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课课表-尚德学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语课课表:
二1班二2班
口语课课程大纲:
我校的口语课以“视听文学欣赏课”作为校本课程,被正式排入课表,开始在小学一二年级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视听文学欣赏的内容按照文学欣赏的分类,分为五个方面:童话与传说故事欣赏、成语与寓言故事欣赏、历史与传记故事欣赏、小说故事欣赏以及古诗文欣赏。
根据学生特点,制定欣赏内容和具体目标如下:1.一年级能初步看懂传说故事和童话故事,知道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能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2.二年级能较完整地讲述成语和寓言小故事,了解故事要表达的意思,对故事中的人物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共同讨论,并比较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口语课教案6篇:
1、小松鼠理发师
尚德实验学校谷苗
一、教学目标:
1.能看懂故事内容,明白为什么同样一种发式,有的动物喜欢而有的动物却不喜欢,懂得做事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的道理。
2.在看懂故事内容基础上,揣摩小松鼠和其它动物的心理活动,发挥想象,尝试续编故事,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3、培养学生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童话故事《小松鼠理发师》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画片
四、影片介绍:
小松鼠理发师很热心,也很勤快。
有一天,绵羊来理发,小松鼠为它理了一个卷发,绵羊很满意,于是小松鼠觉得这个发型很漂亮,就给前来理发的几个小动物都做了卷发。
可是,大家并不满意。
小刺猬因为卷发而背不起食物,第一个发表意见,于是小松鼠把刺猬的卷发烫直,刺猬很高兴。
小松鼠受到启发,又把所有的动物都改成了直发。
可是,大家还不满意。
小松鼠把小乌龟头上、背上的毛剃光,变成了光头发式,小乌龟很满意,于是小松鼠又把所有的动物都剃成了光头,结果,大家愤怒地找小松鼠算帐,小松鼠糊涂了:它努力工作,为什么大家还不满意?
五、教学重点:
1.明白小松鼠到底错在哪里。
2.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为故事进行续编。
六、教学难点:
明白故事所讲的道理。
七、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指导欣赏。
1、森林王国里有很多动物朋友,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位,想知道它是谁吗?那么它在森林王国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出示动画片断1
2、根据学生回答,揭示动画片题目。
3、那么在接下来的动画片中,你想知道些什么呀?
是呀,小松鼠都给谁理发了,理了哪些发型,大家对它的服务满意吗?让我们在接下来的影片中寻找答案吧。
(二)了解内容,揭示主题。
1、观看动画片断2(小松鼠为绵羊理发,绵羊非常满意地离去)
(1)谁成为小松鼠的第一位客人,小松鼠为它理了什么发型,她满意吗?
学生根据提示练习说话。
出示句式:小松鼠为理了,让它觉得很,
(谁)(什么发型)(怎么样)因为。
(2)学生交流。
2、观看动画片段3(小松鼠为其它小动物理发——动画片结束)
(1)同学们看懂了吗,小松鼠还为哪些小动物理发了?(交流出示板书)
(2)那么小松鼠为它们理了哪些发型呢?小动物们满意吗?请你们两个向朋友结合老师黑板上提示来讨论讨论,说一说。
3、交流反馈,揭示道理。
(1)同样理了这几个发型,为什么有的小动物满意,有的小动物却不满意呢?(2)亲爱的同学们,那你们说说看小松鼠到底错在哪里呢?
(三)展开想像,续编故事。
有了同学们的帮助,小松鼠现在一定知道自己错在哪了。
日复一日,小松鼠的进步越来越大,名气呀也越来越响了,很多的小动物都来请它理发呢!你看,今天就来了两位,看看它们是谁呀?面对她们的要求,小松鼠理发师会满足她们的要求吗?她会怎么做呢?
(1)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续编故事。
(2)学生说一说,演一演。
(四)实践操作,培养审美。
有了小松鼠的前车之鉴,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不少经验,今天老师也想考一考大家,请你们也来当一当小小理发师,为不同职业的人也来设计一个适合她的发型,好吗?(歌手、餐厅服务员、护士)
板书设计:小松鼠理发师
满意不满意
小羊刺猬乌龟狮子狐狸猴子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2、谁的本领大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的内容,能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知道故事的主要人物,明白猴子和小鹿各有各的本领,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完成任务的道理。
3.进行听说习惯的培养,养成仔细观察,有意记忆的习惯。
4.学习故事中的人物对话,积累语言文字。
二、教学内容:童话故事《谁的本领大》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画VCD。
四、影片介绍:
小鹿和小猴都说自己的本领大,谁都不服谁。
黑熊让它们比赛过河摘桃子,结果,小猴在小鹿的帮助下才能过河,小鹿在小猴的帮助下才摘到桃子,最后,它们一起合作完成了任务,也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学会互相合作的道理。
五、教学重点:
1.认真观看故事,了解故事情节。
2.能够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六、教学难点:
复述故事情节,明白故事所讲的道理。
七、教学过程:
启发兴趣,引入课题。
板书课题,引导提问:
你喜欢小鹿还是小猴?为什么?
