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地六校联考2021-2021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题
(考试时刻: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以下各大洲中,人口的自然增加率最低的是( ) A .大洋洲 B .亚洲 C .欧洲 D .非洲
2.图1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诞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加率最高的国家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城市品级的划分标准一般是 ( )
A .城市占地规模
B .城区建筑规模
C .城市化水平高低
D .城市人口规模 4. 图2为“某国人口自然增加率随时刻转变示用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③到⑤期间,人口的数量先减少后增加 B. ④时人口转变幅度最小,人口总量稳固
C. ①到⑤期间,④时人口问题最不突出
D. ③时该国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5. 图3中丙地0-1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 ( ) A. 5% B. 25% C.40% D.75%
2021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打算生育的大体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小孩的政策,慢慢伐整完善生育政策,增进人口长期均衡进展。

”结合图
4,回答第6题。

6.中央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的要紧依据是( )
A .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图1
图2
图3
B .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C .15~64岁人口比重有所下降
D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赵小刚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福州市某中学教师。

小学时每一年暑假,赵小刚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20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赵小刚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21年赵小刚以优良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

赵小刚是环保志愿者,寒假预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

据此回答以下7-8题。

7.赵小刚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①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 ②到北京上中学 ③到上海上大学 ④去西北考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8.赵小刚的爸爸去北京工作的缘故不可能是( )
A .北京的城市问题少
B .北京有更多的就业机遇
C .改善个人及家庭的生活
D .取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9. 如右图所示箭头表示人口迁移的方向,那么甲地域最可能表示 ( ) A .欧洲 B .拉丁美洲 C .西亚和北非 D .北美
10. 某岛国最多能供养45万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为25万,2006年实际人口数量30万,估量2020年人口达到35万。

该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 )
A. 25万
B. 30万
C. 35万
D. 45万 11. 假设人口散布均匀,以下哪项效劳的效劳范围最大( )
A .米店
B .服装店
C .汽车交易市场
D .空调专卖店 下表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

据此完成12-13题。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图4
图5
墨西哥 26.7 德国 21.2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12. 关于人口迁移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要紧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 B. 要紧由亚洲国家迁往拉美国家 C.全世界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 D.要紧由进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13.以下关于人口迁移阻碍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 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 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增进经济进展 C. 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D. 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没有阻碍
14. 目前,美国同意一批中国、印度等国的科技人材和闻名学者迁入,阻碍该人口迁移的要紧因素是( ) A. 社会文化因素 B.政治因素 C. 经济因素 D.自然环境因素 15. 研究和制定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在于( )
A .指导农业生产的进展
B .限制消费水平的提高 C. 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 .帮忙贫困地域脱贫
16. 读图6“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关系示用意”,能大致说明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关系的曲线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图7 “木桶效应 (组本钱桶的木板若是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
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17题。

17.某地以耕地、丛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别离为8000、6000、7000、10000,那
么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 )
A .耕地
B .淡水
C .丛林
D .矿产
18. 阻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要紧因素是( )
环境人口容量
消费水平
① ②

④ 图6
图7
A .自然因素
B .历史因素
C .社会因素
D .经济因素 读图8,回答19-20题。

19.A 、B 、C 别离代表( ) A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C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D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20.M 处地租等值线明显向外凸出的缘故是( )
A .人口浓密
B .交通干线通过
C .距离市中心近
D .地形平缓
石家庄市原是一个小村落,后来石家庄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并进展成为人口超过百万的河北省行政中心。

据此回答21-22题。

21.石家庄市成为特大城市的要紧缘故是( )
A .铁路的修建和进展
B .矿产资源丰硕
C .地形平坦开阔
D .工农业基础好 22.石家庄的转变说明了( ) A .交通枢纽都能进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B .可否成为特大城市,关键是人口的进展 C .政治因素是阻碍城市形成最重要的因素
D .一个地域交通方式的进展转变,会阻碍城市的进展 23. 图9是“某城市建设计划图”,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
图10所示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个地域的城市
聚落散布进行模式化
图8
图9
处置得出的图像,其中有省政府驻地、地级市政府驻地、县政府驻地、县级市政府驻地,甲区域散布着假设干乡村聚落。

读图完成第24-25题。

24. 图示地域,品级最高的城市是( )
A.a
B.b
C.c
D.d
25. 甲区域的居民能够沿图示箭头抵达周围城市寻求效劳,通常情形下,抵达频率最高和最低的城市别离是( )
A.u和t
B.u和s
图10
C.v和s
D.v和t
26. 各级城市的效劳范围在空间上的关系是()
A.界限分明,偶有交织B.界限分明,彼此相离
C.重叠交织,层层嵌套D.重叠交织,同级嵌套
27.上海市提出限制新建楼房高度的规定,其目的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中的()
A.城市住房紧张 B.城市水体污染
C.城市热岛效应D.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28. 若是你是一个特大城市的市长,那么你在爱惜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拟采取的方法有()
①成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②建设立体交通道路系统
③把对环境有污染的工厂全数清除出本市④计划建设大量高级次住宅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以下图为“我国2000年和2050年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

