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21”对物理教学的促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421”对物理教学的促进
李小青
(河南省沁阳市第四中学)
摘要:通过在课堂上开展“8421”小组学习和学习的微观指导,用制度和精神的鼓舞,使学生共同合作,共同进步,进而对物理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制度
初中物理因其抽象性强,所以对于初接触的中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许多学生学起来非常吃力,尤其是女生,能拿到高分者可谓是寥寥无几。
许多学生想学好,但不知道怎样学,仅靠意志和纪律是很难使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有满意的表现的。
“合作学习,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我通过在班级里开展“8421”小组学习和学习的微观指导,改变了这种状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现就我的班级试行情况对这两例分别讲述,不当之处还希望大家见谅。
一、建成小组
中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自觉性是有限的,是需要检查督促的。
这种督促不是一场大刀阔斧的思想动员,而是平时实实在在的检查。
任何老师都不可能做到时时检查指导班上的几十名学生。
单独一个人进行学习,遇到困难很容易放弃,但如果置身于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的学习状态都是好的,那么就可以带动学习暂时消极的人。
我在班里建立了学习小组并想方设法发挥小组的作用。
我按“8421”小组分法,把学生按成绩优劣互补分成6个大组。
我的分法是这样的:“8”就是每组有8个学生。
“4”,也就是将每个大组再按照成绩分成两个小组,每组4人。
“2”也就是每两个人结成一对一的帮扶。
将大组变成小组,小组内再分成两个2人组。
这样就可以实现最有效率的一对一辅导、讨论、检查。
而且两人的检查时间、地点、内容也比较好约定。
经过2人互检、4人组组长复检,能避免学生的应付行为。
无论是8人组、4人组还是2人组的互助互查都是为了激发组里的每一个“1”的进步。
二、制度是个筐,精神是凝固剂
小组建好之后,要形成合力就得从组织形式上来约束,用制度来保障。
刚开始学生不适应这种学习方式,为此我规定每个学生必须进行小组合作,并让学习组长记录学生的表现情况,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物质上的奖励。
制度是个筐,精神是凝固剂。
没有精神的团体好比是没有灵魂的躯体。
小组建成之后一定要用精神来鼓舞,想方设法形成小组文化。
用给小组起名字的方法,使学生都有一种团体意识,有一种归属感。
让每组的学生给本组起一个组名,如,永不言败组、求实奋进组、雄鹰组等等。
小组的奋斗口号如:永不言弃,奋斗成就未来;为理想而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等。
另外,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纪律等等。
这样小组成员有了合作意识,有了竞争意识,有了精神的鼓舞,小组的活力就会充分体现出来。
三、共同合作同进步
小组合作的基本功能体现在互助和互检两方面。
互助:学生的互助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一个老师的教育对象是几十个学生,对一部分学生“因材”了,必然影响另外一部分学生。
而小组学习是一对一的,他们彼此知根知底,引导得当,他们很多人可以担当老师的角色,去教比他们掌握程度低的同学。
在平时的学习中两人互相帮助,两人都不会的提交4人小组解决,再不会提交8人小组(相邻两个4人组合起来称为8人组,其中一个4人组的组长成为8人组的组长,另一个4人组的组长成为8人组的副组长。
)讨论。
最终只有极少数的问题会上传到老师处,老师解决的问题就代表了8人小组共同关注的难题。
这样老师辅导的效率更高。
而且在这样的小组里,每个人都有机会也有义务表达:把自己知道的题目讲解给不知道的学生。
这就解决了教学中常存在的一个问题:学生听懂了,考试未必得分;而能将解题思路清楚地表达给别人听的学生,他必然是对这道题涉及的知识点、解题的思路有了全局的认识并加入自己的思维,这些人必然得分。
学习上,思维的超越才是决定性的超越。
互检的检查内容包括:(1)基础知识的过关,比如比热容的物理意义、电学中的相关等都要求两人及时检查并记录到印制的表格中。
(2)练习的完成情况。
量方面,在所做到的题目前标上日期,并约定下次检查时间。
质方面,要求做过的题目都要用红笔自己对照答案打钩或差,并提问。
(3)课堂听课质量的检查:主要是检查课堂笔记并记录到印制的表格。
四、群策群力见奇效
中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需要更新鲜的学习指导。
所以我们得注重挖掘学生当中好的学习方法。
有时候老师的学法指导固然全面,却不适合学生,就算适合,也不一定能让他们感同身受。
我们班用出墙报的画纸折叠装订成了《班级剪贴本》。
比如,物理电学的内容越来越抽象,怎么办?很多人做题不思考就翻答案,怎么办?许多概念睡起来就忘,怎么办?等等。
学生针对这些学习的困惑各抒己见,我根据班会记录材料整理出这些好方法,打印贴到剪贴板中。
同时他们每天遇到心理或学习困惑也会自己写在(下转第174页)
172--
.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情交流站”里,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学生都会在后面跟帖。
我们别小看这些“交流会”和“交流站”,学生能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提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方法,有些学生善意的一句“我看到你平时都不做笔记,当然会漏掉老师的分析思路了!”比我们老师冥思苦想的“善意批评”
更能让当事人羞愧和警醒。
更重要的是通过“交流站”他们知道,原来优秀的学生甚至老师
也有过他们这种困惑,这对学生心理的平稳和激发是大有裨益的。