观看动画,了解故事
1.带着问题,观看动画:动画片中讲了谁和谁比本领?
(出示幻灯片)提问:小朋友,小鹿和小猴都说自己的本领最大,它们决定比一比到底谁的本领大?它们比赛干什么?最后又是谁获胜了呢?请小朋友带着这几个问题一起观看动画片《谁的本领大?》
2.学生观看动画。
3.看后反馈:你觉得是谁的本领大?
(三)指导说话,练习配音
1、观看动画片断1
练习说话:我认为的本领大,因为。
2、、观看动画片断2
练习说话:现在我认为,因为。
3.复述故事,再现情节,请小朋友为动画配音:
请大家做小小配音员为故事配音。
配音时要用自己的话把故事串起来,使故事更加连贯、通顺。
3.看动画,同桌一起说一说。
4.指名全班交流,进行评价。
(四)思考明理,拓展引伸
1.看了动画,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不仅要欣赏自己的优点,也要学会欣赏和赞扬别人的优点,学会相互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
2.我们与猴子和小鹿比赛谁会获胜?
3.播放短片《骆驼和羊》,使学生进一步明理。
总结:
我们人类和猴子相比,不如它会爬树;和小鹿相比,没有它跑得快。
但是,人们可以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借助工具比过它们。
所以说,还是我们人类本领最大!
八、板书
谁的本领大
小鹿跑得快
过河摘桃子相互合作本领大
小猴爬得高
3、过猴山
一、教学目标:
1.进行听说习惯的培养,养成仔细观察,有意记忆的习惯。
2.了解《过猴山》的故事情节,知道故事中的主人公的机智。
二、教学内容:童话故事《过猴山》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影片介绍:
有个卖草帽的老头困倦在树下小睡,一群猴子趁机偷走了他的一担草帽。
老头惊醒后,看到顽皮的猴子们模仿着他的一举一动。
老头用计谋醉倒了所有的猴子,取回了全部的帽子。
五、教学重点:
1.带着问题欣赏童话,了解故事的主人公。
2.对童话中的人物进行个性化的评价。
六、教学难点:
对童话中的人物进行个性化的评价。
七、教学过程:
(一)观看影片
1.导入
1)出示:过猴山
你有什么疑问?
(谁过猴山?怎么过猴山?遇到了什么事?)
2.带着问题观看。
(二)了解故事
1.师:一位卖帽子的老汉遇到了一群调皮的猴子,会怎样呢?
2.师:老汉很生气,但这是他发现了猴子的一个特点?
喜欢模仿
3.老汉想了哪些办法取回帽子?结果怎样?
板书:第一次模仿动作没有取回
生:因为,老汉没有取回帽子。
第二次醉酒后模仿动作全部取回
生:1、因为,老汉取回帽子。
2、我认为比更聪明。
(三)模仿动作,增强记忆
1.请一位小朋友模仿老汉的动作、其他同学跟着学。
2.请你扮演老汉,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演一演。
(四)拓展
1.如果你是老汉,你会用什么办法把帽子取回来?
2.交流反馈,个性评价
板书设计:
过猴山
第一次模仿动作没有取回
第二次醉酒后模仿动作全部取回
4、蚂蚁和大象摔跤
一、教学目标:
1.进行听说习惯的培养,养成仔细观察,有意记忆的习惯。
2.了解《蚂蚁和大象摔跤》的故事情节,知道故事的主人公。
3.能说出自己喜欢的人物,并简单说出喜欢的理由。
4.学习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并能进行角色表演。
二、教学内容:童话故事《蚂蚁和大象摔跤》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画、头饰
四、影片介绍:
森林中举行摔跤比赛,大象战胜了许多对手,非常得意。
小蚂蚁也要与它摔跤,大象不以为然,结果,小蚂蚁用智慧战胜了大象。
故事告诉我们在强大的对手面前,不能害怕,要动脑筋、想办法,用巧计战胜他。
五、教学重点:
1.带着问题欣赏童话,了解故事的主人公。
2.对童话中的人物进行个性化的评价。
六、教学难点:
明白故事所讲的道理。
七、教学过程:
谜语引入,启发兴趣。
媒体出示谜语,引出“蚂蚁”,让孩子们说说他们所了解的蚂蚁,激发孩子的兴趣。
出示课题:蚂蚁和大象摔跤,让孩子们比较一下大象和蚂蚁的不同。
猜猜可能会出现的结果。
观看动画,了解故事。
1.带着问题,观看动画:
(1)动画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大象和蚂蚁是怎样比赛的,结果怎样?
