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你真的“会说”吗?——面试中自身经历问题的正确回答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人民服务,你真的“会说”吗?——面试中自身经历问题的正确回答方式
在遴选面试中,经常会涉及到对自身过往经历的考查。
如2017年9月28日湖南省检察院遴选考到的这道题目:
“谈谈你工作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
”(回忆版)
对于这类问题,很多考生都回答得较泛,如“领导曾经安排我一项工作,我一开始没有重视,后来引起了重视就把这个工作完成好了”等等。
这一方面体现不出我们的能力和品质,另一方面更不容易打动考官。
对于这一类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回答呢?
一、理解考查目的:人岗匹配。
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回答,考官最主要的不是听我们讲自己的故事,而是通过我们讲述的自身经历,考查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考查这样的人是否符合招聘岗位的需求,即所谓的人岗匹配性。
理解了考官的这一目的,答题时我们才会有更明确的方向,通过讲自己的事例,体现出自己的品质和能力。
二、把握正确方法:STAR模型。
知道了考查的目的,接下来向大家讲解具体的答题方法——STAR模型,帮助大家更好地回答这类问题。
“S”,situation,即情境,也就是我们要讲述的经历是在什么情境下发生的,为我们讲述的经历做好铺垫;“T”,target或task,即目标或任务,也就是我们所要讲述的任务是什么,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A”,action,即为了实现此目标、达到此目的,我们采取
了哪些具体行动;“R”,result,即采取了一定的行动后,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通过STAR 模型,我们的经历会讲述得更加具体、详实,更能向考官展现我们良好的品质。
三、感受真实事例:到底怎么“为人民服务”
面试时,为人民服务是大家最喜欢讲的一句话,但很多人在讲这句话的时候显得干瘪,不易打动考官。
现在,我们就结合STAR模型,看看怎么将“为人民服务”讲得有血有肉:
在我的工作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在我刚参加工作值的第一个夜班时发生的。
我入职在夏季,北方的夏天,多雨。
那一宿大雨倾盆,凌晨四点多,天还没亮,我接到了下面村干部的电话(描述情境,为接下来即将发生的事情做好铺垫)。
他说村里一户人家房子年久失修,由于连日大雨,房子倒塌了,里边还有一个小女孩,爷爷奶奶在另外一栋房子,爸爸妈妈在几十公里外的县城打工(描述任务,点出发生的事情,引出出现的问题)。
向领导汇报后,我跟领导一起赶往现场,天蒙蒙亮,我们也加入了抢险的工作,抱着一丝生的希望,大家一起手刨(描述行动,发生了这个问题,我们是怎么做的)。
中午时分,小姑娘被找了出来,很遗憾的是,她已经去世了。
悲伤之余,我们掏出了身上所有的钱,给了她的爷爷奶奶,帮其料理后事。
当时,我就在心里树立起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我在想,要是能凭借自己的努力,为当地的经济做出贡献,那该多好呢,一方面,类似小女孩的父母就可以在自己家门口就业、挣钱;另一方面,也可以照顾好自己的家庭,不会再出现类似的悲剧(描述结果,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做这个事情的客观结果,另一方面是做了这个事情后我们的主观收获)。
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向考官生动地展示了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但听起来有血有肉,感情真挚,容易打动考官。
希望大家在答题时注意运用以上方法,挖掘自己的经历,体现自己的优势,向考官呈现我们的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