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三大文教政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三大文教政策
汉代三大文教政策,政治学领域术语,指的是西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文教政策建议。
具体是包含一下三个方面: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的统一
汉朝率先提出独尊儒术的思想的董仲舒是当时最负盛名的儒家学者之一,汉武帝十分欣赏董仲舒在对策中阐发的思想主张,反复策问董仲舒有关治理国家方针大计。
后来就实施了三大文教政策。
首先“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汉初在文化教育上所采取的宽松政策给了各学派发展提供良好机会,但是各学派之间相互争雄,势必危及政治思想的统一。
然后董仲舒站在儒家的立场上,从《春秋》大一统的观点出发论证儒学在封建政治中居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
2.兴太学,行教化而美习俗;
为了保证封建国家在统治思想上的高度统一,也为了改变统治人才短缺的局面,董仲舒在对策中提出了“兴太学以养士”的建议。
兴办太学,政府直接掌握教育大权,绝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是整齐学术,促进儒学独尊的重要手段之一。
最后,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针对汉初人才选拔和使用中的弊病,董仲舒提出了加强选举合理任用人才的主张,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专立五经博士,开设太学,察举制的完全确立。
3.重选举以选用贤才等三个方面。
各家并存,推动“黄老之学”的汉初文教政策。
第一,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由于战争依靠武力,知识分子的作用并不明显。
但在后来开始重视和知识分子在政治中的作用,征召贤,封官赏禄,给予优厚的待遇,让各学派知识分子都有参与政治的机会。
汉初几朝皇帝对知识分子都比较重视,汉文帝尤为突出,他还下令举贤良文学,采用地方推荐与中央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吸纳统治人才。
董仲舒的这三大建议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并对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思想和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