2.交流反馈,个性评价。
(三)回忆故事,模仿说话。
有选择地观看大象和蚂蚁的对话,让孩子们观察他们不同的表情和动作,学习动画中人物的语气说一说。
(四)角色表演,领悟道理
1.小组内分角色演一演,创造性再现故事情节。
2.请1——2个小组的孩子戴上头饰,上台表演。
3.讨论:看了童话和大家的表演,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书设计:
蚂蚁和大象摔跤
不害怕,动脑筋、想办法
5、等明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能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续说故事,积累语言文字。
二、教学内容:童话故事《等明天》
三、课前准备:
动画VCD。
四、影片介绍:
猴子做事老是“等明天”,因此吃足了苦头。
五、教学重点:
1.认真观看故事,了解故事情节。
2.能够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3.为故事加个结尾。
六、教学难点:
复述故事情节,能概括故事中主人公的特点。
七、教学过程:
启发兴趣,引入课题。
天下着大雨,小猴为什么不回家呢?
练习说话:因为,所以小猴不回家。
2.每二天
练习说话:小猴看到,他就不盖房子了,他说:。
3.最后:小猴总是说,所以。
(板书课题)
(二)观看影片,了解故事
1.小猴成了“落汤鸡”,真是可怜,谁来给他想个好办法呢?
学生交流,个性发言
观看影片,小猴说了几次“等明天”,它找了什么借口?
板书:天气好
画图纸
累了
最后小猴请来了那么多好朋友,却没看到小猴的新房子,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天又下起了倾盆大雨,小猴又无处可躲,瞧他那副狼狈样,这又能怪谁呢?
学生交流
(三)拓展明理
1.那么你给小猴出出主意,它应该怎么做呢?
2.你能给故事加一个结尾吗?
3.小组合作说一说,演一演。
八.板书
等明天
天气好
画图纸等明天就什么也做不成
累了
6、爱吹牛的小花狗
一、教学目标:
1.进行听说习惯的培养,养成仔细观察,有意记忆的习惯。
2.了解《爱吹牛的小花狗》的故事情节,简单描述主要内容,懂得做人要诚实的道理。
3.能说出自己对小花狗的看法,并简单说出理由。
4.积累表示得意、害怕的词语或句子。
二、教学内容:童话故事《爱吹牛的小花狗》
三、课前准备:
VCD
四、影片介绍:
小花狗非常爱吹牛。
一次,老虎在追赶它时,不小心掉到悬崖下,小花狗却到处宣扬是自己打死了老虎。
小马扮成狮子,来看小花狗,小花狗却害怕得连连讨饶,说出了真相,被大伙笑话。
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不能总说大话。
五、教学重点:
1.带着问题欣赏童话,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2.对童话中的人物进行个性化的评价。
六、教学难点:
1.积累表示得意、害怕的词语或句子。
2.明白故事所讲的道理。
七、教学过程:
出示课题,引出故事。
直接出示动画标题:爱吹牛的小花狗。
提问:什么叫吹牛?你认为小花狗会怎样吹牛时?
观看动画,了解故事
1.提出视听要求:认真观看动画,边看边记,想一想小花狗一共吹了几次牛?结果怎样?
2.带着问题,观看动画。
(三)交流反馈,个性评价。
1.小花狗一共吹了几次牛,结果怎样?交流反馈。
练习:小花狗一共说了交大话,分别是和说的。
2.最后一次吹牛,被白马戳穿了,小花狗会怎么想?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呢?小花狗想:。
以后。
(四)拓展思维,激发想象
1.如果最后一次小花狗遇到的是一只真正的狮子,结果会怎样?
2.你想对小花狗说几句话吗?
(五)模仿说话,积累词句
1.回忆小花狗在吹牛时和被戳穿后态度的变化,积累表示得意和害怕的词句。
2.模仿小花狗的语气把录像的内容演一演。
板书设计:
爱吹牛的小花狗
做人要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