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语文教案及反思窃读记_人教新课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窃读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
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
的准确生动。
教学准备: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一、复习导入,抓中心。
1、复习课文主要内容。
2、浏览课文,找中心句。
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
种窃读的滋味!
[设计理念:课文的主要内容就包含在课题中,通过复习主要内容,揭示课题很自然。
直奔中心,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
二、体会“快乐”,品句子。
1、自由读1~6自然段,找找看看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作者窃读时的快乐和惧怕?读读这些句子,并记录下你的读书体会。
2、学生自己学习,师巡视。
3、交流。
交流句段一: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从头来,再找一遍。
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师和学生一起找到动词,用记号表示出来:(跨踮钻挤)学生透过动作揣测作者的
内心?
指导朗读,齐读句子。
交流句段二: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
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师出示对比句子: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读着。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
狼,贪婪地读着。
学生对比句子,说说哪句好,为什么?
指导朗读,齐读句子。
[设计理念:语文教学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即使这是一篇情感性很强的文章也不能忽略语言文字的训练。
通过对比句子,学生掌握了“贪婪”的意思,并能在实践中运用这个词。
也体会到了形象的比喻在文
章中的作用。
]
三、感悟“惧怕”。
1、出示:当她感到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她会____;为了隐藏自己,她会_____;最令她开心的下雨天,为了让别人更相信自己,她会___
__。
2、自己先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说。
4、也许大家会觉得不可理解,为什么她要费尽周折来隐藏自己呢?生:因为她怕被书店老板发现。
引出句段: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
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5、出示一段课外内容:
但在这次屈辱之后,我的小心灵确受了创伤,我的因贫苦而引起的自卑感再次地犯发,而且产生了对人类的仇恨。
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
去。
6、师生合作再现故事情景。
7、回旋文本:
师:也许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止一次地发生,所以,她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伪装和保护自己。
所以──接说句式:当她感到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她会______;为了隐藏自己,她会______;最令她开心的下雨天,为了让别人
更相信自己,她会______。
[设计理念:课外有关内容的引入,增大了课堂容量,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更快地体会到了作者的心
情。
]
四、品味滋味。
1、师:在这几段文字中,作者的心理活动是非常生动的,文字在告诉我们作者的心情很复杂而且善变。
默读7-9自然段,除了快乐,除了惧怕,你还感受到其他的心情
了吗?学生读书。
2、交流。
3、指导朗读。
[设计理念:个性化地解读文本,是对学生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的培养。
多元地解读文本,丰富了文本的内涵,深化了文章
的主题。
]
五、探究原因,总结全文。
1、师:“我”一放学就急匆匆地赶到书店,“我”一读书就是二个多小时,我腰酸腿疼饿得饥肠辘辘,而这一切都是源自国文老
师的一句话──生答:“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
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
句话的感想。
3、师:看来作者懂得了这句话,你们也懂得了。
正因为如此,随着岁月的流逝,窃读的其他滋味渐渐隐去,越来越清晰的只有——快乐。
因为我们都明白了: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出示句子)[设计理念:一篇课文的教学必然要遵循从整体到部分,最后再回归整体的顺序。
文章中心的探究,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也使教
学有了整体性。
]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本课的练习册作业。
选做题:
1、阅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与书。
2、搜集“名人读书故事”,体会爱书人
的感情。
[设计理念:作业的布置体现了层次性,
既有语言文字训练,又有阅读积累。
体现了自主性,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课堂的民
主在此得到延伸。
]
板书设计:
25、窃读记
快乐惧怕
滋味
饥饿疲惫
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设计理念:板书设计紧扣文章中心,设计简洁明了。
最后擦去“饥饿”、“疲惫”、“惧怕”,突出了作者对读书无比喜爱的感情。
]
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材
解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痛并快乐着
——《窃读记》教学反思我上完了林海音的《窃读记》之后,发现自己也体会到了作者窃读那般的滋味,那就是痛并快乐着。
下面就我的感受和大家分享。
一、情感渲染到位。
这节课自始至终,我用自己的情绪感染着学生,课堂也充满浓浓的“快乐”与“惧怕”的情感氛围。
在这情感的基奠中学生学得投入,学得有效。
注意设计过渡语。
例如:也许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止一次地发生,所以,她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伪装和保护自己。
又如:这是一个酷爱读书的孩子,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而做出的一种努力啊!同学们,可以说《窃读记》三个字中充满了作者读书的乐趣,也饱含着作者童年时代的辛酸。
充满感情的语言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学得专心,学得投入。
二、环节设计巧妙。
这一篇课文情感性极强,如果陷入说词解字的误区,定会削弱文章的情感。
我在这节课中,通过巧妙的设计,既不破坏文章的情感基调,又有语言文字的训练。
在学生感悟了作者的实“快乐”与“惧怕”后,让学生通过文章语言体会作者更为复杂的心情,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三、文字训练扎实。
全课通过朗读、感悟来实现教学目标。
自主探究词语的含义,通过多样的“大胆展开想象”、“联系上下文”、“联系实际”、“对比句子”等形式来理解句子内涵。
在理解句子的同时,也习得了自学的方法,感悟了作者的情感。
当然在这节课中也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例如: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应更到位些,注意朗读指导的层次。
训练的语言文字应更突出,这样能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