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采桑子》示范课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直击中考,真题在线
(凉山州中考)这首词在描写景物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实例 分析。 答案 (示例一)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手法。“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从视觉 角度写绿水、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从听觉角度写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 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示例二)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写风平浪静;“微 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写涟漪微动,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动静相衬,写出了西 湖春色的多姿多彩。
【二】
涵泳推敲,品读诗词
1.开篇第一句在整首词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 总领全篇,直抒赞美之情。 2.这首小令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答案 这首小令写了春季的景色,表达了词人游西湖时愉悦美好的心境(愜意的情怀)。
3.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请简要赏析。
答案 动静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写湖面风平浪静,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 后两句写水鸟掠过堤岸,写出了“动”。
1.背诵全诗。
作
2.完成晚练。
业
感谢聆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三】
知人论世,深读诗词
欧阳修
走近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吉州永丰(今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号醉翁、六一居士,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明确主旨
词人以“轻舟”作为欣赏风景的基点,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西湖时 所见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词人辞官退隐后从容闲适的惬意情怀。
【一】
借助注释,初读诗词
1.听名家朗读。
2.朗读诗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无风/水面/
3.借助注释,用流畅的语言翻译诗词。 答案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 发出芳香,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声,好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无风的水面,光滑 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被船儿惊起的 水鸟正掠过湖岸飞翔。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 第六单元
品格 志趣
课外古诗词诵读 ——采桑子
欧 阳 修
学习目标
01 背诵并默写诗词,品读并理解词意。 02 写出炼字、炼句的赏析文字。 03 感受词人的情感。
导入
假期旅游你最想去哪个地方?为什么? 苏轼描写杭州西湖的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描写颍州西湖的诗句: 太山秋毫两无穷,钜细本出相形中。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小结
这首词是《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描写四季风景是欧阳修《采桑子》组 词的重要内容。这首名列第一,写的是春色中的西湖,风景与心情,动感与静 态,视觉与听觉,两两对应而结合,形成了一道流动中的风景。全词以轻松淡 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 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