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对外交往专题(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对外交往专题(1)
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外交专题
一、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专题
(1)国家强盛,经济文化等方面居世界先进地位;海路交通发达;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是汉唐宋元明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共同原因。
(2)中外之间的交往,增进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中外双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3)海纳百川、吸收先进文明,则有利于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则招致落后。
二、中国近代的对外交往
中国现代对外交往
典型习题巩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罗马人以能穿上中国丝绸为荣。
一次,罗马凯撒大帝(公元前100年—前44年)穿着一件中国丝袍到剧场看戏,引起全场的钦羡,被看做绝代的豪华。
在当时的罗马,丝绸的价值等于同样重量的黄金。
材料二1840年以前,清政府跟外国的商务交涉,都由广州十三行的行商一手包揽,行商划出行地的一部分租给外国商人造屋居住,叫做商馆。
商馆全部都在广州城外西南角的十三行街,外国人到广州居住,不能逾越十三行街的范围。
材料三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中国被迫对外开放。
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着重讨论如何放开步伐,更好地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及有关政策,决定进一步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1)材料一中罗马凯撒大帝的丝袍是通过哪条商道到达罗马的?这条商道的开辟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2)材料二中广州十三行的设立反映了清朝前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该政策对中国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3)依据材料三写出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依据材料四,中共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2001年,我国加入了什么国际组织?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各族人民大团结,歌颂领袖毛泽东”,这首《我们新疆好地方》既唱出了新疆人民对乡土的热爱之情,也唱出了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拥戴之意。
历史上最早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是
( )
A.台湾府的设置
B.伊犁将军的设置
C.驻藏大臣的设置
D.西域都护的设置
2.龙门石窟中的宾阳中洞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具有明显的汉文化特点。
影响这一特点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入藏
D.郑和下西洋
3.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4.)
5.( )
A.张骞通西域
B.昭君出塞
C.鉴真东渡
D.玄奘西游
6.“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不容易……”,歌曲中的“唐三藏”到达西天(天竺)后,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他所写的哪一本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
A.《大唐西域记》
B.《西游记》
C.《史记》
D.《资治通鉴》
7.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地区、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
宋朝政府给他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西域都护
8.下列对外关系的史实中,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的是( )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9.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下列事件,能反映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A.设置台湾府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设置驻藏大臣
10.下列史实,属于清朝康熙帝“抗击侵略,维护主权”的是( )
A.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B.反击沙俄入侵,两次收复雅克萨
C.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D.平定准噶尔贵族势力的叛乱
11.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以下对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内陆②《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③《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④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12.近代台湾经历了割占—回归—分离的历程。
这一“历程”分别与下列哪些战争有关( )
①鸦片战争、②甲午中日战争③抗日战争④解放战争⑤抗美援朝战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13.1955年,一位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这次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4.右图漫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40多年来中美关系的状况,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最主要信息是
( )
A.中美关系日趋紧张
B.美国公开否定中美《联合公报》
C.美国对华政策表里不一
D.美国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二、非选择题
15.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她是个有才识的女子,出嫁吐蕃,带去了许多书籍和谷物、蔬菜种子,还带去大批手工业工
匠。
从此,吐蕃人学会了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学会了养蚕缫丝,纺织刺绣,等等。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援,1979年,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额外补贴40亿元,以后每年递增10%。
2001年以来,国家共投资1000多亿元用于西部建设,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材料三西藏地区人大代表索朗顿珠说:“我家和西藏百万农奴一起翻身解放,享有充分的政治经济权利。
现在家里新盖了8间房子,饲养了三头奶牛、一头牦牛、13只绵羊和四头猪,还买了彩电、立柜、藏式柜等。
”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时汉藏友好交流的哪一史实?
(2)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是在哪个朝代?清朝设置什么机构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3)1951年,西藏通过什么方式获得解放?
(4)材料二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什么制度?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我国实施了什么战略?
(5)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索朗顿珠一家的变化谈谈你的感想。
1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图所示航海活动是哪一位航海家的壮举?他所率领的船队最远到达了哪些地方?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2)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政策?
材料三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百年屈辱外交的历史,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道路,这一过程虽充满艰辛,但却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取得的两项重大外交成就。
材料四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步骤。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实验场,经济特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4)1980年,我国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请列举出其中两个。
(5)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