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研发文员年终工作总结范本(二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
发布时间:2022-09-07T02:15:19.068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9期作者:景烽洋屈明强
[导读]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景烽洋屈明强
陕西高速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为了保证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施工单位应认真分析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的病害,并根据病害产生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处治措施,从而不断提高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质量。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病害;建筑技术
公路路基路面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具体的公路路基路面施工中,有必要充分研究病害对路基路面的影响。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路基路面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1案例概述
重庆合川至四川安岳(重庆段)高速公路位于成渝经济腹地,是又一条由西向东连接四川和成都的高速公路。

路线全长94.97km,本项目建成后,不仅将对安岳县、川渝高速公路网的完善和加密发挥重要作用,也将为天府新区、成都新机场、重庆两江新区提供方便快捷的直达通道,对沿线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
2.1沉陷病害
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是指地方公路路基在竖向作用下发生较大的沉降变化,导致路基路面出现裂缝、坑槽和整体下沉。

但这种病害大多集中在承载力不足的软弱土层区域。

如本工程,通过相关人员对工程区全线的地质勘察,得出工程区以构造剥蚀的浅丘为主,特殊岩土以软弱土层(过湿土)为主。

如果在工程开工前,没有对该地区软土路段的路基进行实地勘察,或者不能对软土层进行合理处理,其承载力将达不到公路常用的层厚(如图1所示)和路基路面施工的要求,进而导致路基路面承载力不足。

同时,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极易造成路基和路面的沉陷。

2.2沸腾病
合川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

当春天到来时,道路路基的实际含水量明显增加,大大降低了路基的强度。

同时,在行车的作用下,路面路基会出现软弹性、翻浆等一系列病害。

导致路基路面出现翻浆现象[1]。

公路常见层位和厚度
翻浆病害的形成过程是:①秋季路基积水和冬季积水(最低气温-3.7℃)结冰;②四季交替,春天到来,冻结的水融化,大大增加了路基路面的含水量,在反复行驶的作用下,会发生翻浆。

另外,如果路面防水性能差,路面上的水就会向下渗透到路基上,也会增加路基的实际含水量,降低路面强度,造成翻浆。

2.3坑槽病害
坑是指在行车的作用下,集料局部脱落,导致路面出现大小不一的坑洞。

出现坑洼的主要原因是地表水渗透性和路基强度低。

此外,轻微坑洼的路面没有得到施工企业和有关部门的及时修补和高度重视,车辆滴油对沥青路面的侵蚀,也是导致面层和基层之间出现隔离层和干层的重要因素之一。

2.4裂缝疾病
裂缝是公路工程中路基路面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包括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块状裂缝和裂缝。

裂缝产生的原因有:(1)行驶荷载后,路面会逐渐出现破坏性裂缝,这是荷载裂缝;②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称为温度裂缝,是非荷载裂缝;③基层产生的裂缝也会引起路面开裂,这种裂缝称为反射裂缝[2]。

2.5边坡坍塌病害
边坡坍塌是公路工程中最严重的路基病害问题。

根据土质和规模的不同,边坡崩塌可分为滑坡和崩塌两种类型。

滑坡的主要原因是:①土质疏松,边坡向下移动;
②施工行为不当、施工人员损坏造成的坍塌。

另外,滑坡是指不良地质条件的破坏,使主体边坡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滑动。

一般情况下,土质疏松、降雨量大的地区更容易发生滑坡、塌方(本工程区年降雨量为1552.7mm)。

雨水会对路基路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导致路基边坡土体下降,最终对公路路基路面造成破坏。

3路基路面病害施工处理
3.1沉陷病害处理技术
本工程路基路面沉陷病害处理技术如下:①现场调查阶段。

通过对各高填深挖路段设计方案的比选,分别对软基路段进行现场勘察、钻探和取样试验,通过现场人员的分析,确定软弱土层的范围和物理力学性质。

②在施工方案的设计阶段。

分别计算分析软基路段的沉降和稳定性,并综合考虑软土地层特性、路基填筑等因素,在原有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升级软基处理措施;③详查阶段。

对于软土地基阶段,通过现场调查确定软土地基的分布范围,即厚度。

本工程主要采用挖换、重压埋毛石、漂石盲沟、挖换+漂石盲沟、水泥搅拌桩、碎石桩等措施。

[3].
3.2翻浆病害的处理技术
翻浆现象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水(雨水、地下水)、车流量、地形(本工程位于四川盆地中东部,海拔190 ~ 450 m,作业区以丘陵为主)、温度(合川年平均气温18.7℃)、人为因素。

翻浆病害可采取以下对策:对于春季到来引起的翻浆,需先挖出翻浆段,再回填毛石或碎石,然后铺设一层土工布,最后铺设路基和路面。

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行之有效,已广泛应用于二级及以下公路。

对于本项目,在不影响正常行驶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这种
方法。

沸病的治疗(如图2)。

3.3坑槽病害处理技术
高速公路建成使用一段时间后,部分路段会出现坑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作为施工企业,需要及时对出现坑槽的路段的范围和深度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4]。

但需要注意的是,坑槽病害处理时,应先将坑槽壁清理干净,然后在坑槽壁上涂一层粘结沥青,再将混合好的沥青混凝土填实。

填筑高度应与原路面相同,然后进行压实,以保持摊铺层与路面的平整。

3.4裂缝病害处理技术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裂缝病害的处理方法有封、灌、粘。

其中,高速公路最常用的就是填缝。

大量实践表明,裂缝填充能有效改善路面裂缝状况。

同时,接缝粘贴适用于基层断面状况较好的情况,而接缝密封适用于沥青使用年限长、渗水严重而产生的裂缝。

接缝和裂缝使用寿命短,一般2 ~ 3年,造价高,施工难度极大。

3.5边坡坍塌处理技术
公路边坡是在自然边坡的基础上人工开挖形成的结构形式,对整个公路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当边坡变形或失稳时,会对路基和路面产生重要影响,进而产生拥堵、堆积、危岩等一系列其他问题[5]。

边坡坍塌的治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通过因地制宜的方法和策略,对本工程中的不良结构和软弱地质进行加固,抑制变形和失稳,保护本工程的路基和路面;②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治理技术,防止工程边坡的坍塌和实施;③通过降低公路工程边坡、钻孔、注浆等方式进行加固,保证边坡结构的稳定性。

在公路路基路面的病害中,做好边坡坍塌处理技术非常重要,不仅可以避免边坡坍塌对高速公路上行人和车辆的危害,还可以解决边坡变形和失稳的问题。

4结论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的建设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路基路面引发的病害不容忽视。

因此,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沉陷、翻浆、坑槽、边坡的治理和防护工作,以促进我国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磊.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原因分析及养护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4):91-92.
[2]李金萍.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设计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2):73-76.
[3]陈奠东.公路养护中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实践[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9):107-108,111.
[4]张文川,朱莉亚.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及防治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6):61-62.
[5]李昌秀.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分析与处治对策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7):125-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