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教案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人体内气体的交换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理论性强,气体交换原理对于尚无理论化基础的七年级学生来说难以理解。
本节课教学的优势是学生已经学过“血液循环”,是在对肺循环、体循环途径中的气体交换有了概念性的了解的基础上安排的,为进一步学习人体的能量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概述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2.概述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学重点】
肺泡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呼吸运动发生的原理,概述肺泡内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学难点】
概述肺泡内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准备探究实验所需器材:烧杯、澄清石灰水、塑料管、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脱脂棉、洗耳球等;制作课件、多媒体图片等。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氮
气78% ?
水蒸气0.5% ?
: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有变化吗?
探究: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
碳体积分数多。
设计实验:如书P63的图所示。
:这个实验方案不足之处主要是什
么?
:小组提出改进意见,并设计本小
组的探究计划。
:
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两个烧杯,
标号1、2。
2.用塑料管向1号烧杯的石灰水里
吹气。
3.将塑料管插入2号烧杯的石灰水
中,再将洗耳球的吹嘴对准塑料管
的管口,然后用手挤压洗耳球,将
空气吹入石灰水中。
:各小组按照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
操作。
:1号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
小组讨论认为:这个实
验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
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
碳,但不能说明人体呼
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
空气中的多。
小组热烈讨论,认为应
设计对照实验,一个烧
杯中通入人呼出的气
体,另一个烧杯中通过
入人吸入的气体(空
气)。
认为可以用气球充满空
气通过入石灰水中。
小组同学进行实验,记
录实验现象。
混,2号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说出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多。
:
气体成分吸入气呼出气
氧气21% 14.2%
二氧化碳0.032% 4%
氮气78% 78%
水蒸气0.5% 6%
: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对吸入气和呼出气中的主要气体体积分数有更科学的认识。
讨论认为人体利用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
气体交换的原理:这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结果,那
么体内的气体是如何进行交换的
呢?
:在讲台前喷散有香气的空气清新
剂。
请闻到香味的同学举手。
:这是气体的扩散作用,一种气体
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
直到平衡为止。
气体交换就是通过
气体的扩散作用进行的。
:书P65。
:肺泡里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
体交换过程。
:绘制简图,描述肺泡里的气体交
换过程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各小组的简
图,进行评价。
离讲台最近的同学先举
手,离讲台远的同学后
举手。
阅读课文,完成课堂练
习。
通过观看FLASH,更加
直观地理解气体交换过
程。
气体交换的过程
:总结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肺泡和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使
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血液和组织细胞间发生的气体交
换使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小组讨论,并在书上画出简图。
观看FLASH,关注气体交换与血液性质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
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二氧化碳)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血液
(氧气)
(二氧化碳)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组织细胞
(氧气)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核心的理念。
课上设计完成实验,利用大量的图片进行观察、比较,结合生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自学教材,小组讨论、主动探究,最后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课堂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