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安徽省枞阳县将军庙镇马口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安徽省枞阳县将军庙镇马口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朱伟;农卫书;康业闪
【摘要】安徽省枞阳县将军庙镇马口地区位于庐枞火山岩盆中东部盆地东南缘,黄梅尖石英正长岩体西段.区内发育海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经历了四个火山喷发旋回和相应的岩浆侵入活动,外围及区内有多个矿点,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区内地质特征分析,对找矿前景进行探讨,希望为地质人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
【年(卷),期】2017(000)004
【总页数】2页(P83,85)
【关键词】庐枞盆地;火山喷发旋回;找矿前景
【作者】朱伟;农卫书;康业闪
【作者单位】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八一五地质队,安徽巢湖238000;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八一五地质队,安徽巢湖238000;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八一五地质队,安徽巢湖23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07.1
马口地区中心点位于枞阳县城北东30°方向约43km处的将军庙地区,行政区属枞阳县钱铺乡。
位于庐枞火山岩盆中东部盆地东南缘,黄梅尖石英正长岩体西段。
庐枞火山岩盆地系我国下扬子中生代断裂火山活动带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前震旦纪褶皱固结形成基底, 其上发育巨厚的震旦系~中下侏罗统海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中
生代由于断块作用诱发火成活动,经历了龙门院、砖桥、双庙、浮山四个火山喷发旋回和相应的岩浆侵入活动。
区内多见矿点及老采坑,区外矿产聚集,已知有构造裂隙带热液型井边铜矿、牛头山铜矿、东山岭铜矿、岱岭湾铜矿[1]、拔茅山铜矿,基底构造裂隙带热液型铜矿山铜矿、龙桥铁矿、吴桥铁矿。
根据前人的地质工作成果,在区内发现马口~马鞍山磁异常带、将军庙~笔架山磁异常区、陈庄~胡院磁异常带,三个高阻高极化异常,一个低阻高极化异常。
后期通过钻探验证发现了多个铁矿远景区,两个铜矿远景区。
2.1 地质特征
马口地区位于庐枞火山岩盆中东部盆地东南缘,区内地层规模较大, 岩浆活动复杂,构造发育。
2.1.1 地层
主耍由盆地下部三叠系~中下侏罗统海相碳酸盐岩、砂页岩及含煤碎屑岩和白垩系火山碎屑岩、熔岩及次火山岩等火山岩系组成。
2.1.2 构造
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构造线方向主要为近东西向和北西向两组。
东西向断裂主要为横贯庐枞盆地中部的将军庙~大岭脚基底断裂, 延长大于40km。
北西向断裂具多期次活动,呈群、带分布。
为热液的运移[2],矿体的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
2.1.3 岩浆岩
庐枞盆地经历“龙”、“砖”、“双”、“浮”四个火山旋回,喷发方式由“裂隙式”向“中心式”转变,喷出熔岩岩性由安山岩、粗安岩→粗安岩→粗面玄武岩→粗面岩变化,反映火山~岩浆活动由中酸性逐渐向中偏基[3]、偏碱性演化,并形成了一系列火山~岩侵隆起、构造洼地以及爆破角砾岩筒等火山机构或构造,对区域成矿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2.2 围岩蚀变
铁矿矿脉两侧围岩蚀变强烈,粗安岩发育强烈的钠长石化蚀变,原岩结构构造被破坏,形成以钠长石为主要矿物的蚀变岩,使得其颜色呈白色,同时伴有浅色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
铜矿矿脉两侧围岩蚀变多见碳酸盐化、黄铁矿化,越靠近矿脉,蚀变
越强。
2.3 矿化特征
本区铜矿化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爆破角砾岩型,角砾主要为正长岩、细晶岩、火山熔岩等,大小不一,由硅质、钙质胶结及石英细网脉。
矿物成分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多见于铁白云石细网脉中,亦有呈星散状产于正长岩角砾中,取样铜品位
0.21%。
一种是含铜硅化石英脉型,细脉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其次为方解石等,主要矿石矿物成份为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镜铁矿,取样分析铜为0.17 %, TFe 品
位为6.60%,围岩为凝灰岩。
铁矿矿石类型较为简单,主要为脉状磁铁矿矿石,其次为浸染状磁铁矿矿石,脉状磁铁矿矿石主要金属矿物包括:磁铁矿、黄铁矿、赤铁矿,以及少量的钛铁矿,主要脉石
矿物包括∶透辉石、白云母、碳酸盐和石英,此外还有少量的金红石和榍石。
浸染
状磁铁矿矿石主要金属矿物包括∶磁铁矿、赤铁矿、镜铁矿以及少量的钛铁矿,主
要脉石矿物包括:钠长石、钾长石、碳酸盐和石英,此外还有少量的金红石和榍石。
2.4 矿床成因
区内可见多种类型成因的矿床,大多铜铁矿床(点)的分布与火山机构有关。
层间破碎带,尤其罗岭组与火山岩地层接触之间的大界面为矿体的富集提供了较好的容矿空间。
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东西向断裂交汇又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通道。
此外研究认为区内的闪长玢岩和安山玢岩,与铁铜矿化关系密切。
2.5 找矿远景分析
铁矿①本身马口铁矿就是毗处老矿点,只进行地表浅部采矿活动, 有必要对其进行
深部找矿,追索铁矿来源;②区内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东西向断裂交汇部
位, 矿化蚀变强烈且集中分布,可探寻与破碎带有关的含铁铜矿脉;③马口铁矿点至吴桥为一条近东西向磁异常带,同时可见闪长岩脉,此处可探寻与闪长岩有关的铁矿体;④区内南东部黄梅尖岩体与罗岭组砂岩直接接触,与龙桥铁矿成矿背景有一定相似之处,可开展深部找矿。
铜矿①区内爆破角砾岩铜矿点南西侧为激电高阻显示,在此处开展工作,探寻爆破角砾岩筒的根部来源及成矿可能;②区内多见激电异常带与火山口环状带,伴有相应的矿化点,可选取条件较好的靶区开展深部找矿工作。
马口地区位于庐枞盆地之中,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 多条物化探异常带与矿化点,矿化特征明显,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关文献】
[1]常印佛等,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地质出版社,1991.
[2]胡文〇等,宁芜和庐枞地区陆相火山喷气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铁、硫矿床,地质出版社,1991.
[3]王道华等,长江中国下游区域铜、金、铁、硫矿床基本特征及成矿规律,地质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