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及答案(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及答案(2)
2015电大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及答案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6、简述劳动法渊源的主要内容
答:(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部门规章。
(5)其他法律规范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定。
(6)地方性法规和经济特区法规。
(7)地方规章。
(8)国际法律文件和国际惯例。
27.简述劳动就业的法律特征
答:劳动就业作为一项法律制度,有以下主要法律特征:(1)劳动就业的主体具有特定性。
劳动就业的主体必须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的公民。
(2)劳动就业必须是出自公民的自愿。
公民在主观上必须具有求职的`愿望。
(3)劳动就业必须是一种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或有益于社会的劳动。
(4)劳动就业必须使劳动者能够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
五、论述题
28、试述我国社会保险法律调整应遵循的原则。
答:(1)社会保险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
社会保险需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其提供可能和创造条件,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财富较为丰富时,国家才有能力提供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险;同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制约着社会保险的水平,社会保险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保险一体化和社会化相统一的原则。
实行社会保险一体化原则有利于实现劳动者的自由流动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社会保险社会化要求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鼓励劳动者积极参与监督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同时实行社会保险管理的社会化,也就是把原来的各部门、各单位分散管理的形式逐步转为统一的社会化管理,将用人单位承担的社会保险方面的事务性工作转为社会化服务,逐步健全全社会统一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3)保障功能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社会保险制度是为实现社会公平而设,它需要每个劳动者的积极参与和投人,与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挂钩。
要处理好权利与义务、公平与效率、保障与激励的关系。
六、案例分析题(20分)
29.成某大学毕业后未找到正式工作,为了减轻家人负担,他在一家出版社找了一份文字校对的兼职工作。
工作时间自由,也没有固定工作量要求,成某可在家工作,最后按量计酬。
可第一份校对成果上交已经数月,出版社未给成某支付任何报酬。
成某致电询问,出版社却拖延不予理睬。
最后,成某决定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权利,于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试分析: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否受理本案?
答:本案中,成某从事兼职校对工作,既未去出版社上班,也没有受到出版社的管理,故双方形成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
(10分)由于他们之间的争议不属劳动争议,故成某不能通过劳动法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能受理成某的申诉,成某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10分)
【2015电大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