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基础必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基础必刷)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
第(1)题
一档电视节目通过洪水自救模拟实验为大众普及洪水生存指南,实验发现:大家平行于洪水流向紧挨着站成一纵列,可以有效抵抗水对身体的冲击力(如图甲),建立如图乙所示的物理模型:某时刻用力推物块1,五个质量相等的物块恰好未推动,已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2、3、4、5受到前一物块的弹力大小相等
B
.物块2对物块3的弹力大小为
C.物块2与3、3与4间的弹力之比为
D.若仅增大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则物块间的弹力可能为0
第(2)题
2024年1月9日15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发射升空。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将在距离地面高度约为600km、倾角约为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约为,则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运行时(
)
A.周期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大
B.速率比地球同步卫星的速率大
C.角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小
D.加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小
第(3)题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不变
C.F逐渐变小,T不变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第(4)题
开普勒186F是人们迄今发现的最像地球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位于天鹅座开普勒186红外星5颗行星中的最外层,与恒星距离为5240万公里,距离地球500光年。
根据观测发现某颗行星(下文称为A星球)有一颗近地卫星,当地球的近地卫星转了4圈
时,A星球的近地卫星才转了一圈,A星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设地球和A星球的密度、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分别用、
、、表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和A星球的密度之比
B.地球和A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C.分别在地球和A星球表面相同高度处以相同的速度平抛一个物体,A星球上的物体落地较早
D.A星球的自转角速度增加到(为地球半径)时,会发生解体
第(5)题
如图所示,一透明介质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ABC,,P、Q分别为AB、AC边上的点,且,。
一细光束平行于BC边从P点射入透明介质,经BC边反射后,又从AC边上的Q点平行于BC边射出,则介质对光的折射率为()
A.B.C.D.
第(6)题
某电容器充电后两极板间的电压为,然后利用传感器得到放电时电路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
则放电过程中
( )
A.由图象可知前内电容器放出的电荷量约为
B.由图象可知前内电容器输出的能量约为
C.电容器中存储的电荷量约为
D.该电容器的电容约为
第(7)题
如图所示,两个不带电的导体A和B,用一对绝缘柱支持使它们彼此接触。
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C置于A附近,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则( )
A.此时A带正电,B带负电
B.此时A电势低,B电势高
C.移去C,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
D.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
第(8)题
如图所示为双缝干涉实验原理图,单缝、双缝中点、屏上的点位于双缝和的中垂线上,入射光波长为,实验
屏上和处为两条相邻的亮条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双缝和到点的距离差为
B.减小双缝和之间的距离,条纹间距将随之减小
C.若换成波长为的入射光,则点处将形成暗条纹
D.遮住,则屏上不能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评卷人得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共4题)
第(1)题
光的干涉现象在工业技术中有重要应用,例如检查平面的平整程度。
如图甲所示,把一透明板压在另一透明板上,一端用薄片垫起,构成空气劈尖,让红光和蓝光分别从上方射入,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图是红光,b图是蓝光
B.将两种颜色的光分别通过狭窄的单缝,也能得到如图所示的条纹
C.条纹间距之比等于波长之比
D.若将薄片的厚度增加,则条纹间距减小
第(2)题
如图,坐标原点O有一粒子源,能向坐标平面一、二象限内发射大量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正粒子(不计重力),所有粒子速度大小相等。
圆心在(0,R)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磁场右侧有一长度为R且平行于y轴的荧光屏,其中心O1位于(2R,R)。
已知初速度沿y轴正向的粒子经过磁场后,恰能垂直射在光屏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粒子的初速度大小为
B.从O点发射的所有粒子都能垂直射在光屏上
C
.能射在光屏上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为
D.能射在光屏上的粒子初速度方向与x轴夹角满足
第(3)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射线与射线一样都是电磁波,但射线的穿透本领远比射线弱
B.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特征
C.气体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等压膨胀,则一定吸热
第(4)题
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
评卷人得分
三、填空、实验探究题(本题包含2个小题,共16分。
请按题目要求作答,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 (共2题)
第(1)题
一列波长大于2.5m的简谐横波沿直线方向由a传播到b,a、b相距3m,a、b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该波的波长为________m;波从a传播到b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s。
第(2)题
一同学测量某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如图所示是该同学正准备接入最后一根导线(图中虚线所示)时的实验电路。
请指出图中在器材操作上存在的两个不妥之处: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实验测得的电阻箱阻值R和电流表示数I,以及计算的数据见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的方格纸上作出关系图像______。
由图像可计算出该干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V;内阻为______。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8.07.0 6.0 5.0 4.0
I/A0.150.170.190.220.26
6.7 6.0 5.3 4.5 3.8
(3)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测量结果,在测出上述数据后,该同学将一只量程为100mV的电压表并联在电流表的两端。
调节电阻箱,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3A时,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干电池的内阻精确值应为_____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评卷人得分
四、计算题(本题包含3小题,共36分。
解答下列各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和重要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共3题)
第(1)题
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传送带以v0=1m/s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将物块B轻放在传送带下端的同时,物块A从传送带上端以v1=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结果两物块恰好没有在传送带上相碰,两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8,不计两物块大小,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两物块刚在传送带上运动时各自的加速度大小;
(2)两物块从在传送带上运动到刚好要相碰所用的时间;
(3)若A的质量,求A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
第(2)题
如图所示为一半径为R的透明半球体过球心O的横截面,面上P点到直径MN间的垂直距离为.一细光束沿PO方向从P点入射,经过
面MON恰好发生全反射.若此光束沿平行MN方向从P点入射,从圆上Q点射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①透明半球体的折射率n;
②沿MN方向从P点入射的光在透明物中的传播时间t.
第(3)题
如图所示,平行光滑金属导轨PQ、MN分别由一段圆弧和水平部分组成,水平部分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导轨间距
为L、M、P间接有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导轨水平部分在CD、EF间有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I,磁感应强度大小
为B,GH右侧有垂直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II,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金属棒b垂直导轨放在导轨的EF、GH之间,金属
棒a在圆弧导轨上离水平面高h处由静止释放,金属棒在导轨上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并与导轨垂直,两金属棒接入电路的电阻均为R,质量均为m,CD、EF间的距离为2h,重力加速度为g,金属棒a与b碰撞后粘在一起,最后金属棒a、b停在磁场II区域内,求:
(1)金属棒a通过磁场I的过程中,通过定值电阻的电量;
(2)金属棒a离开磁场I时的速度大小;
(3)金属棒a、b一起在磁场II中运动的距离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