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抗旱玉米新品种选拔试验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抗旱玉米新品种选拔试验实施方案
为了筛选抗旱玉米新品种,加速旱作区玉米品种更新换代,甘肃省农牧厅杨祁峰副厅长于2011年3月12日召集教学、科研、推广及有关玉米种子企业就旱作玉米区抗旱玉米新品种选拔试验进行了工作安排,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试验目的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推广,使甘肃省旱作区玉米面积已发展到近1000万亩,单产大幅提高。

然而,生产中种植的豫玉22号、沈单16号尽管丰产性较好,但抗旱性并不十分突出,在干旱年份减产严重,导致我省玉米生产年际间的稳产性受到严重影响,迫切需要抗旱性强的稳产高产玉米新品种。

本试验目的是通过加强玉米抗旱性鉴定筛选这一关键环节,为我省旱作玉米种植区选拔抗旱丰产玉米新品种。

二、试验单位及联系人
(一)试验主持单位及参加单位
(二)品种推荐单位推荐的品种数量
(三)试验实施单位
(四)各实施单位试验组别及预留的试验地面积
(五)对试验地条件的要求
1、当地旱作玉米区域代表性地块;
2、农户配合比较好;
3、地面比较平整,肥力比较均匀;
4、试验采取全覆双垄沟播技术;
5、早熟玉米品比试验安排在当地较高海拔早熟玉米种植区域。

(六)试验记载与测产的要求
1、记载测产的总负责是省农技总站。

省农技总站熊春蓉负责榆中点,省农技总站朱永永负责安定点,甘农大研究生徐文强负责通渭点,甘农大研究生李永生负责崆峒、环县点,分别在抽雄期、成熟期对各组试验品种进行抗旱性、丰产性记载。

2、品种推荐单位对《中晚熟抗旱玉米杂交种鉴定筛选试验》中自己单位推荐的品种择期进行抗旱性、丰产性测评。

成熟期对优良品种现场测产。

由于品种多,实施单位不再记载。

3、实施单位负责《中晚熟抗旱玉米杂交种鉴定筛选试验》品种的排序、插牌、种植及管理。

由于品种多,防止品种排序出错。

4、实施单位负责《中晚熟抗旱玉米杂交种品比试验》和《早熟抗旱玉米杂交种品比试验》,形成试验报告。

三、试验组别及试验设计
(一)中晚熟抗旱玉米杂交种鉴定筛选试验
1、采用顺序排列设计,一次重复,2行区,行长3米,走道1米,行距0.55米,株距35㎝,种植密度每亩3500株。

2、对照:沈单16号。

(二)中晚熟抗旱玉米杂交种品比试验
1、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6行区,行长6米,走道1米,行距0.55米,株距35㎝。

种植密度每亩3500株。

2、对照:沈单16号。

3、收获时每小区取中间4行,两头除去两株,按实收面积计产。

计产时水分标准为14%。

(三)早熟抗旱玉米杂交种品比试验
1、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6行区,行长6米,行距0.55米,株距35㎝,走道1米。

种植密度每亩3500株。

对照:金穗3号。

2、收获时每小区取中间3行,两头除去两株,按实收面积计产,计产时水分标准为14%。

四、品种推荐单位种子准备、编号、集中及送达
(一)种子准备
1、中晚熟抗旱玉米杂交种筛选试验:每个品种每个点准备44粒。

5个点需准备5份。

种子准备时,各单位自加对照品种。

2、中晚熟抗旱玉米杂交种品比试验:每个品种每个点准备400g。

5个点需准备5份。

金穗公司准备沈单16对照种子。

3、早熟抗旱玉米杂交种品比试验:每个品种每个点准备400g。

5个点需准备5份。

金穗公司准备金穗3号对照种子。

(二)中晚熟抗旱玉米杂交种鉴定筛选试验的种子编号
1、金穗种业公司编号:0~399;
2、富农种业公司编号:富001~富125;
3、甘肃种业公司编号:甘001~甘115;
4、金源种业公司编号:金001~金067;
5、兴达种子公司编号:兴004~兴050、兴054~兴059;
6、武威市农科院编号:武001~武100。

(三)种子集中与送达
1、种子编号后,装5个箱,内装记载本,外标实施单位名称,实施单位接收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2、在2011年3月25日前送甘肃种业商会秘书处集中。

3、商会再安排送达各实施单位。

五、试验经费及试验奖金的筹集
1、试验经费从高产创建项目经费中支出。

2、各试验实施单位试验奖金由各品种推荐单位支出。

六|、试验有关技术问题,请打电话询问金穗种业公司陆登义电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