据此回答29-30题。

29.若是要绘制如下图的人口统计图,须具有的数据资料是( )。

A.诞生率、年龄段比率
B.死亡率、性别比率
C.年龄段比率、性别比率
D.诞生率、死亡率
30.据图判定,到2050年我国的人口状况是( )。

A.劳动力比重增大
B.性别比例平稳
C.老龄化趋势严峻
D.独生子女减少
第Ⅱ卷( 综合题共40 分)
二、综合题:(3小题,共40分)
3一、读下面的图和表,完成以下各题。

(16分)
材料一:图甲和图乙别离是人口增加时期划分示用意和A、B两国人口年龄组成金字塔图。

材料二:“202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域组成情形和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
占全国流动总人口的比重
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流出流入
四川16.8%、安徽11.3%、湖
南11.0%、江西8.6%、河南
7.4%、湖北6.3%、其余38.6%
广东36.7%、浙江9.0%、上海
7.6%、江苏6.4%、北京6.6%、福
建5.1%、其余28.6%
流动人口城乡构乡村75.6%22.8%
城市24.4%77.2%
图12
图11
(1)从人口增加特点看,乙图中B国处于甲图中第____时期,人口增加模式属于型,A国的人口诞生率较______,人口增加模式属于型。

(4分)
(2)甲图中第______时期和第__ ___时期人口增加速度均十分缓慢,前者是由于率高造成的,后者是由于率低造成的。

(4分)
(3)分析B国面临的要紧人口问题及解决方法。

(3分)
问题:
方法:
(4)据材料二说明我国最近几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

(3分)
(5)简析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要紧缘故。

(2分)
32.以下图是某发达国家某城市用地转变示用意(三个时期),读图回答:(10分)
(1)城市形成时期(Ⅰ时期)决定城市区位的要紧因素是,它为城市的进展提供了,等优越的条件。

(3分)
(2)Ⅲ时期商业用地散布在或双侧。

(2分)
(3)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场所。

Ⅲ时期住宅区显现了分化,从建筑质量来讲图中甲、乙两种住宅区,甲为;乙为。

(2分)
(4)该城市在进展的进程中,一些工厂迁出了老城区,工业区在城市区位中的转变趋势整体上表现为:,趋向于沿要紧交通干线散布。

致使这种转变的要紧缘故是:、(3分)
33.读以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图12
(1)甲图中,A、B、C、D、E反映的是进程,该进程的标志是、城市用地规模增大、。

E→F反映了现象(4分)。

(2)甲图中的转变进程与其乙图中的曲线相对应,该曲线代表的国家按经济进展水平属于国家。

它的城市化起步,水平,目前处于城市化进展的 (填字母) 时期,城市化进展速度。

(6分)
(3)乙图中a曲线N时期可能会显现哪些问题?(列举两点)(2分)
(4)城市进展的同时也增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进展,要紧表此刻( ) (多项选择题)(2分)
A.知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增进产业结构的良性转变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不同
D.增加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四地六校联考2013-2014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题答题卷
(考试时刻: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



二、综合题:(3小题,共40分)
31.(16分)
(1)(4分)(2)______ __ ___(4分)(3)(3分)
问题:(1分)方法:(2分)(4)(3分)
(5)(2分)
32.(10 分)
(1)(3分)(2)(2分)(3);。

(2分)
(4);
____ __、___ ___。

(3分)
33. (14分)
(1),、。

(4分)。

(2)(6分)
(3)(2分)
(4)(2分)
四地六校联考2013-2014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二、综合题:(3小题,共40分)
31.(16分)
(1)四现代型高传统型(4分)
(2)一四死亡率诞生率(4分)
(3)问题:人口增加缓慢和人口老龄化(1分)
方法:鼓舞生育和适当接纳海外移民(2分)
(4)人口流动规模大(或流动人口数量多),流动人口从中西部地域流向东南沿海地域;从农村流向城市(或
呈现就近流动趋势)。

(3分)
(5)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经济进展水平差距较大;
(或:人口流入地域的就业机遇较多;流入地域的生活环境一样比较优越等)。

(2分)32. (10分)
(1)河流;提供水资源;水运功能。

(3分)
(2)城市几何中心;交通干线(2分)
(3)低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2分)
(4)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爱惜城市环境,降低生产本钱。

(3分)
33. (14分)
(1)城市化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逆城市化(4分)(2)a 发达国家早高K慢(6分)
(3)劳动力多余、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社会不稳固(2点得2分)(4) ABD(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