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拣儿童多处行》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拣儿童多处行》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苏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这是冰心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只拣儿童多处行》全文字里行间饱含了她对真爱和美的追求。
这篇文章以轻巧的笔调描写了朝气蓬勃的“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旺盛生命力的花儿,显露出作者对儿童的喜爱,对以后的美好期望,全文读来令人十分欢畅!
这一单元的三篇文章,都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感受童心、感受儿童的世界、感受儿童的聪慧。
联系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明白得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摸索,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这应该是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
二、教学目标
依照课程标准和苏教版这一类文章的特点,结合我班学生的具体认知水平,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基础性的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明白得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第五至第九自然段。
创新性的目标:
1、通过朗读、揣摩、讨论,联系具体内容体会文中一些重点语句的含义及写法的精妙。
2、在朗读、品味的基础上,感受春天的朝气蓬勃,感受儿童的朝气与活力,产生愉快的阅读体验,发觉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中的
美。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联系具体内容去感悟文章字里行间充满的爱与美
难点:引导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及时、到位的点拨、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的生成,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阅读感受。
四、教法与学法
依照本课特点及本班学生的特点,遵循“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在具体实施时,我想要紧抓如此几个词语:
1、疑问。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让学生逐步明白得在阅读中如何摸索,如何发问,查找作者的思路。
2、研读。
阅读过程是学生在阅读时对课文相关信息的提取、加工、分析和处理,是对与课文相关的生活经历、认知体会的联想与沟通。
本节课的设计着重让学生经历这种阅读的过程,让学生在扎扎实实的自主研读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阅读爱好,提高阅读能力,在研读过程中,感悟真情,回味真情,体验真情。
3、对话。
《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本节课力求让课堂成为真诚对话的生命殿堂。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学生与文本之间交流的平台。
只有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感受语言的色彩,
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情感,尽情地读,大胆地说,自由地想,不断感悟实践,才能充分表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五、教学过程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打算分四步来实施:(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二)初读感知、(三)精读感悟、(四)拓展延伸
(一)激趣导入
1、课始,直截了当揭示课题,并介绍作者冰心,引导学生质疑题目的意思
2、紧接着简介冰心,介绍这篇文章的一些写作背景,板书课题:只拣儿童多处行
[如此设计旨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爱护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
有利于学生在感爱好的自主阅读中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有利于制造性思维的迸发,使学生在最强的学习欲望下学习。
]
(二)初读感知
在初读感知这部分,我打算如此去实施:
第一让学生带着刚才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字字响亮,句句流畅。
在此过程中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倾听,及时解决在朗读中的一些问题。
学生初步读完后解决在初步朗读中显现的问题,接着让
学生再读文章,能够同桌之间互相读、听,看看是不是比刚才有所进步了
在此终止后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倾听,有没有和自己不一样的地点。
然后指名单个读,想读哪小节就读哪小节。
在此过程中,注意正音,及时明白得生词,引导学生自我进行朗读评判。
[在这一部分,重点解决读通读顺,尽量给学生多一些时刻,多一些机会,需要注意让学生带着目的或目标去读书,教师尽量去激发学生读书的爱好。
]
(三)精读感悟
在学生读通读顺文章的基础上,细细品味文章。
在这一部分我打算围绕两个问题来展开:1、文中哪些地点表达了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2、冰心奶奶什么缘故只拣儿童多处行?
课文哪儿写出了辉煌的春光?
出示“走进玉澜堂
喷花的飞泉……”
自由读,摸索那个地点的海棠树与其他地点的有什么不同?(密密层层、不留一点间隙、喷花的飞泉)指导学生读好。
[朗读、摸索,再交流,是将学生的感悟在积存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内化,变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和感受,锤炼他们的说话能力]过渡:看到这么美的春光,冰心奶奶不由得从心底发出赞扬,引导朗读“春光,
开释出来了!”
指导读出赞扬之情,提示“饱满、蕴藏、尽情、开释”能够让学生自由的评判,朗读。
在学生充分朗读、感受的基础上提问“现在你明白了冰心奶奶什么缘故只拣儿童多处了吗?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儿童多处春光辉煌
[语言是极富弹性和张力的,因为有了思想渗透其中,语言已不再是一件外套,而是一个切切实实跃动着生命的鲜活的血肉之体。
语文课堂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应当是生命的对话,“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显露,是个人见解和聪慧的展现。
”它的真正价值在于猎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明白得这种见解,转化这种聪慧。
上述教学构想中,一方面组织学生围绕问题研读,从课文中汲取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唤起学生已有知识体会,不断向课文输出自己既有的知识、体会和情感,在此基础上展开对话和交流,在真诚的对话和交流中,激发学生情感的火花,加深对文本的升华。
](四)拓展延伸
教师进行适当的小结,让学生从整体上对文章有个深层次的回忆:因为儿童多处春光辉煌,因为儿童充满朝气,更因为冰心奶奶充满了爱心,因此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
出示冰心曾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大的是儿童,除了宇宙之外
依旧儿童。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一辈子态度,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如此的教学设计,去拓宽学生学语文的渠道,课本仅仅是一小部分。
让学生能感悟到这些文学大伙儿的专门的人格魅力,由此能够乐于去阅读他们的作品,能够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有所触动,能够让自己做一个乐趣高尚的人,我想就足够了。
]
贵阳市金鸭小学
孙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