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调节等量同步训练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中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眼调节等量同步训练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中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总结双眼调节等量同步训练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屈光参差弱视患者30例(51只
患眼)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25只),观察组15例(26只),两
组患者均接受规范屈光不正矫正检查、配镜,并同时展开健眼的遮盖治疗,完成
3D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综合疗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依据患者视力功能检查表现,增加双眼的视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疗效。

结果:(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视力进步时间(13.65±5.79)d,治愈时间(33.79±13.52)d明显短于对照
组(32.97±12.85)d、(59.13±16.15)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眼调节等量同步训练应用于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治疗中确有较好效果,有
助于提升患眼的治疗效率,缩短视力及患眼的恢复时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双眼调节;等量同步训练;屈光参差性弱视
【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1-0157-02
屈光参差性弱视是由于形觉剥夺以及两眼之间异常的互相作用而形成的[1]。

目前,关于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治疗方法非常多,通过多媒体软件以及科学合理的
配戴眼镜共同治疗以后,都可以使患者的视力有所好转。

但是治疗弱视的最终目
的是在保证两眼的视力均衡的条件下获取功能性的双眼单视功能并且建立清晰的
立体视觉[2]。

所以,在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治疗当中添加双眼调节等量同步训练,
起到了帮助患者最终实现功能性治愈的效果。

为了研究双眼调节等量同步训练在
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中的疗效,我院对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屈
光参差弱视患者30例(51只患眼)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治疗手段,两组患者均接
受规范屈光不正矫正检查、配镜,并同时展开健眼的遮盖治疗,完成DV100多媒
体训练软件综合疗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依据患者视力功能检查表现,增加双眼
的视功能训练,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篇论文对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屈光参差弱视患者30
例(51只患眼)进行了研究。

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
照组,对照组15例(25只),观察组15例(26只)。

在检查之后,所有的患
者都患有不同层次的屈光参差弱视病情。

在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
者7例,其年龄范围是5~12岁,平均年龄是(6.21±2.35)岁。

在观察组当中,
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其年龄范围是4~11岁,平均年龄是(6.72±2.19)岁。

将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近视与远视力、同视机、眼前节、眼底以及双眼视
功能的检查,从而排除眼部的器质性病变。

为患者使用1%的阿托品凝胶,三天
以后为患者进行验光、检影,在三周以后为患者进行复诊以及配镜。

对屈光参差
弱视以及双眼的视力差值超过两行的患者实施遮盖治疗,根据弱视眼与优视眼的
区别为患者选择5:2或者3:1遮盖健眼,1个月后进行复诊。

双眼的视力恢复平衡以后,对屈光度高的眼睛进行1:1遮盖。

考虑到学龄儿童的学习因素,如果其为
轻、中度的弱视,在周末以及放学后可以为其进行遮盖健眼。

对两组患者均采取综合治疗,采取单眼或者双眼红光闪烁。

闪烁频率根据其视力进行调整,视力越低则闪烁频率越低。

选择手触屏的多媒体软件对其进行棋盘格以及黑白光栅训练,光栅的刺激频率根据其视力进行选择,根据VEP检查所得的敏感度为其进行黑白棋盘格的治疗,为了增加配合度和趣味性,添加儿童喜欢的游戏覆盖在上面。

对观察组使用3D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依据患者的矫正视力、注视性质以及弱视程度等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方案。

其中包括:同时视训练、立体视训练、融合训练、精细训练以及刺激训练等。

如果患者的矫正视力低于0.4,只进行精细训练和刺激训练;如果矫正视力高于0.6,则添加立体视训练以及融合训练。

每月对患者的视力进行复查。

所有的多媒体训练项目均在电脑上进行,患者可以选择进行家用电脑上网训练或者到医院的弱视治疗室进行训练。

每9周作为1个训练疗程,每周在医院训练2~3次,3个月以后按照检查结果实施家庭与医院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

治疗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眼数+进步眼数)/总眼数×100%。

(2)对两组患者的视力进步时间以及治愈时间进行比较。

其时间越短说明治疗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来对数据做以比较,运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χ2检验和率(%)表示计数资料,如果数据差异表示为P<0.05,说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弱视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在视觉发育期间的异常视觉经验而导致的单眼或者双眼的最佳矫正视力比同龄人偏低,其眼部检查并无器质性病变[3]。

其治疗目标是消除抑制,恢复正常的视觉功能[4]。

对于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其单眼调节的近点、幅度以及灵敏度也是不等量和同步的,从而导致了双眼异常的相互作用,大大地延缓了患者病情好恢复速度[5]。

因此,有必要研究改善单眼调节的近点、幅度以及灵敏度不等量和同步的方法。

双眼调节等量同步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单眼调节的近点、幅度以及灵敏度,促进单眼调节的近点、幅度以及灵敏度达到等量和同步,从而消除两眼之间的异常相互作用,帮助视功能的快速恢复,有效地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

其中,3D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对视力的恢复有明显的效果。

在本研究当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其视力进步时间与治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这说明双眼调节等量同步训练对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双眼调节等量同步训练应用于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治疗中确有较好效果,有助于提升患眼的治疗效率,缩短视力及患眼的恢复时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程子昂,谢祥勇.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后期加入视功能训练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2):2359-2361.
[2]布娟,刘峰,庞宏蕾,等.视知觉学习联合调节灵敏度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临床疗效[J].眼科新进展,2016,36(7):640-643.
[3]黄杰,叶翔,李国平,等.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治疗后双眼视觉输入平衡分析[J].眼科新进展,2016,36(7):626-629.
[4]马荣庆.传统遮盖联合综合训练治疗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研究[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8(1):17-18.
[5]金海霞.不同遮盖时间对单眼轻中度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7,21(9):1637-16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