亮的地方很少发现。
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对风的适应
蜥蜴变色、 壁虎的“苦肉计”、 长颈鹿的颈……
保护色
动物适应栖息环境 而具有的与环境色 彩相似的体色
利于隐藏、避敌、捕猎
“千时之堤,溃于蚁穴” 植树造林,可防风固沙,改善环境。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课堂小结
适应的普遍性
适应的相对性
• 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一定的环境 •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的过程中,环境不断的改变,生物不断的进化。 •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创造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 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当体温升高到46 ℃时才 会出汗。
对干旱的适应
对干旱的适应
很地 多下荒 。 的漠
根中 比生 地活 上的 部骆 分驼 长刺
,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 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
对寒冷的适应
仙人掌如何适应干旱环境?
叶变成刺状,减少蒸腾,适于干旱环境,茎含叶绿素, 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贮水。
预习内容
自学思考 1、什么叫生物圈? 2、什么叫生态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哪两大类? 4、列举两类生态因素?
——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 而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它周围 的各种因素。
环境中会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生物的 生活与分布呢?
影响水稻的生存的 因素有哪些? 你能 对这些影响因素进 行分类吗?
在有限的资源面前, 同种生物或不同种 生物展开竞争,为 食物、空间、配 偶……
1、捕食关系——你死我活 2、竞争关系——你多我少
更多……
3、合作关系——你多我多 4、寄生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 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生物圈。 2、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学会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4、了解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5、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培养实验能力及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3、八分钟后统计光亮、阴暗处各有多少条鼠妇,记录下来,并得出 结论。
1、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2、为什么要用8只鼠妇做实验?只用一只行不行? 3、为什么装置要一边遮光?
非生物因素:光、水、温度、空气等。
环
境
因
概念: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素
生物因素:
其它生物。
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
合作关系
想一想 生物因素是怎样对生物生活造成影响的?
鼠、青蛙、蛇、蝗虫、鸟 光、温度、水、空气等
杂草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态 因素
1、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其它植物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温度影响植物的分布
水影响了植物的分布。
2、探究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有无影响?
气候、日照时间、温度
更多……
请注意:多种因素中有 一种或几种会起决定作 用。
1、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牛和猫 B猫和老鼠 C水稻和野草 D一群蚂蚁
2、冬天食物不容易腐败的原因主要是( )因素
A温度 B水 C阳光 D空气
3、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增加大气的湿度,这说明( )
A植物的生长需要蒸腾作用 B大气能影响植物的生存
C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谢谢观看!
热爱生物、热爱自然 在科学的探索中张开理想的风帆!
2013年9月
1、地球上所有()与()的总和叫作生物圈。
2、环境中影响生物()和()的因素叫生态因素。
3、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和()
4、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和()开始,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 出的()和()来进行。
5、对照实验中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只由一个因素引起的,应使其它的条件 都保持()。
课堂练习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思路、准备、开展步骤 实验实施 记录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获得结论 小组代表汇报实验数据和结论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1、全班分成6个组,每6人一组,注意分工合作。
2、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用镊子使鼠妇置于培养皿中央,盖上盖子 静置8分钟,认真观察鼠妇向那边爬。
对照实验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思考与问答
•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6步) • 2、思考P15讨论 • 3、为何设计明亮和阴暗两种不同的环境? • 4、实验中怎样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光照不
同而引起的? • 5、什么叫对照实验?
探究光对面鼠妇的影响(书14-15页)
经常在花盆下、柴堆下发现一种灰褐色、椭圆、体扁的小爬虫,它叫鼠妇。多 发现在阴暗的角落,光亮的地方很少发现。
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对风的适应
蜥蜴变色、 壁虎的“苦肉计”、 长颈鹿的颈……
保护色
动物适应栖息环境 而具有的与环境色 彩相似的体色
利于隐藏、避敌、捕猎
“千时之堤,溃于蚁穴” 植树造林,可防风固沙,改善环境。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课堂小结
适应的普遍性
适应的相对性
• 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一定的环境 •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的过程中,环境不断的改变,生物不断的进化。 •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创造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 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当体温升高到46 ℃时才 会出汗。
对干旱的适应
对干旱的适应
很地 多下荒 。 的漠
根中 比生 地活 上的 部骆 分驼 长刺
,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 的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
对寒冷的适应
仙人掌如何适应干旱环境?
叶变成刺状,减少蒸腾,适于干旱环境,茎含叶绿素, 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贮水。
预习内容
自学思考 1、什么叫生物圈? 2、什么叫生态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哪两大类? 4、列举两类生态因素?
——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 而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它周围 的各种因素。
环境中会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生物的 生活与分布呢?
影响水稻的生存的 因素有哪些? 你能 对这些影响因素进 行分类吗?
在有限的资源面前, 同种生物或不同种 生物展开竞争,为 食物、空间、配 偶……
1、捕食关系——你死我活 2、竞争关系——你多我少
更多……
3、合作关系——你多我多 4、寄生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 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