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免疫学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二章免疫学防治
Jenner
白喉
脊灰
麻疹
第一节
免疫预防
免疫预防是指通过隐性感染,接种疫苗,注射或从胎盘/ 乳汁获得抗体等免疫效应分子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有效预防某些抗体等免疫效应分子,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有效预防某些疾病发生的作用和策略。
自然免疫
机体被感染
新生儿胎盘免疫预防
新生儿,胎盘/乳汁抗体人工免疫人为接种疫苗人工主动免疫
人为输入抗体人工被动免疫
(一)概念
人工主动免疫
给机体接种具有抗原性的疫苗,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获得对相应病原体感染产生抵御的方法。
人工被动免疫
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生物制剂,使受者迅速产生免疫效应,以对疾病治疗或紧急预防的措施。
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比较
(二)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疫苗
国际上将细菌性制剂、病毒性制剂以及类毒素等
人工主动免疫制剂统称为疫苗。
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传统疫苗
类毒素
灭活疫苗: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人工培养后,用理化方法灭活制成的死疫苗。
如:伤寒、霍乱、用理化方法灭活制成的死疫苗如:伤寒霍乱百日咳、流脑、乙脑、伤寒。
优点:易于制备,较稳定,易保存。
缺点:不能繁殖,需多次刺激;用量大,易有不良反应;主要诱导特异性抗体产生,而非特异性T细胞,有局限性。
减毒活疫苗(live-attenuated vaccine)用人工诱导变异或从自然界筛选得到的毒力高度减弱或基本无毒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活疫苗。
如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麻疹疫苗。
接种剂量小免疫效果好次接种即可获得长久优点:接种剂量小,免疫效果好,一次接种即可获得长久免疫保护作用,类似自然状态下的轻型或隐性感染。
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缺点:不易保存,容易丧失免疫保护作用;存在回复突变的危险。
类毒素(Toxid)
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使其毒性丧失而保留其免疫原性的生物制剂。
白百破:白喉类毒素+ 百日咳杆菌死疫苗+破伤风类毒素
新型疫苗:
亚单位疫苗
结合疫苗
合成肽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重组抗原疫苗
重组载体疫苗
DNA疫苗
亚单位疫苗:是去除病原体中与激发保护性免疫无关的甚至有害的成分,保留有效免疫原成分制作的疫苗。
如:肺炎链球菌疫苗,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亚单位疫苗。
链球菌疫苗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亚单位疫苗优点:免疫效果高,不良反应少
结合疫苗:由细菌荚膜多糖水解产物与白喉、破伤风类毒素化学偶联组成的疫苗。
载体作用:形成T细胞依赖性抗原。
细菌荚膜多糖TI抗原IgM偶联TD抗原
细菌荚膜多糖—TI抗原-----IgM;偶联-----TD抗原
合成肽疫苗:将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多肽抗原或氨基酸序列与适当载体或佐剂结合后组成的疫苗。
优点:可以合理自由组合抗原表位,既含有B细胞表位又含有T细胞表位。
有T细胞表位
基因工程疫苗重组抗原疫苗(recombinant antigen vaccine)
是采用DNA 重组技术制备的只含保护性抗原组分是采用DNA 重组技术制备的只含保护性抗原组分的基因工程疫苗。
如乙型肝炎重组抗原疫苗。
不含活的病原体和病毒核酸安全有效成本低廉含活的病原体和病毒核酸,安全有效,成本低廉。
克隆编码保护性抗原组分的基因
目的基因插入原核或真核表达载体
转染宿主菌或真核细胞
诱导表达获得目的基因产物
重组载体疫苗(recombinant vector vaccine)
是将病原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基因插入减毒病毒或细菌疫苗株基因组中,接种后目的基因产物可随疫苗株在宿主体内的增殖而大量表达进而可随疫苗株在宿主体内的增殖而大量表达,进而诱导机体产生相应免疫保护作用的疫苗,又称重组减毒活疫苗
可以做出多价疫苗
痘苗病毒是目前最常使用的载体,已用于甲型/
乙型肝炎病毒、狂犬病毒、麻疹和单纯疱疹病毒等重组载体疫苗的研究。
DNA 疫苗(DNA Vaccine)
是用编码病原体有效免疫原的基因与细菌质粒构建的重组体直接免疫机体,转染宿主细胞,使其表达保护性抗原,从而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疫苗。