“合作学习把生生互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并作为整个教学过
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互动方式来加以科学利用,充分开发和利用
了教学中的人力资源,为现代教学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
”无论潜能还是差异,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它们都是亟待开发利用的教育资
源。
越是人数多的班级,越需要小组合作学习。
请飞翔者或奔跑者担任小组的领头雁与援助者,让每一个追赶者或跟随者都有归属感,不再无助。
小组学习既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又加强了教学
的个别化。
因小组的精诚合作,课堂才不会再有被冷落或遗忘的角落,效率才能全面提高。
同时由师生的双向交流变为师生、生生的
多向交流,形成网状立体的交流,使物理课堂焕发无限的生机。
参考文献:
[1]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 ].教育研究,2002.
[2]李雪萍.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J ].考
试周刊,2009(08).作者简介:李小青,女,1973年4月出生,本科,现就职于河南
省沁阳市第四中学,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8421”to Promote Physical Teaching
Li Xiaoqing
Abstract :Through developing “8421”the group study and the study microscopic instruction in the classroom ,with the system and the spiritual inspiration ,causes the students to cooperate together with the progress ,then get up the promoter action to the physical teaching.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group cooperation ;system
•编辑薛直燕
对这一信息进行预测;(2)结合文章标题,让学生说说或写出对标题中隐含信息的推测和看法;(3)让学生写下自己希望在文中获得哪些问题的答案等。
2.第二环节———
教师指导方法,学生积极推断要想使学生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必须给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阅读的方法指导有以下几步:
第一步,通读全文,领会大意。
这里有一些小的技巧,比如,(1)通读前,先关注一下文后问题,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性就会很强。
(2)先看首段和尾段,抓中心句,抓住了中心句就知道了文章的主要信息,就能够大体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第二步,快速扫描,捕捉要点。
快速扫描其实就是选择性地阅读。
当我们需要某些特别的信息时,比如时间、地点、人名、电话、数量、价格等,都可以去快速扫描。
阅读中,应处理好“细读”与“略读”的关系。
文中细节不可忽视。
因为文中的很多细节,很多时候就是文后问题的答案。
抓“细节”,有助于对全文意义的深刻理解。
如果丢了细节,答题时就有可能出错。
但是,阅读中还要会“略读”。
对于某些无关紧要的句段,可以跳越而过,以此来节约时间,提高阅读的效率。
第三步,边读边思,正确判断。
阅读中最关键的一环是要对文中的人物事件、观点认识等有个正确的理解和判断。
但这其中,总有一些生词影响着对文段的理解。
这时候,我常常会鼓励学生不用着急和害怕,可以跳过去不去管它,因为这些词语基本不会影响对文意的把握。
继续读下去,边读边思考,根据上下文语境,我们基本上能够猜出它的意思。
有时候,这些生词恰好就是文中的关键词,是文后习题中的选项,这样
的话,
就必须高度重视了。
猜测生词意思一般可用的方法有:(1)根据上下文和语境;(2)通过作者给出的定义;
(3)通过文中提到的事件;(4)根据词形,如转换词、派生词、复合词或其他变化形式的词等。
3.第三环节——
—读后感悟,交流评价阅读结束时,应对文中的人物、事件等做一分析和评价。
允许
学生小组交流,
谈自己的阅读感悟。
我们要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更要有批判的精神。
参考文献:
张晓梅.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5.作者简介:蔡志英,女,1974年2月出生,本科,现就职于江苏
省昆山市城北中学,研究方向为初中英语教学。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ai Zhiying
Abstract :The role of reading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is very important.In the usual English teaching ,how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ading ability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ombine with many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for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strategies and method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method
•编辑马燕萍
(上接第172页)
17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