又称基因疫苗或核从而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疫苗又称基因疫苗或核酸疫苗。
优点:体内可持续表达,免疫效果好,维持时间长。
缺点:其机制和安全性尚不完全清楚。
缺点其机制安全性尚完全清
转基因植物疫苗
(三)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1.抗毒素(antitoxin): 用类毒素对动物(马)进行免疫接种后获得的免疫血清,内含中和外毒素的抗体。
种后获得的免疫血清内含中和外毒素的抗体。
如白喉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
2人免疫球蛋白
2.人免疫球蛋白
如血浆球蛋白、胎盘球蛋白用于甲型肝炎、SARS等病毒
性疾病的紧急预防
3.抗淋巴细胞抗体
取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动物获得针对淋巴细胞表面抗取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动物,获得针对淋巴细胞表面抗
原的抗体。
如用于延长移植物存活,也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4.细胞因子:如:IFN,GM-CSF,SCF,EPO,IL-2等,抑制病毒复制,抗肿瘤,促进化疗后造血。
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接种剂量、次数和间隔时间(计划免疫程序表)•接种途径:死疫苗皮下注射,活疫苗皮内注射、吸入、口服
吸入口服
•接种后反应:24h内局部红肿、疼痛、淋巴结大;
全身发热、头痛、恶心,数天恢复。
全身发热头痛恶心数天恢复
•禁忌症:高热、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血管病、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妇
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孕妇。
第二节
免疫治疗
分子治疗
免疫增强疗法免疫抑制疗法患病机体细胞治疗
生物应答调节剂、
主动免疫疗法被动免疫疗法免疫抑制剂特异性免疫治疗
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一)抗体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抗体是进行被动免疫的主要生物制剂具有中和毒素激抗体是进行被动免疫的主要生物制剂,具有中和毒素、激
活补体、免疫调理、ADCC 等多种生物学效应。
1多克隆抗体1.多克隆抗体:
抗毒素--------紧急预防外毒素
人种球白防麻疹和病毒性炎
人丙种球蛋白------预防麻疹和病毒性肝炎
抗淋巴细胞抗体------移植排斥
2.单克隆抗体
抗CD分子的单抗
抗细胞因子的单抗
抗体导向药物治疗
基因工程抗体
9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外周血,脐带血。
9免疫效应细胞过继免疫治疗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K)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
DC
T细胞
9细胞疫苗
灭活瘤苗
基因修饰瘤苗HLA、B7、IL2、IFNγ、IL2
HLA、B7、IL-2、IFN-γ、IL-2 DC瘤苗
¾
细菌产物: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胞壁酰二肽、生物应答调节剂---促进和调节免疫功能CpG等免疫增强和佐剂¾
细胞因子:IFN、IL-2、GM-CSF等:人参皂苷黄芪多糖枸杞香菇多糖¾
植物多糖:人参皂苷、黄芪多糖、枸杞、香菇多糖¾化学合成药物:左旋咪唑等
种类举例
主要作用细菌产物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胞壁酰二肽、二霉菌酸酯海藻糖
活化巨噬细胞、NK 细胞合成性分子吡喃共聚物、马来酐二乙烯醚(MEV )、嘧啶、聚肌胞苷酸
诱导产生IFN 细胞因子IFN-α、IFN-、IFN-、IL-2
活化巨噬细胞、NK 细胞βγ激素胸腺素、胸腺生成素调节胸腺功能
免疫抑制剂
化学合成药物:
抗炎和免疫抑制功能-----治疗炎症,超敏反应,移植排斥抗炎和免疫抑制功能治疗炎症,超敏反应,移植排斥糖皮质激素-----抗炎,免疫抑制
环磷酰胺抑制T,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
环磷酰胺-----抑制T 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
硫唑嘌呤-----抑制DNA,蛋白合成
微生物制剂:
环孢菌素A(CsA)---抑制T细胞活化
FK506抑制T细胞活化
FK-506---抑制T细胞活化
z中草药
雷公藤多苷
本章小结
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剂、免疫力的
表现及用途不同。
免疫治疗的基础方式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